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汉初识字率不高,知识阶层的规模并不大。
可这个并不大,指的是大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基数而言。
实际上有文化的人,数量规模可能与匈奴大单于的直领人口差不多。
读书是为了什么?
除了少部分人之外,绝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非常明确,为官。
好听点的说法就是,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更加优美的说辞就是,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可本质上,其实还都是一样的。
汉初的时候,大汉的官吏,或者说是有编制的能拿俸禄的位置很少,相比起咳咳。
其实一直到唐朝的时候,有编制的位置都是很少的,至少相当于几千人比一的程度。
当时大量使用编外人员,例如汉之假吏,唐之不良人什么的。
要等到大怂文官彻底崛起后,他们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大规模增加了位置。
现在的话,想要在大汉为官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必须要有得力人士的推荐才行。
为了得到推荐,天下间各地的文化人,都是纷纷涌向了长安城,希冀着自己能够被某位大人物给看中得到推荐。
而这些人,就是长漂。
最近几日,在长漂的群体之中,广泛流传着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中山国大王开创性的举办科举考试,以考试的方式录取人才授予官职。
当然了,是中山国的官职。
可哪怕是中山国的官职,那也是官职不是。
对比起长年累月在长安城内四处碰壁,前途无望的痛苦与绝望来说,这就是一缕划破了黑暗的光芒。
这年头,能够来到长安城做长漂的,基本上都是家资不菲。
若是家里没钱,别说读书了,路费都难以凑齐。
可长安城的生活水平太高,差不多是这个时代的世界之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