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百六十二回 自找死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廷议上,有一个人杨承应刻意没提。

那就是沙河堡守将孙诚。

一是,孙诚并非自己的部下;二是,他想看明廷如何处置。

关内已是风雨飘摇,杨承应在关外也要搞点事,分一分崇祯君臣的神。

卢象升的奏疏很快送到崇祯的御案。

崇祯拆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唆使孙诚联络茂罕的人,正是卢象升。

甚至可以这么说,能联络茂罕成功已是卢象升最大的功绩。

奏疏里面还提到一件大事,杨承应派番将岳讬到归化城。大军还没到,俄木布和茂罕就吓得投了降。

另外,岳讬的使者已经到大同,责问大同总兵王朴为什么要试图分裂自己人。

崇祯彷徨很久,连连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作为臣子居然敢责问君上的大将,全然不把朕放在眼里。」

尽管已是深冬,但崇祯看了卢象升的奏疏却急出了一身热汗。

他既担心身为君上的权威因此事丧失殆尽,又害怕岳讬得不到满意答复而趁机劫掠大同,引起北方大战。

南方闯贼还没有平定,又来一个比闯贼厉害数倍的藩镇,大明江山恐将不复存在。

崇祯竭力使自己略微镇静,站起来在暖阁里走来走去,边走边狠狠地小声自责道:

「皇兄当年太放纵他了,让这个起于弹丸之地的小贼,今日有如此气候,关外、塞北都有他的大兵。

我也是糊涂,竟把关宁军交给这个人!如果关宁军还在,我何惧闯贼和杨承应小儿。」

发了一通脾气后,崇祯的心好受了一些,便把曹化淳叫进宫来。

曹化淳总管京营戎政,兼提督东厂,一般不在宫里待着。

听到内监传谕,曹化淳慌忙赶到乾清宫。

崇祯用责备的口气说曹化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