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泰宁元年三月二十六日,辛巳年恩科正式开考,十三州,三千多名举人进了贡院。
大夏的会试一大部分沿用了宋时的会试制度,因为这是恩科,算是做了一点简化,连考三天。
第一天考五经三史,五经是汉代就确定的五部儒学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三史就是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三国志。
主要题型也很简单,就跟现在考试差不多,一种是出句子默写,一种是给句话,掐头去尾,让学子补充完整。
一种是给出一句话,写出大致意思,给出自己的认知思考,这一科考的就是记忆理解。
第二天两首诗,给定题材,有个关键字,有五言,也有七言的,还有就是赋,针对某一句话,核定字数,要命抒情,要么论事,要么对某一现象进行刨析。
第三天考论,简单说就是策论,是考核举子的思考,以及应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
袁睿经历过的考试太多了,紧张什么的跟他挨不上,再说这二十多天,他也是点灯熬油地过来的。
对考试他是尊重的,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就要努力去做,这是他的原则。
第一天他就冒汗了,有些书籍他是很熟悉,但是要说全部都背熟了,那是不可能的。
任何时候的考试都是要划重点的,所以才有了那些临考秘籍,主考官的个性喜好,当前的主要思想方向等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针对性地去背诵和准备。要不然,哪有考生可以将所有的文字都记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记忆大师也做不到。
所以,对于袁睿来说,这次就飘了,好多题他都没背诵到,看着就很陌生。
他在心里直埋怨自己,这次是栽了,就不应该真的来,早知道,搞那么多事干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