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气节,乃胸中正气,心中所爱,身之所属也。文天祥于《过零丁洋》中歌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实为气节具现眼前。
宁折不弯,乃君子之气节。古人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李太白亦有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此皆君子之气节也。《三国演义》虽是演绎,多有夸大虚假成分,然书中人物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之逸闻却众所周知,为世人传颂,何也?情发乎真心,引众人心中共鸣,而能有此果也。由此观之,君子气节,发乎心,展于理,寄于情,而后融于华夏民族骨血也。
驱外安邦,乃英雄之气节。清末,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其人本可反清自立,却宁可与清军为伍,受清军驱使,只为驱除洋人,保华夏山河;岳飞将军支兵深入,长击金兵,雄姿英发,一心唯愿国复家全;张学良为抗击日辱,乃至有西安事变而后终生受禁。此皆乃英雄气节,民族大义重于个人小情,国家之事重于个人私务,此等气节,常人所不能也。
舍生取义,乃豪杰之气节。《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中,荆轲舍生刺秦王,专诸鱼腹藏宝剑,聂政匹马斩韩傀,豫让吞碳破敌衣,皆个人为报恩还请,不惧刀剑,不畏生死,一人事万人知,尽展豪杰气概,永受世人感叹,此气节从大局或有缺损,于人人心处却当得上一声“好汉!”
尊亲敬妻,乃男人气节;尊亲敬夫,乃女人气节;
爱子睦家,乃夫妻之气节;诚友信朋,乃朋友之气节。
然,气节于一人一家一国一民族均有不同,身处位置不同,立命角度不同,气节也有不同。如于南宋,成吉思汗乃侵略之敌,生死相博,恶语相向,其“累累罪行”,罄竹难书;于蒙古族,成吉思汗实乃万事明君,前人后人皆不能及,蒙古铁蹄,欧亚共惧,其所行违汉族气节,却符合蒙古族大义。故此,气节无定数也。于今时今日,孙中山言:“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全球统一,不再分白人、黑人、黄种人,而仅有地球人、世界人、智人,故此气节于我等,乃为谋求世人进步而进步,谋求世人发展而发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