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0章:徐光启和西方学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时间进入到崇祯二年,大明朝显得越加风雨飘零。

继张献忠之后(张献忠易名赵俊业),河南多地频现举旗起义之人,连带着湖广、陕南、晋南都冒出了义军,规模或大或小足有十几支之多,连南直隶脚下的徐、宿等地也冒出了叛军。

这种局势,颇像当年的元末。

朝廷无道,义军四起,这是要亡天下的征兆。

北京作为大明的首都、国家的政治中心,这上上下下便是连个平民百姓,茶余饭后都喜欢闲聊几句政治,非议几句国家,眼见如此形势,民间的风言可就多了起来。

什么大明朝不行了,要改朝换代了之类云云不知凡几。

如今还能稳如泰山的,大概也就剩一个朱由检了。

他是一点也不担心惧怕,反而每日春风得意。

经过孙元化的思想工作,已经退隐的徐光启总算是离开教堂,重新走进了皇宫。

“先生愿意复仕,那是朕和国家的幸事。”

在建极殿内,朱由检热情洋溢亲自迎接,一见到徐光启便是大步上前,双手牢牢紧握后者。

如此热情,便是徐光启曾经做过内阁次辅,深耕官场政治多年也颇觉吃不消,连道。

“陛下厚爱,臣,岂有不遵命服从的道理。”

“先生快请坐。”朱由检拉着徐光启,不由分说将后者请到座位上,自己陪坐一边,闲叙家常:“当年朕还为信王时,听闻先生隐退于物外,便深感遗憾,常常思觉与先生再无面唔之缘,而今朕登大宝,这心心念念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先生出山,而今,得偿所愿矣。”

徐光启直呼不敢。

朱由检热情不减,再加三分恭维:“这些年先生醉心于西方传教之学,致力于研究新鲜的技术事物,想来收货颇丰,朕虽为帝王,毕竟是岁浅才薄,学识不及先生万一,今日朕虚心请教,欲与先生抵足长谈。”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