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联军军事上的低劣表现,除去战术思想外,还有很大因素,是受到深受武备不足的严重制约。
作为师从英国的埃及军队,部队编制更是深受英军影响。
从师级编制的规模上看,埃及军队和英军一样,重视步兵在战场上的存活性。因此,能将步兵支援武器下放到团、营一级,以求保证基层能在敌军的空优和装甲力量下存活下来,并且留有余力发动反击。
这是埃及军队的优势,但这也恰恰是埃及军队劣势所在!
追求部队存活性能,就不可避免的要追求军队基层的功能全面性,就更加依赖技术装备的支持。
按照英国的俗话讲,就是要打仗,先有炮!用更加简易的道理去解释,那便是“打仗,打的是钢铁,打的是石油,拼的是金钱,拼的就是国家的工业实力。”
战争能不能赢?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已经能够猜到大概的结果了。
埃及的法鲁克王朝,说不上贫困,谈不上一穷二白,起码人民是能吃的上饭的。但要说埃及是富足的国家,这真是无稽之谈的。
深受帝国主义剥削的埃及,只能够做到形式上的政权独立,又何谈能比东方饱受战乱的国家要好上许多呢?
在列强百年的压迫欺辱下,整个非洲都沦为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埃及有怎能独善其身呢。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的战败,可谓是让埃及彻彻底底的英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就连阿里总督所遗留下最基础的工厂都没有剩下几座。又何谈能自主生产武备,能建立强大的军队呢!
做不到独立自主,看似强大的30万埃及军队不过是外强中干,只是些手里装备英国的“破烂儿”的原始人罢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