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作者 : 埃利·维赛尔

埃利·维赛尔,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从小笃信上帝。二战期间,年仅15岁的他被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和可爱的小妹妹被活活扔进焚尸炉里,在熊熊烈火中销声匿迹。从那一刻起,在他的心灵深处,上帝死了。也许,就是为了写这本书他才活了下来。《夜》出版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本人也于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是一本力量惊人的小书,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触目惊心的记忆,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感人至深的推荐。该书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位列《纽约时报》、亚马逊书店、《今日美国》、《出版商周刊》畅销书第一名。本书是对在集中营里一段苦难经历的记录,正如作者在序言所说的:“我们坐在封闭的牲口车里,不知去什么地方,怎样描述那次最后的行程?或者,在疯狂的、阴森森的天地间,人性与非人性全都颠倒,组织严密、颇有教养、身穿制服的人一过来就大开杀戒,天真的幼童和疲弱的老人全都走向死亡,这又该怎样描述?在烈焰蒸腾的夜晚,无数亲人一夜之间被强行分离,整个家庭、整个社区支离破碎,那是怎样一幅惨景?一个窈窕妩媚、举止得当、金发?W颜、面带微笑的犹太小女孩,与母亲一起到达目的地,当夜就被处决,谁能相信这是事实?每当想起这些,人们怎能不惶然悚然、肝肠欲断?”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夜晚,那是在集中营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它把我的整个一生变成了漫漫长夜,被七层夜幕严裹着的长夜。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烟云。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孩子们的小脸,他们的躯体在岑寂的苍穹下化作一缕青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火焰。它们把我的信仰焚烧殆尽。我永远不会忘记黑洞洞的寂静。它永远夺去了我的生存意愿。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时刻,它戕杀了我的上帝、我的灵魂,把我的梦想化成灰烬。……这是一个15岁孩子的记忆,它讲述的是死亡,却给了我们生的力量。这本书已经成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学生的必读教材,被翻译成了30种文字,流传世界。

最近更新 2019-11-21

沉默的运河

作者 : 海因茨·G·孔萨利克

《沉默的运河》(Die schweigenden Kaniale)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蓝天白云、水光潋滟的威尼斯,女秘书伊尔莎·瓦格娜根据科学家贝瓦尔德博士的要求,带着绝密资料来到威尼斯,却始终不见博士的踪影。女秘书瓦格娜为寻找失踪的科学家贝瓦尔德博士,只身独闯神秘古别墅,茫然中邂逅歌剧演员克拉默,更添几分扑朔迷离的气氛。落入陷阱的贝瓦尔德与奸商克拉维利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贝瓦尔德来威尼斯是为了同克拉维利的跨国公司商谈抗癌新药的合作事宜。为寻找博士,克拉默和伊尔莎分别去探访克拉维利的神秘别墅,开始了惊心动魄的追踪与营救。绑架与营救、良知与诱惑、爱情与回忆,处处伏有悬念。沉默的运河里,还有十年的沉冤迷案与恩怨情仇。小说情节紧张,节奏鲜明,读来令人不忍掩卷。孔萨利克(H.G.Konsalik)是我国读者所熟悉的德国作家,他的作品畅销世界各国,多涉及间谍活动、诈骗抢劫、绑架谋杀、吸毒贩毒及性解放等现代社会问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人性的证明

作者 : 森村诚一

红极一时的家庭问题评论专家八杉恭子为了掩盖自己早年和一个美国黑人占领军同居的经历,保住自己和丈夫的地位及名誉,亲手刺死了自己的混血儿子,又谋害知情人以图灭口。更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个杀人犯为了沽名钓誉,不惜以儿子恭平为道具,大演什么“母子通信”、“模范母子”的双簧戏,实际上恭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飞流氓,他们母子间完全是一种尔虞我诈的互相利用关系,其结果恭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八杉恭子也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两个地主·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

作者 : 屠格涅夫

《两个地主·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语言纯净、优美,结构简洁、严密,《两个地主·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作者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善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事情画意。

最近更新 2019-11-21

恒河的女儿

作者 : 贝碧·哈尔德

《恒河的女儿》为贝碧的处女作,最初用孟加拉语写成,以印地语和英语出版后,立刻震惊了世界。其充满泥土芳香的朴素文字和感人肺腑的罕见情节,深深打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受到文学评论界和媒体的高度赞誉。《恒河的女儿》是当代印度文坛新秀、女仆作家贝碧·哈尔德的自传小说。贝碧·哈尔德是一位命运悲惨的印度女仆。本书故事始于贝碧四岁时。她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丈夫不负责任,带着小儿子离家出走,而父亲则陆续带回一个又一个新妈妈,还不时因为小事打骂贝碧。虽然生活艰难,贝碧仍然断断续续念过书。十二岁那年,在父亲的包办下,还是天真小女孩的贝碧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四岁的男人。丈夫性情冷漠,暴虐成性,贝碧的婚姻生活毫无乐趣,痛苦不堪。十三岁时,她就当了妈妈,因难产饱受折磨,接着又连续生了两个孩子。丈夫并没有因此而关爱她,常常把她打得遍体鳞伤,而贝碧的父亲也非常冷漠,对女儿的痛苦极少过问。贝碧忍无可忍,终于决定逃出樊笼,她带着三个孩子出走德里,以在有钱人家中当女仆为生,遇到各种尖酸刻薄的主人,受尽侮辱,报酬少得可怜。大儿子还在一户人家做童工,遭受打骂和凌辱。后来,贝碧经人介绍,到人类学教授普拉勃德·库玛尔家中做仆人。库玛尔发现了她的写作天分,在他的鼓励下,女仆贝碧拿起了笔,开始写下自己的生活。贝碧·哈尔德将自己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文笔朴实无华,未加斧凿,一派天然。她以自己的悲惨经历和丰富阅历,勾勒出许多印度贫困妇女的生活状态,用文字再现了她那些抑郁而灼痛的往事。然而,平淡内敛的文字讲述的悲惨事实足以让人深深震撼。

最近更新 2019-11-21

致死坐席

作者 : 森村诚一

本书描写一个不坏的青年因为欲望的驱使,走向犯罪,是一部典型的犯罪小说。弦间康夫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上了二流大学,毕业后无出路,当了“公子”。为了改头换面,康夫到美国留学镀金,其间一切费用均来自情妇三泽佐枝子。在美期间,康夫还是没有找到出路,于是只好继续当“公子”。苦苦挣扎的康夫结识了墨仓财团的首脑墨仓高道的庶出女儿那美,生活与前途才出现了转机,而情妇三泽佐枝子却成了绊脚石,不得已弦间下了黑手。弦间认为,社会上有三种人,即坐在头等座位的人和一般座位的人,以及没有座位的人。弦间就是第三种人,但他不甘心,不择手段地爬向第一种座位。他的野心与卑鄙,受到岳父墨仓的赏识,墨仓给了没有技能的康夫一份特殊的工作——当自己的鹰犬,专门捕捉财团内部高层人士的丑闻与把柄。弦间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帮助墨仓剪除了一个又一个不忠的合作者。当康夫的触角伸向墨仓的儿子——他与父亲分享一个情妇时,康夫到达了光辉的顶点,最后一块绊脚石已然搬开,他已坐在接班人的位置上——头等坐席。可就在此时,警察的罗网已然张开,更不可思议的是,发生了轻微地震,头等坐席上的吊灯砸了下来,于是,头等坐席变成了致死坐席。冥冥中,似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最近更新 2019-11-21

潇洒的恶魔

作者 : 大薮春彦

亿万富翁神野的千金小姐,美丽风骚的知佐子,神差鬼使地爱上了一位英俊、潇洒、颇具男性魅力的青年伊达邦彦。邦彦身形矫健、智力过人、枪法百发百中……知佐子如醉如痴,神情迷乱,她多次去鸳鸯旅馆、相思客店与他幽会、厮混……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伊达邦彦是一个狠毒,残无人道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当知佐子被流氓围攻时,他不但坐视不救,而且当歹徒们杀死知佐子后,他竟然用汽车把知佐子的尸体拖得血肉模糊,无法辨认,沉入江中。然后他给神野去信进行敲诈,让其用三千万日元的赎金,来换“活着”的知佐子,神野老谋深算,不动声色密报了警视厅并雇用了私人侦探参与此案侦破。伊达邦彦这条狡猾的狐狸乔装改扮,巧截赎金,杀死警官,并以他潇洒干练的气质、风度,又倾倒了神野的小女儿纪代子,在危险逼近时,他又将已了解他身份的私人侦探干掉,但这已促使他走上了穷途末路……辉煌的大厅里,正举行着伊达邦彦和神野小女儿纪代子的盛大婚礼,突然刑警们出现了!这是一部集言情、惊险、侦破于一体,令人手不释卷的长篇力作。本书背景广阔,场面宏大,人物性格迥异,对主人公伊达邦彦的凶残狡诈之形象的刻画,力透纸背,令人叫绝!

最近更新 2019-11-21

叛逆者

作者 : 大薮春彦

这篇小说有作者自己生活的影子。写在中国东北长大并体味过战争之苦的伊达邦彦,在大学里一面翻译美国小说,一面盘算如何报复人生。他曾杀死一名刑警,敲诈一个赌博集团。伊达邦彦第二次作案是袭击某制药公司运送巨额资金的汽车。他多次作案后,内心空虚,怀着病态心理去美国留学。这篇小说写出了战争对人生的影响,受到江户川乱步的赏识,并拍成电影。大查春彦后来又写了续篇《复仇篇》,写伊光邦彦为父亲复仇,逼死他父亲的仇人,并干抢劫等种种坏事。上述这两部小说都有很强的动作性,强烈反映了冷酷无情的感情色彩和复仇的冒险精神。

最近更新 2019-11-21

彼得堡之恋

作者 : 冈察洛夫

《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是1844年冈察洛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847年发表于《现代人》。小说中描写一个在外省贵族庄园长大的、不谙世事的、满脑子充满幻想的青年亚历山大,在农村养尊处优的度过了20年,开始不满足于这种生活,觉得“家庭这个天地太狭小了”。他疯狂地向往城市生活,然后带着满脑子的田园式浪漫主义幻想来到彼得堡,与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彼得叔叔相处,彼得堡新兴资产阶级文化与传统的贵族庄园文化和宗法制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二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激烈碰撞。亚历山大在彼得堡风花雪月地混了7年,一事无成。母亲去世后,他第二次来到彼得堡,决心为自己开辟一条新路,他终于认同了叔叔的一套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经过曲折的道路最终取得了成功,也成了有产者。小说结尾时,他已经是一个气派十足的挺着大肚子、脖子上挂着勋章的六品文官了,并且找到了一个拥有30万卢布陪嫁和500个农奴的未婚妻。

最近更新 2019-11-21

明日绽放的花蕾

作者 : 朱川湊人

★突然治愈!★“直木奖”获得者朱川凑人感人力作。★独到的奇想、抚慰人心的文字,阐述人间温情,让人在读到最后一行时,突然被治愈。★只有在朱川凑人的小说中,温暖才会如此突如其来。请不要被习惯的生活渐渐麻痹,这个世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可思议的人与事,令生活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奇异的,现实的,孤独的,美好的,残酷的,温暖的,都是朱川凑人。从不同角度去幻想,就会发现出人意料的景象。朱川凑人在诗意的奇幻设定中,以轻柔却触及痛处的笔调,娓娓道来人间温情。让人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鼻子一酸,暂时忘却冰冷的现实世界,获得为明天活下去的希望。

最近更新 2019-11-21

同归于尽-阴毒

作者 : 大薮春彦

日本畅销书作家大薮春彦的作品以惊险的场面、浓重的血腥味和性虐待而着称。本书为日本一九八八年最佳畅销书。主人公彻夫是被政界巨头川崎雇用的特报员,用各种残酷手段搜集使对方致于死地的隐私,使他卷入了相互残杀的激流之中。川崎的突然死亡,使了解内情的彻夫陷入了追杀之中。长期的追杀,使彻夫成为一个性虐待,杀人如草芥、践踏人性的复仇狂。彻夫复仇欲火熊熊,先后劫持了光一的情妇与女儿,并肆意用性暴力玩弄,折磨这两个女性。手段之凶狠、用心之阴毒、残不忍睹,但彻夫还是没有逃离死亡的阴影。本书深刻描写和反映了日本上层阶层荒淫无度的私生活与政界的黑暗腐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俄罗斯美女

作者 : 维克多·叶罗菲耶夫

一个美丽的姑娘从外省来到都市,在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的作用下沉沦了,她曾把家庭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又一个男人的身上,却每每落空,最终,怀有身孕而且一无所有的她,只好答应嫁给一个死人。《俄罗斯美女》面世之后,立即走红,并迅速被翻译成了二十余种外语...

最近更新 2019-11-21

名利场

作者 : 萨克雷

《名利场》作者主要塑造了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女冒险者的典型。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小说中,作者频频与读者交流,叙述中夹杂着议论,时而冷嘲热讽,时而严肃说理,时而歪理歪推,喜剧效果强烈。读者在参与思索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作者的用心,也颇受教益。《名利场》的故事以两条线索展开,从同一个起点出发,相互交织,最后到达同一个终点。其中一条线索讲述善良、笨拙、生活在富有家庭中的女子阿米莉亚·塞德利;另一条线索讲述的是一个机灵、自私、放荡不羁恢穷的孤女丽贝卡·夏普。两人于1813年乘坐同一辆马车离开平克顿女子学校。两人都在遭到家庭反对的情况下,于1815年结婚,分别嫁给即将参加滑铁卢战役的两名英国军官。新婚不久,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打响了。阿米莉亚的丈夫战死疆场;丽贝卡的丈夫战后生还。接下来的十年中,而贝卡生活一帆风顺,在社会的阶梯上不断攀升,直至有幸觐见国王,而阿米莉亚却因父亲破产承受着极大的不幸。到了1827年,命运发生了逆转,丽贝卡的生活落入毁灭的深渊,这其实是罪有应得;阿米莉亚却转而变得富裕幸福,可归因于善有善报。但是,作者以灵活的讽刺手法,使两位女主角最后的命运归于平衡,仿佛在一个大的轮回之后,回到故事开始时两人命运的起点。故事中,滑铁卢战役是两人命运的重要分水岭。战役之前,故事的焦点是两位女主角的婚事。两人的婚事分别受到男方家庭的反对,也都因此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两位丈夫的遗产继承权均被取消。滑铁卢战役之后,故事的焦点是两个女主角的贞节问题。两个三角关系分别展开。丽贝卡对丈夫不忠,与放荡好色的贵族富豪斯泰思侯爵勾搭;阿米莉亚对自己去世的丈夫信守贞节,拒绝与十几年如一日忠实爱慕她的多宾结婚。

最近更新 2019-11-21

潜水钟与蝴蝶

作者 : 让-多米尼克·鲍比

世界顶级时尚杂志——法国《ELLE》总编辑让—多米尼克·鲍比,1995年12月8日突发脑中风陷入深度昏迷。20天后他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不能动,不能吃,不能说话,甚至不能呼吸,全身能动的只有左眼皮,这成为他联系世界的唯一通道。鲍比的身体就像被困在重重的潜水钟里,但他的心灵如同轻盈的蝴蝶一样自由飞翔。当友人念到某个需要的字母时,他眼皮眨一下,这样写下一个词、一句话,写下过去生活的回忆,写下当下生活的感受,写下关于活着、关于死亡、关于爱的思索,甚至写信给他所有的朋友……写下这本书。1997年3月9日,本书法文版出版两天,鲍比去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乌发碧眼

作者 : 玛格丽特·杜拉斯

《乌发碧眼》叙述的是男女主人公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

最近更新 2019-11-21

套中人

作者 : 契诃夫

套中人提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自然很容易使人想起他笔下的套中人别里科夫。契诃夫在短短的篇幅里,以讽刺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作品开始时光从他的日常生活着手,描绘他在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晴天带雨伞,耳朵塞棉花,把脸也躲藏在竖起的大衣领里。如果仅仅这样,那么只是孤僻可笑罢了,就让他躲在角落里吧;然而不止如此,他还要把思想臧在套子里,这个套子就是沙皇政府压制人民自由的文告和法令,他老是一个劲地嚷着:千万别闹出乱子啊!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让他自言自语吧,用不着理睬他。但是问题远不止此。他还要用套子去凑别人的思想。更令人诧异的是大家看见他都害怕。就是这么一个古怪猥琐的人,就把大家压得透不过气来,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而且全城都受他的辖制,弄得大家甚至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总而言之,人们对这个神经质的、变态的套中人妥协让步,可以说许多人也被迫不同程度地钻进套子中去了。作者在这里向我们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别里科夫并不是达官贵人,他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势,而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他在生活中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不是作为单个的人,而是作为知识界和社会上的一种典型,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人们害怕他,其实是被那黑暗污浊的政治空气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的俄国,亚历山大三世实行恐怖统治,在俄罗斯大地上警探密布,告密诬陷之风盛行,在社会上确实有许许多多的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作品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将批判锋芒直指扼杀一切生机的沙皇专制制度。 从艺术上着眼,小说最大的特色是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首先以夸张的笔墨给别里科夫画了一张惟纱惟肖的漫画,显得多么迂腐和可笑。另外还运用巧妙的对比手法,以他荒谬绝伦的思想和他一本正经的语言构成一种对比,使人忍俊不禁。骑自行车,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他眼里却变成了极为反常的事,他一本正经地指责道: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么学生就要倒过来用脑袋来走路了。作品还不露痕迹地运用了反语和丰富的潜台词,极其辛辣地嘲笑了别里科夫,作者写道:他躺在棺材里,神情温和、愉快,甚至高兴,瞧!这个套中人死了,反而倒有神采了!作者接着指出:原来他仿佛是暗自庆幸自己终于装进了一个套子里,从此再也不必出来了,是啊!他的理想实现了。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作者暗示我们,只有棺材,才是别里科夫应该去的地方,而且这也应当是一切套中人最好的归宿。 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也不能忽略。它们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小说是从一月夜两位打猎朋友的聊天开始的,他们本是海阔天空地闲聊,殊不知别里科夫的故事,引起了他们的感慨和深思。开始的轻松宁静和别里科夫的故事的沉闷气氛形成了一种反差,接着又引出了一段皎洁恬静的月色的描绘。这又和别里科夫的故事形成一种反差;大自然是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又是那么黑暗污浊。于是在那个月夜里,布尔金和伊凡·伊凡内奇浮想联翩,想到生活中的种种套子。作品最后写到伊凡·伊凡内奇再也不能入睡了,他站了起来,坐到门外,点上了烟斗。也许,他想到: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小说的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32/76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