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和生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后来,近十年前,我在《超越此岸的存在》一文中还专门谈到,虽然卡夫卡的世界是地狱一般黑暗,但人们从他那里感受到的,最终还是至深的人类之爱。后来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卡夫卡自己的看法十分一致。他在某处写道: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 卡夫卡,这位二十世纪上半叶无名的骑士爱情歌手,他的歌正是来自地狱的天使的歌,是骨子里温柔的歌。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层面需要指出:其一,要把卡夫卡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地狱之歌感受为温柔的天使之歌,显然需要一种特别的接受美学。关于这一层面,我不打算多作讨论,因为它太复杂;或者,毋宁说,它是一个美学问题,无法通过讨论来解决;我只是认定卡夫卡之歌是彻骨地温柔,并名而正之。 其二,当我们感受和领悟卡夫卡天使般的温柔之歌时,不要忘记了它来自地狱的最深处。关于这第二点请允许我略作表达。 就卡夫卡而言,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复杂。那或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阴森可怖的地下室;或许是令他恐惧和颤栗的父亲(包括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或许是他(以及我们)身外这个充满欲望和缺憾的物质时代;或许是他自己那空虚得宛如子虚乌有、却又充足和复杂得随时可能爆炸的内心世界;……而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几者兼而有之。对于我来说,探讨卡夫卡之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重要,因为我认为,只有深知卡夫卡的地狱之叵测和黑暗,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和领悟他那爱与生命之歌的温柔。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漱溟
我想我的一生正是一自学的极好实例。若将我自幼修学,以至在这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青年朋友,未始无益。于是着手来写《我的自学小史》。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有受用。反之,未曾自求者就不切实,就不会受用。俗语有学来的曲儿唱不得一句话,便是说:随着师傅一板一眼地模仿着唱,不中听的。必须将所唱曲调吸收融会在自家生命中,而后自由自在地唱出来,才中听。学问和艺术是一理;知识技能未到融于自家生命而打成一片地步,知非真知,能非真能。真不真,全看是不是自己求得的。一分自求,一分真得;十分自求,十分真得。自学这话,并非为少数未得师承的人而说;一切有师傅教导的人,亦都非自学不可。不过比较地说,没有师承者好像自学意味更多就是了。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还有我们所熟识的大学教授,虽受过大学专门教育,而以兴趣转移及机缘凑巧,却不在其所学本行上发挥,偏喜任教其他学科者,多有其人;当然亦都是出于自学。即便是大多数始终不离其本学门的学者,亦没有人只守着当初学来那一些,而不是得力于自己进修的。我们相信,任何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都是出于自学。学校教育不过给学生开一个端,使他更容易自学而已。青年于此,不可不勉。此外我愿指出的是,我虽自幼不断地学习以至于今,然却不着重在书册上,而宁在我所处时代环境一切见闻。我还不是为学问而学问者,而大抵为了解决生活中亲切实际的问题而求知。因此在我的自学小史上,正映出了五十年来之社会变动、时代问题。倘若以我的自述为中心线索,而写出中国最近五十年变迁,可能是很生动亲切的一部好史料。现在当然不是这样写,但仍然可以让青年朋友得知许多过去事实,而了然于今天他所处社会的一些背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章詒和
讀著章詒和的《伶人往事》,忽然間,好想看戲。 雖然作者說這回寫人不寫戲,而且是寫給不懂戲的人看;但是,透過章詒和的筆重新認識的程硯秋、尚小雲,奚嘯伯、楊寶忠、言慧珠、葉盛蘭,還有葉盛長,教人怎麼可能不想看他們的戲、聽他們的聲音? 上個世紀之初,這7個人憑著天賦和苦功,在不到20的年紀,在戲台上展露頭角,10年、20年琢磨出自己成熟的風格與魅力,奠定在京劇藝術上的地位。接著章詒和說起每個人是如何走向他們的下場門。政治運動不斷的年代,一個個從高空被風暴覆蓋而急轉直下,政治領導藝術,戲不能演了,戲演錯了,天才的角兒水袖輕拋,告別人生舞台。 作者時時引幾句元曲著色故事的氛圍,好比奚嘯伯老生唱腔的蒼涼淒愴、程硯秋的幽遠韻味。是呀,戲的神髓就在一個「味兒」。章詒和雖說不寫戲,寫的卻是戲味;從戲的上下四方,從混身是戲、使這神髓越來越豐富的人,來傳達現時代品嚐不到的百年前皇城世界提煉出的味兒。每個人物描寫流暢實在,從他們的個性、脾氣、習慣細處把人物立體化,從他們對戲的認真、體會、創新,連人帶戲一起傳奇化。 常常忘了當年的名旦名生,其實都是不折不扣的現代人。幾位伶人中唯一的女性言慧珠,有如明星般美麗耀目,聲音清亮飽滿、自視高、脾氣大、好出風頭,真是中國傳統戲劇裡空前絕後的diva。遠距離遙望她,覺得非得這個性才能配得上那舞台上的風采;但在近距離遭遇她的人,可得忍受她刺眼的光芒了。1966年言慧珠自殺,40年後審視,章詒和對言慧珠的造詣無比推崇。相形之下,眼前時代對作者而言,僅是「不配產生言慧珠」的「無足輕重的過渡時期。」 作者對這7位風流人物的遭遇,京戲由盛而衰的命運,還有現代藝術水準,多有悲憤之情。然而覺得新不如舊而懷舊,恐怕筆下的前輩也不忍見。正因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現代人,所以對傳承到自己一代的京劇,能以新的角度去變化。程、尚、奚、葉盛蘭都是唱腔流派的創造者,從章詒和的描寫,我們能一窺風格建立的過程:不疾不徐,對傳統尊敬,對自己自信。他們是向前看而且看得很遠的人,想念他們就該記著這精神。莫讓對今日的灰心,錯使風華人物真成千古絕唱。 (文/曹志漣(開元書印總編輯),轉載自2006/7/23開卷周報) ■本書目錄 盡大江東去,餘情還繞——尚小雲往事 可萌綠,亦可枯黃——言慧珠往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楊寶忠往事 留連,批風抹月四十年——葉盛蘭往事 梨園一葉——葉盛長往事 一縷餘香在此——奚嘯伯往事 細雨連芳草,都被他帶將春去了——程硯秋往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弗莉达·劳伦斯
D.H.劳伦斯一生漂泊,在美洲、欧洲、澳洲都曾生活过。唯一能记录他一生的当属这部由其夫人撰写的回忆录。这本书从二人相识开始记述,直到劳伦斯生命终结。全书记录翔实,完全可以作为劳伦斯作品的参考读物,而且语言优美,富有思想性,不失为一部绝佳的回忆录、散文集。★我找到了我需要的一切,我仿佛觉得自己可以像小溪里的鳟鱼、阳光下的雏菊一样蓬勃兴旺。他慷慨地奉献他自己:我是你的,把我的一切统统拿去吧。而我,也毫不犹豫地索取和奉献。★那是一种比语言更纯的东西,是在自己生命的完美中产生的一种胜利感。★就像玫瑰踮着脚慢慢地从花蕾中开放,我看见这女人的灵魂藏在她的眼内,在一阵狂喜之中,我坐着观赏那未名的花朵在那儿施弄魔法。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立宪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人是有权处理自己的生命的。有记者问北大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的养生之道是什么,老先生很痛快地答道:抽烟、喝酒、打麻将。他的学生谨遵恩师教诲,一个个给弄得面黄肌瘦,英年早逝。这是他们的权利。一位朋友当年喜欢上一个女孩,酷爱打麻将,并且长得无比纤弱,玲珑玉指大概也只有拿得起十三张牌的力气。如今他们已经结婚好几年了,可能是让麻将熬的,她的身段依然魔鬼般苗条,成为一众为体重发愁的女子艳羡的对象。这是他的权利。一天,一位同事热情地邀请我去打羽毛球,我予以拒绝。从来就没见你运动过。她娇嗔道。别瞎说,我可是健将级的呢。什么?她像听到李白戒酒一样惊讶。麻将跟拖拉机两项。我得意地答道。这是我的权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曾子墨
凤凰卫视一直以来都拥有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特别是出色的美女主持人,从吴小莉,到陈鲁豫,现在一个名叫曾子墨的美女主持人又走进了观众视野。当她的同学正为高考焦头烂额时,她已因总分永远第一获得了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的资格;当梦想留学美国的本科生、硕士生们向托福600分冲刺时,18岁的她以660分的骄人成绩夺得北京市第一;当同窗们还在忍受着枯燥的课程,她已持全额奖学金踏入美国常春藤名校;当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在大学门口徘徊,她已当之无愧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当在摩根斯坦利的事业似乎已达到顶峰,她又毅然决然投身凤凰卫视追寻梦想的真正生活……她,就是曾子墨,一个美丽的,坚定的,有着巨大能量的女孩。她将自己的成长历程结集成书,推出首部作品《墨迹》,清晰展现了一个女孩梦想照进现实的道路,励志传奇,激动人心。曾子墨的自传《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一书,清晰地回溯了她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进入全球顶级企业并被认定: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因为子墨,我们乐于接受中国女孩。书中幽默地展现着一个中国女孩的智慧和努力,参与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操盘新浪上市。在金融事业的巅峰之时,曾子墨毅然放弃令无数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加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电视媒体行业,几年后,曾子墨在凤凰卫视独树一帜,她的感悟深刻而令人震撼。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色诺芬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他回忆了苏格拉底一生的言行,着重追述了苏格拉底对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问题的看法。苏格拉底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希腊贵族奴隶主思想家,他精力充沛、慷慨大方、幽默异常。毕生从事口头宣传,语言生动,逻辑严密,富有哲理。与人谈论时,常从别人的谬误或矛盾着手,把别人思想引到他要阐述的问题方面来,但他没有留下著作。因此本书的问世为深入研究苏格拉底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蔡康永
《LA流浪记》是一部带自传性质的故事集,共18篇。书中讲述蔡康永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电影硕士的故事,和同朋友干“坏事”乐事开心事不断以及发生的奇闻轶事,让读者开心的同时还有励志的感悟。将游学当作流浪,把青春过成冒险,把自己装作“人在江湖”、享受这么一段漂泊的少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安内特·因斯多夫
波兰裔艺术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被称为借助影像的叙事思想家,电影风格富于哲思、诗意和对人世的悲悯。本书是对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生涯的一次梳理,并细读了他的所有重要作品,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主题、风格、道德上的一致性,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位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裔著名导演,他的作品令人惊艳,充盈着道义的追问,揭示了掩藏在日常生活平静面纱下的一幕幕活剧。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专著,作者是基氏的至交,她以鲜活的材料和独到的评述,全面评述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创作生涯,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主题、风格、道德上的一致性,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位电影大师。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安内特·因斯多夫具有迅速的领悟力,并怀抱着一种发自本能的同情。这本书的价值无可估量。——罗杰·艾伯特谁若对这位非凡的导演感兴趣,本书将是他的不二之选。——彼得·博格达诺维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弗里达·劳伦斯
D.H.劳伦斯一生漂泊,在美洲、欧洲、澳洲都曾生活过。唯一能记录他一生的当属这部由其夫人撰写的回忆录。这本书从二人相识开始记述,直到劳伦斯生命终结。全书记录翔实,完全可以作为劳伦斯作品的参考读物,而且语言优美,富有思想性,不失为一部绝佳的回忆录、散文集。我找到了我需要的一切,我仿佛觉得自己可以像小溪里的鳟鱼、阳光下的雏菊一样蓬勃兴旺。他慷慨地奉献他自己:我是你的,把我的一切统统拿去吧。而我,也毫不犹豫地索取和奉献。那是一种比语言更纯的东西,是在自己生命的完美中产生的一种胜利感。就像玫瑰踮着脚慢慢地从花蕾中开放,我看见这女人的灵魂藏在她的眼内,在一阵狂喜之中,我坐着观赏那未名的花朵在那儿施弄魔法。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林白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也不是一部真正的个人回忆录。大量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被镶嵌在虚构的故事里,你读到的是一个新鲜的文本。真实使人感到亲切,而虚构则带给作品生动的品质,使阅读更加愉快。林白无限缅怀她的八十年代,那青春时代的爱与性,浪漫与懵懂,无畏、任性与漫不经心……相比较于九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文学狂热,八十年代的艺术狂热,八十年代的纯朴激情,八十年代的各种鲜活欲望,是多么罗曼蒂克啊!在回忆中尽情想象,张开敏锐的感觉,林白创造出流动的、班斓的、洋溢着声色之美的叙述语言,它们令人心醉神迷。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绘画原作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又引起了我们对这为天才艺术家的关注,引起了我们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关注。超现实主义绘画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达利作为该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与达利妄诞、怪异的绘画极其相似,本书也以其妄诞、怪异的言语揭示了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内心独白。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费勇
古龙的为文与为人,都洋溢着浪漫与激情,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极尽光华,却转瞬即逝。你或许可以不喜欢他,然而,却不能不面对他,不能不为他的率真所感染。这样的一个人,写了这么多的独特的小说,他的成长,他的心灵的隐秘,他的故事,他的文学与人物,等等,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我们谈论的。因此,我们写成了这样一本传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玛格丽特·撒切尔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改变英国、影响世界,并让所有人折服的女政治家,在长达11年的首相任职期间政绩卓著:全力改革,推动英国经济腾飞,使这个眼看落寞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世界前四强;赢得马岛战争,坚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巩固了英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强势地位。她还创造了英国政治上史上的多个第一:她是英国保守党这块被视作男人领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开创了英国政治历史的先例,三次蝉联首相;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其所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尔主义和撒切尔革命)的首相。本书是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它以当事人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这位生来与政治结缘,浸淫在残酷政治纷争中的平民女孩是如何在没有显赫门第的疵荫下,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和顽强奋斗脱颖而出,巾帼不让须眉,在英国这个传统守旧的国度里,在保守党政治斗争的漩涡与激流中,一步一步沿着成功的阶梯攀登,最终入主唐宁街10号,登上权力之巅。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少华
《林彪的这一生》的作者对于一个在历史上犯过重大错误、最后甚至背叛了党和国家的人,能够依据大量材料,在对传主的错误和背叛行为进行揭露的同时,对其在中共党史上曾经有过的贡献也给予了充分展示:土地革命时期,林彪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战功累迁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成长毛泽东、朱德麾下的著名战将,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被誉为战神。 抗日战争时期,林彪指挥了平型关战斗,歼敌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千余人,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林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一夜之间,常胜将军的美名传遍神州。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接连指挥辽沈决战、平津决战、渡江战略追击战和解决海南岛等规模巨大的战役,从东北到南疆,林彪和他的四野所向披靡,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信史。除上述几个特点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版式、包装,也颇具匠心,特别是众多的插图,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有助于阅读本书。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