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作者 : 奥尔罕·帕慕克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说,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镇卡尔斯城游逛。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宗教……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城的人们分为两极,整个小镇的氛围充满了压抑、愤怒、阴谋和暴力。大雪封途,卡尔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断。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杀人的枪声响起在舞台上,卡尔斯陷入了军事政变的恐怖之中。爱情故事、恐怖谋杀案、历史纠葛及政治冲突,都浓缩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城镇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寂静的房子

作者 : 奥尔罕·帕慕克

这是帕慕克的第二本小说作品,作者自己称之为“永远也写不完的政治小说”。20世纪初,祖父塞拉哈亭·达尔文奥鲁被政敌赶出伊斯坦布尔,携妻子法蒂玛定居于天堂堡垒。塞拉哈亭一生都在创作一部“可以唤醒东方”的百科全书,可到死也没能完成。多年后,只有他的私生子,侏儒雷吉普作为仆人与法蒂玛一起生活在古旧而寂静的老宅。和以往每个夏天一样,孙子法鲁克、麦廷和孙女倪尔君从伊斯坦布尔来看望法蒂玛,他们谈论同样陈旧而空洞的话题,而后就各回各屋,各干其事。可是,短短几天里,这寂静的房子内外,充满了喧嚣与骚动:每一个人都要适应变化巨大的环境,面对自己摆脱不掉的回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迷惘,爱情和仇恨;他们有的失落了信仰,有的找到了不同的信仰,有的为自己所谓的信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混乱的社会背景下,一座老宅无法保持它的安详。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所思所想,作者也借他们描述了伊斯坦布尔历史进程中的新旧冲突,以及社会历史变化给人们带来的震荡。“这本好看又忧伤的书讲述着三个不幸的兄妹在伊斯坦布尔附近的一个小城镇,在他们九十岁的奶奶的家里度过的一周……其成功令人惊讶……”——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伦敦“奥尔罕·帕慕克运用长篇小说的真正标识——值得称道的多视角和准确的眼力搭建起了一连串的事件链:色彩、地志学、象征、详尽的细节……”——Abidin Dino,Le Monde Diplomatique,巴黎“提出了许多重要问题的别样的一本书——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令我想起了契诃夫的《樱桃园》。”——Nicol Zand,Le Monde,巴黎

最近更新 2019-11-21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作者 : 约翰·伯恩

9岁的小男孩儿布鲁诺离开了柏林的家,跟着爸爸妈妈和12岁的姐姐来到了一个叫做一起出去的地方(因为爸爸被调到这里担任司令官),这里没有柏林热闹的街道,没有五层楼的房子,也没有布鲁诺一生中最好的三个朋友,只有一道看不到尽头的铁丝网将他们住的房子和周围隔绝开来。唯一引起他好奇的是铁丝网那边的小镇里男女老少都穿着同样的条纹衣服,戴着同样的条纹帽子……起初,任性活泼,喜爱探险的布鲁诺非常郁闷,直到有一天,在一次探险的过程中他遇见了铁丝网那边的一个小男孩——穿着条纹衣服的希姆尔,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每天隔着铁丝网见面,成了最好的朋友。然后,布鲁诺决定穿上条纹衣服,越过铁丝网,和希姆尔进行一次终极探险——一次改变了所有人命运的探险。

最近更新 2019-11-21

狗年月

作者 : 君特·格拉斯

本书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三部,描写主人公从一个共产党员堕落为一个纳粹分子,后又竭力报复纳粹分子等一系列的故事,反映德国那段狗年月里人性被扭曲的一面。磨坊主儿子马特恩和犹太混血儿阿姆泽尔从儿时起便是一对歃血为盟的好朋友,马特恩体魄强壮,为人仗义;阿姆泽尔聪明过人,有艺术天赋。两人形影不离,互相关照,令人羡慕。可希特勒上台后,马特恩摇身一变,投入了纳粹的怀抱,同阿姆泽尔之间的友谊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在法西斯最猖獗的时候,马特恩甚至还当上了冲锋队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居然对昔日的朋友下毒手。之后他因没能继续得到重用而离开了冲锋队,他反思自己的恶行,失望、懊悔和内疚折磨着他,泯灭的人性又开始复苏。他只好去当兵,可不久又当了英国人的俘虏。法西斯投降后,他从战俘营回到德国,开始到处寻找过去的仇人,对他们进行报复;他勾引他们的妻子、女儿,可最终却事与愿违,落得个人所不齿的下场。小说围绕阿姆泽尔、图拉和燕妮三个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同样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恋爱中的女人

作者 : 劳伦斯

《恋爱中的女人》代表了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非凡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小说以两姐妹为主人公,描述了她们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恋爱体会。姐姐欧秀拉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妹妹古迪兰则是一个小有名气、恃才傲物的艺术家。古迪兰遇上了矿主的独生子杰拉德,原始的欲望点燃了爱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过后,失望而痛苦的她与另一位艺术家又陷入了爱的狂欢。欧秀拉与本区督学伯基相爱了,她一心要让对方成为爱情的囚鸟,而对方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灵上的距离……劳伦斯毕生致力于男女性爱题材小说创作,他在揭示男女情爱的同时,将性爱描写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而那伴随着炽烈的性爱体验的,是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

最近更新 2019-11-21

癌症楼

作者 : 索尔仁尼琴

这是一部充满象征和隐喻的作品。癌症楼也叫做13号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他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劳改、流放、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记了女人,当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后标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亚当之子

作者 : 哈里·宾汉

这是一部讲述战争与财富,爱与恨,贪欲望与救赎的史诗巨著,战争毁灭一切,却无力毁灭人性;恨海滔天,却不会溟灭男女爱、兄弟情;从沟壑到荒原,从波斯到德州,从怀特霍尔到华盛顿,战地与钻井,商战与情场,感动英伦百万读者的除了纷纭财富梦,纠结不完的物欲追逐与最终找到各自爱的归宿,更有两个男人跨越生死的兄弟情。美国读者说《亚当之子》是英伦版的《漫长的婚约》,你怎么看呢?是否像异国读者一样感受到人类灵魂深处的暗黑和豪情的的撞击,并感叹爱最终战胜恨,贪欲最终得到救赎?

最近更新 2019-11-21

蜘蛛女之吻

作者 : 曼努埃尔·普伊格

《蜘蛛女之吻》是普伊格的第四部小说,这无疑是他的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在1976年发表后,几次再版,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改编成电影。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监狱的一间牢房里关押着两个囚犯,一个是政治犯瓦伦丁,另一个是同性恋者莫利纳。小说以他们两个人的对话为主线索,逐步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拨动了埋藏在他们意识深处的心弦,从一个侧面剖露了阿根廷社会的现实。作者以主人公叙述电影故事的方法,一方面揭示了力图改变社会的革命者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又从社会、心理和生理诸方面多层次地剖析了同性恋这个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社会问题。 对于同性恋的产生与存在,作者以严肃的态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采用新颖的表现手法,颇具匠心地将许多艺术技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精心构筑了小说的结构,一部部异彩纷呈的电影故事,与小说正文相互呼应的理论柱石,穿插在对话当中的意识流,还有简洁明快的行书公文,让人读起来兴味盎然,余丝不断,真可谓集严肃文学与通俗小说于一身,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有对社会学和性心理学等问题的深刻探求,还有耐人琢磨的文学魅力。这种将文学性、趣味性、社会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的特点是这部小说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这部小说中运用得最为突出的手法就是在两个人的对话中叙述电影故事。深谙电影艺术的普伊格巧妙地将六部电影的情节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始末。这些电影故事的构思巧妙,安排得当。每部电影虽然都独立成篇,却有着共同的深邃的内涵,即从不同的角度隐喻同性恋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其心理特征。作者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电影与电影,电影与两个囚犯的现实生活剪切对比、明叙暗喻,像多棱镜一般折射出一幅幅既有情趣又耐人思索的画面。

最近更新 2019-11-21

初恋

作者 : 屠格涅夫

《初恋》带有屠格涅夫自身经验的痕迹,描写了父与子同时对公爵小姐齐娜依达的恋情。初恋带着令人陶醉的喜悦,象无声闪电与少年主人公心中勃发的无声的、隐秘的激情相呼应,可公爵小姐齐娜依达寻求着热烈的、真实的却只能给她带来痛苦的爱情;而带给她痛苦、踩碎她的心的人正是少年主人公的父亲。

最近更新 2019-11-21

果戈理小说集

作者 : 果戈理

本书作者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俄国文学中的散文之父,正如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中的诗歌之父一样,他们两人一向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璧。 果戈理于一八0九年三月二十日诞生在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得县大索罗庆采镇。一八二一年到一八二八年,果戈理在涅仁高级科学中学度过。这几年正是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以十二月党人的失败为结束的枢密院广场事件激起民族自觉高涨和热爱自由的思想得到广泛传布的时候。这些思潮不可能不对年轻的果戈理发生巨大的影响。他从小就对俄国专制主义和封建农奴制度的残暴怀着刻骨的憎恨。这本小书里包含着果戈理的三篇小说:《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外套》和《塔拉斯·布尔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三杯茶

作者 : 葛瑞格·摩顿森 大卫·奥利弗·里林

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当摩森顿于攀登K2峰迷路,科尔飞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当地的居民生活艰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贵,他们却为他煮了甜茶,让他恢复力气。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摩顿森原来是个登山家,1993为了纪念早逝的妹妹,展开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却发生意外,与 队友们失去联络,只留下他一人,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十分幸运地,他在巴基斯坦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落被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细心照护下,他的身体得以康复。那里景色如画,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间仙境,但,却不是想象中的伊甸园。村民的善良所感动的摩顿森发现,村落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过一岁生日,最近的医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一间「有屋顶」的学校 ,在寒风里,当地小孩只能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或坐在脏污的泥地上上课。村民穷到没钱聘请老师。摩顿森于是承 诺,他一定会回来为他们办所学校……在过去的十二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区,六十所学校陆续成立,最特别的是,这些学校让原本无法上学的女孩开始接受教育。摩顿森守护妹妹的信念,改变了一群女孩的生命,是她们不再藏匿于面纱之后,有勇气面对世界,甚至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当我们怀疑,一个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变世界时,摩顿森做到了。为了坚持理想,即使受到恋人的遗弃、社会的漠视、巴提人的拐骗,即使与妻儿分隔两地、被军阀囚禁,即使遭逢美国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在悲伤、沮丧、孤 独与滨临死亡之时,他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他愿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这不只是一个故事,这真实地发生在你我所处的世界中。一所一所学校,是摩森顿改变世界的方式,在《三杯茶》中,让我们一同见证,这个用生命写成的真实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陪你到最后

作者 : 瑞·科伦

稳定的工作+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女儿=全西半球最幸福的夫妻。就在丹尼自认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切全都降临在他身上时,—个玩笑般的考验,打碎了他的美梦。乳癌这个该死的病,在一次误诊后,彻底在妻子卡门身上蔓延开来。他陪伴卡门度过一次次无趣的治疗,他看着卡门因化疗掉光的头发、因手术失去一边乳房,安抚她不安的情绪……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到底是责任、同情,还是爱?他只知道,卡门需要他。而丹尼心里的魔鬼——孤独恐惧症(一种心理疾病)却又让他无法克制地不停向外寻欢。卡门一直都知道他这个从年轻时就有的病态心理,但乐观的她总认为自己可以用爱让丹尼忘记那总是不请自来的孤独感。然而,在压力、忙碌后,甚至是照顾卡门的无力感下,心里的魔鬼仍会牵着他的手,让他不停做出外遇出轨的举动……看似冲突的爱与背叛,巧妙地融合在幽默的文字里,乐观风趣的卡门、不离不弃陪在身边的史丹,一段断诚实又温暖的对话,带我们看清楚在爱情中最不敢面对也最不完美的部分。这是作者瑞·科伦人生翻版的小说,他在妻子36岁时因癌症离开人世后,带着小女儿搬到澳洲去生活,为了疗愈心中的伤痛,他着手写下《陪你到最后》一书。作者毫不掩饰地写出爱情里的瑕疵、痛苦和感动,令人动容,故一出版即在荷兰销售突破一百万册。

最近更新 2019-11-21

卡门

作者 : 普罗斯佩·梅里美

《卡门》讲了一个强盛为恋情而怒杀薄情女郎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邪恶堕落、却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她为了维护自己的个性自由,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由法国作曲家比才改编歌剧后,更是享誉世界。

最近更新 2019-11-21

分手信

作者 : 尼古拉斯·斯帕克斯

生长于单亲家庭的约翰,与沉默寡言而沉迷于钱币收集的父亲互动不良,原本自暴自弃、终日不知所以,但于毅然投效军旅后成长蜕变,并意外结识清纯可人的莎文娜。透过莎文娜,放浪形骸的约翰不只重新认识爱情,更从拒绝接受转变为正视父亲的社交障碍问题。正值花样年华的莎文娜,受到邻居自闭儿的启发,怀抱着纯真理想与热情信念,投入关怀弱势族群的社会工作,进而成为约翰与父亲重建良好关系的推手。然而,莎文娜带给约翰的,不只是纯净而刻骨的情感、深远的影响,还有一封让约翰的世界风云变色、却也让约翰更深刻思索爱情真义的──分手信。约翰与父亲将如何寻求与彼此相处的方式?约翰与莎文娜的感情将如何发展?天真善良的莎文娜为什么写下那一封分手信?收到分手信之后的约翰将如何自处?多年后,始终无法忘怀的约翰来到莎文娜的家乡,他将有什么意外的发现?而发现真相之后的约翰,又该如何做出抉择?

最近更新 2019-11-21

深度郁闷

作者 : 奥古斯丁·巴勒斯

尽管 奥古斯丁 在纽约有一份体面、报酬不错的工作,但他的个人生活一团糟。嗜酒如命。他的公寓可以说就是一个空酒瓶排满的海洋。他整晚酩酊大醉,上班的时候,在嘴巴里洒古龙香水来掩盖酒气。嗜酒的生活影响到工作的时候,他去了戒瘾诊所。一个多月的治疗以后,比起以前的嗜酒状态,有所清醒,他回到曼哈顿。然而,虽然说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是一件挺兴奋的事,但是回到过去在酒的海洋里荡漾的生活更是不由自主。在旧生活的拖曳下,想保持些微清醒的头脑,简直太痛苦了。更糟糕的是,他又和一个嗜毒的人开始了一段了荒唐的恋爱。和酒瘾抗争,幡然清醒的神话从来都不新鲜。不过,巴勒斯也没有老生常谈:他并没有沿着单一的抵制诱惑这样的故事套路。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与:令人同情。即便人物本身既不讨人喜欢也不令人羡慕。还有,令人震撼的阅读体验来自作者极富才气和坦率的文笔,还有文中随意的幽默。

最近更新 2019-11-21

拿着剪刀奔跑

作者 : 奥古斯丁·巴勒斯

拿着剪刀奔跑——它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它更是一种比喻,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的比喻,潜台词就是:你痛苦吗?你孤独吗?那就毫不犹豫地发泄吧!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所有的孤独者,内心渴望发泄而又怯于发泄。而勇敢的孤独者,就应手握剪刀,不停地跑啊跑;就应头也不抬,两腋生风,又吼又叫,双目充血,形同猛兽!本书的一系列人物就是这样的持剪人。他们经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和彷徨,不同程度的失落和迷惘,他们当中,有疯疯癫癫、言行怪异的心理医生,他的稀奇古怪的家人和病人;有充满幻想的同性恋女诗人,终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有寄居在别人家里的男同性恋者,喜食狗粮、刻板守旧的中年女人;还有为了金钱和所谓爱情,宁可和大龄网球运动员同居的豆蔻少女;有把父亲当成上帝、不折不扣的女性身主义者,还有本书的作者——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渴望自由,却不得不经受各种考验的普通男孩……所有这些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因情感孤独而渴望理解,因生活压抑而幻想自由,因前途晦暗而向往光明。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态,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64/76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