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克利弗·S·刘易斯
C.S.刘易斯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杰出的批评家,也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基督教作者之一。 刘易斯1898年2月生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一个清教徒家庭,律师之家。童年时代生活平静安逸,但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随后他就被送往英格兰一所严格的寄宿学校,从此逐渐远离了父亲。 他自幼喜读《格列佛游记》、麦克唐纳、内斯比特的作品以及北欧的神话和传统,有敏锐的观察力却不喜交际。15岁时他跟父亲的老校长生活在一起,在他的指导下得到了文学和哲学方面良好的古典训练,并于1916年考上了牛津大学。 1917年刘易斯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在战斗中负伤,后复员,继续在牛津的学业。1925至1954年在牛津大学任教,当选为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研究员,担任英语与文学教职长达29年,教授古典文学。1954至1963年任剑桥大学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教授。 1931年,刘易斯在朋友托尔金的影响下成为基督徒。他信奉基督教人道主义,主张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反对世俗的现代主义,是内向的诗人气质的学者。 1944年2月到4月间,刘易斯每天上午在BBC电台发表超越个人的广播讲话,向战时的人们,尤其是士兵和伤员们解释基督教信仰。这些广播讲话在大西洋两岸广受欢迎,确立了他作为二十世纪基督教最重要阐释者与宣扬者的名声。58岁时,他同一位比他年轻17岁、离过婚的美国妇女海伦结婚,但几年后海伦即患癌症去世。刘易斯本人卒于1963年11月22日,这一天也是肯尼迪总统和著名作家A.赫胥黎去世的日子。 由于父母拥有极其丰富的藏书,儿童时代的刘易斯沉迷于阅读,以至于对他来说,书里的世界显得比户外的世界更真实可感,也更有意义。因此在母亲去世以后,他很自然地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中寻求安慰,并对形而上学和终极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是作为一个传统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学者,还是作为一个基督教的热心辩护者,还是作为一个作家,刘易斯一生的方向都可以说是由他童年时代的独特经历决定的。 刘易斯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过若干关于英国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评论作品。在学术研究方面最重要的著作有《爱的寓言:中世纪传统研究》、《十六世纪英语文学》、《个人的异端》等,在宗教方面有《痛苦问题》、《纯粹基督教信仰》等,在文学创作上则有科幻小说空间三部曲(《沉寂的行星之外》、《皮尔兰德拉》和《骇人的力量》)与《纳尼亚王国传奇》。 刘易斯创作有科幻小说及其它幻想作品、童话。他对科幻小说的深湛造诣表现在《来自沉默的行星》(1938)等三部寓言性、预言性的幻想小说中。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他的宗教信仰。其中较为有名的有《魔鬼书信集》。该书用魔鬼的口吻写成,写魔鬼在书信中教育侄儿如何诱惑人类。但为他赢得最广泛读者的,却是他的系列儿童故事《纳尼亚王国传奇》。它由七本故事组成,描写了魔法王国纳尼亚的兴亡。1950年起每年发表一本。其中1956年出版的《最后之战》获卡内基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Sophie Kinsella
Book Description The Undomestic Goddess is a genuinely funny, sweet book. Kinsella is a comic whiz who consistently delivers what her readers crave: a good read with lots of laughs. ——Miami Herald Workaholic attorney Samantha Sweeting has just done the unthinkable. She's made a mistake so huge, it'll wreck any chance of a partnership. Going into utter meltdown, she walks out of her London office, gets on a train, and ends up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Asking for directions at a big, beautiful house, she's mistaken for an interviewee and finds herself being offered a job as housekeeper. Her employers have no idea they've hired a lawyer - and Samantha has no idea how to work the oven. She can't sew on a button, bake a patato, or get the #@%# ironing board to open. How she takes a deep breath and begins to cope - and finds love - is a story as delicious as the bread she learns to bake. But will her old life ever catch up with her? And if it does...will she want it back? A light-as-Tofutti novel you'll devour. ——Glamour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乔基姆·德·波萨达 埃伦·辛格#$
如何把你的今天变成你想要的明天?不要着急吃掉棉花糖。要进行长远规划,等待时机,这样你可以吃到更多。成功人士从不失信于人。要从别人那里有所得,就必须让他们信任你并愿意帮助你。要让人们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影响他们。成功不依赖于你的过去或现在。成功的开始,在于你愿意做那些未能成功的人不愿意做的事。斯坦福大学历时十余年、追踪数百个家庭的实验,为你揭示幸福成功人生的奥秘。 对于只满足于今天的阿瑟来说,是没有真正的明天的,他只能羡慕那些实现了梦想的成功人士。当他的老板乔纳森通过棉花糖的故事告诉他成功秘诀时,他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对于他来说,不要急于把今天的棉花糖吃掉,就意味着明天将拥有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本书从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引出了棉花糖理论:拥有延迟满足自我欲望的能力,将帮助你获得更大的成功(能够抵制棉花糖诱惑的人比那些吃掉它的人更成功)。书中通过成功的企业家乔纳森·佩兴特帮助其司机阿瑟树立起奋斗的目标并一步步去实践的故事,解读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功,而有些人却失败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抵御棉花糖的诱惑将会引导你走向成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奥尔罕·帕慕克
16世纪末,离家12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回家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一位细密画家失踪了,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遇害的画家究竟是死于画师间的夙仇、爱情的纠葛,还是与苏丹的秘密委托有关?苏丹要求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很可能……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我是一个死人,是井底的一具尸体。”无疑,这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小说开头。小说以谋杀推理故事的外衣,叙写了16世纪伊斯兰细密画在透视画法的冲击下的没落灭亡,这并不仅仅是一桩艺术史上事件:从一个单向度、充满虔信的中世纪伊斯兰艺术观转向一个讲究多向度、多元化的西方艺术观,意味着割断一整个民族传统,这种艺术上的碰撞乃是社会动荡的一个侧面,人的观念为此受到的冲击,足以达致惨烈无比的程度。诺贝尔文学奖发给帕慕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位作家的苦心:两种文化的冲突不是一场必有一伤的斗争,而是衡量整个人类进步程度的试金石。小说的写作技巧亦为人所称道,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物都仿若有生命般,在书中担任了叙述者的角色。 这本易读、优美、充满智慧的作品,将能吸引广大的读者。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聚斯金德
十八世纪,在法国曾出现过一个人。那时代人才辈出,也不乏天才和残暴的人物。此人便是最有天才和最残暴的人物之一。这儿要讲的就是这个人的故事。他名叫让一巴蒂斯特·格雷诺耶。与其他天才怪杰,例如德·萨德、圣鞠斯特、富歇、波拿巴的名字相反,他的名字今天已被人遗忘,这肯定不是因为格雷诺耶在自高自大、蔑视人类和残忍方面,简而言之,在不信神方面化这些更有名气的阴险人物略逊一筹,而是因为他的天才和他的野心仅仅局限在历史上没有留下痕迹的领域:气味的短暂的王国。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米兰·昆德拉
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塞林格
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卡勒德·胡赛尼
12岁的阿富汗富家爷阿米尔与人哈桑情同足。然而,在一场风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当对哈桑的背叛。阿米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这是一部语言纯净,但真挚感人的小说,带给了美国出版界自《可爱的骨头》以来从来有过的惊喜。它出人意料地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长居一年有余,也是去年全美第三大畅销小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二十二岁那年春天堇有生以来第一次堕入恋情。那是一场以排山倒海之势掠过无边草原的龙卷风般迅猛的恋情。它片甲不留地摧毁路上一切障碍,又将其接二连三卷上高空……那完全是一种纪念碑式的爱。而爱恋的对象比她年长十七岁,已婚,且同是女性。这是村上春树1999年新作《斯普特尼克恋人》的开头。小说情境依然那么孤独、空虚、无奈、苦闷和怅惘,而作者的笔触则更神奇地指向自己——自己究竟是什么?归宿在何方?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部自我质疑、自我守望、自我探求的小说,同性恋只是其借用的外衣。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本书是作者篇幅最大的小说三部曲。 失业者冈田亨的妻子久美子在其兄长、众议员,黑暗势力代表人物绵谷升的胁迫下失踪了。冈田身边来了许多怪人:女巫师、意识娼妇、失手使男友车祸死亡的少女、旧军人等。同时也发生了许多怪事。冈田到一口深井里冥思苦想后,出来在奇怪的母子肉豆蔻、肉桂的帮助下向绵谷升挑战,在虚幻中将其击伤,久美子又在现实中将其杀死。本书色彩诡异,规模宏大,虚实交叉,被称为当代的一千零一夜。 本书在1997年曾由译林出版,在读者中已具有一定影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的故事围绕我同三位女性的关系展开。第一个是小学同学、异常漂亮的岛本,两人在岛本家一起听纳特·金·科尔的唱片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两人握手的那十秒钟,成为主人公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第二个女性是的高中同学泉,与她的交往总是伴随着无法推心置腹的焦躁,我转而追求肉体的结合,却被拒绝,不久我同泉的表姐发生性关系,泉得知后愤然离去。第三个女性是三十岁在旅行中认识的有纪子,结婚后我们开了两间酒吧,有了两个女儿,过上了一般认为的幸福生活。但岛本在相隔十八年突然出现……这部小说不妨说是一个人的成长史: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却的过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我笔下的主人公迄今大多数是二十几岁至三十几岁的男性,他们住在东京等大城市,从事专业性工作或者失业,从社会角度看来,决不是评价高的人,或者莫如说:是在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地方生活的人们。可是他们自成一统,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人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保有一贯性,也能根据情况让自己成为强者。以前我所描写的大体是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价值观,以及他们在人生旅途中个人经历过的人与事、他们视野中的这个世界的形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六具白骨摆列在一间亦真亦幻的死亡之屋里。我的老朋友鼠已经死于寻羊冒险。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投缘的老同学五反田,可这位被演艺界包装得精神分裂的电影明星,却接连勒死了两名高级应召女郎,自己也驾着高级跑车玛莎拉蒂葬身大海。孤独的女孩雪和她孤傲的母亲雨,虽然还能在这疯狂世界上勉强生存,可雨的守护神笛克,却也躲不过一场莫名的车祸。度过了一段死亡陪伴的惊魂日子,我终于在宾馆女服务员由美吉那里找到了安全感,也有了在安静城市过安静生活的具体计划。可是,那第六具白骨到底意味着谁呢?我依然脱不出死亡之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世界尽头:山林萧索,小镇寂寒。独角兽方死方生,释放出无尽的古梦;居民们无心无感,重复着淡漠的每天。外来的我一心要逃离这与世隔绝的沉闷的世界,却在即将成功的瞬间选择了留下。因为我发现,这里连人带物所有的一切原来全是我的所造。神奇的变形,超绝的想像,荒诞的情节,严肃的主题。村上春树最具艺术张力的小说,与《挪威的森林》、《舞!舞!舞》齐名的三大杰作之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村上春树
这还是一个入口与出口的故事。就象那只进入捕鼠器的小老鼠,因为出口已经关闭,第四天早上死掉了。小老鼠就是城市青年的例子,男主角也即是鼠,他在寻找出口。详尽的细节描写,对弹子球机的迷恋,无不透出深深的寂寞和迷茫。曾在挪威森林出现的直子在这里只在第一节中提到,但感觉她的影子深深地笼罩住了全文。鼠忘不掉对直子的爱。他把自己封存在一个只容自己容身的洞里面,封存在弹子机游戏里面。持续不断的弹子机游戏把他与周围的世界隔绝了。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