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十国陆续衰弱或自保时,北方的后晋也因为契丹国的威胁而屡屡不安。当时后晋新立,财政匮乏,契丹贪求无厌,藩镇多不愿服从。为解决财政危机,后晋高祖采纳桑维翰的建议,采取安抚藩镇、恭敬契丹的方式,并且重视农业、商业以提升经济。虽然契丹国得以安抚,但原燕云十六州的官员如吴峦、郭崇威耻臣于契丹,不愿投降。各地藩镇几乎不服朝廷,有些甚至有意拉拢契丹国以夺位,此事有赖杜重威、李守贞等人平定。
“天雄军(即魏博军)范廷光反于魏州,前去平乱的张从宾也向他投降,并且杀后晋高祖之子石重信和石重乂。
“最后在范张联军逼近开封时,被赖侯益与杜重威率军击溃而平定。杨光远自恃重兵而干预朝政,后晋高祖常屈从之,后来勾结契丹国叛变而被李守贞打败而死。”
“金朝取代辽朝后,开始沿袭辽的五京,金国的五京制度,多为承辽代制度,中间也有变迁,一般公认的说法是起初是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海陵王迁都后是中都、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也就是说,金国曾建有六都,为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今大明镇),西京大同府,中都大兴府,南京开封府。
“上京是金国龙兴之地,金灭北宋后,将繁华的开封城洗劫一空,各种珍宝古玩都被带到了上京,金熙宗即位后,开始了汉化的进程,上京也有了一批仿造中原建筑的官邸、园林。
“可是,上京遭受过一次破坏,海陵王完颜亮这个奇葩,他在迁都燕京的同时,又摧毁了上京,这可能是表示在汉化的进程上绝不走回头路的决心。后来虽然又通过优待宗室,加强兵备的措施使得上京又恢复了陪都的地位,但上京的作用已经仅仅局限于祭祀等提高民族认同的象征意义上了,当然,上京此刻依旧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