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九夜茴 浅白色 Vivibear 八月长安 夏七夕 水阡墨 阮笙绿 社社 雷雷猫
你从未见过这样一本书,她集结了国内九位最顶级的言情小说畅销作家,九夜茴、浅白色、Vivibear、八月长安、夏七夕……这不是一场华丽的幻想签售会,而是一场真诚的充满温暖的座谈会。九位文字高手,利用他们最擅长的文字,为你描绘出一幅关于宠物,关于温暖,关于亲情, 关于友谊的华丽画卷。 九夜茴的“芝麻糊”怕孤独,不怕人,就怕没有人;浅白色的“花生”从不曾属于她;八月长安的“萝卜”让她看清无私和不离不弃,究竟长着怎样的一副面孔;夏七夕的“大王”和“CC”猫狗共相伴;而Vivibear失去了她最重要的亲人“Lulu”……九位风格迥异的作家,九只品种不同的宠物,九个与宠物有关的“私小说”,九段截然不同的成长风景……这里有温暖的陪伴,有忠诚的守护,有感人的分别,有痛苦的失去,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特别家人”。 谨以此书,献给正在伴随我们每一天的他们,献给那段最美好最真挚的时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佳玮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是一部关乎美食与情感的随笔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治愈系美食故事;第二章为励志随笔;第三章介绍美食溯源;第四章则是光陆怪离的美食童话。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不过是一场云烟。人生在世,不如只求顿顿吃好。唯有美食不会拒绝孤独的人。孤独时,请给自己最好的安慰。趁你还吃得动时,把能吃的、能做的、能读的、能听的、能爱的,都过一遍。一部暖心开胃的随笔集,一个不一样的张佳玮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道菜,时间久了不吃就会惦记它;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点孤独,时间久了不变就会习惯它;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人,时间久了不见就会想念他(她)……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鸣
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文人之脾气,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重臣之分量,张鸣品人,勾勒晚清至民初之人物群像图。从出人意料的武夫张作霖,到开涮警察的文人章太炎;从黑社会讨公道,到双面艺人谋生;从妓女救国,到弱势记者。鸡零狗碎,有温度的近代史。一〇三篇精华之作,勾勒晚清至民初历史人物群像图。作者从五年来大量的历史文化随笔中择选一〇三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人物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小娴
《悬浮在空中的吻》是香港著名言情小说家张小娴所写的一部散文集,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因为爱你,我对痛苦和欢乐都有了深刻的感受,因为爱你,我才知识人生有许多无法满足的事。今夜,在沉痛哀泣的歌声里,我们何妨最后的相拥?也许,你会忘记这一支舞而只记得年少的轻愁。而我,会回忆这一支舞直到肉体衰朽。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杨锦麟
感受文字的善意 相信人心的力量《南方人物周刊》杨锦麟“来信”专栏首次结集见证一个国家的十年“读报”难忘依旧 “评刊”回味更多本书是杨锦麟先生为《南方人物周刊》所写“来信”专栏的精选集。每期三百字的来信,精彩点评上期杂志封面文章,言短意长,举重若轻。这些文字,思想透彻不偏激,语言温洽不尖刻,字字勾勒出标志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人物与事件、节点与坐标,为鲜活的中国面孔写下精准的时代判词。十年间,许多人的生命被作者温情而理性地重新打量,并将继续这样打量下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李敖
爱情的刽子手 他有点像徐志摩:他潇洒,他有才华,他风度翩翩,他短命。 三年以前,在台大新铺的草坪上,我看到了他,他侧卧在那里,用肘支着上半身,懒洋洋地在看一本书。不,不是看书,是书在看他,风把书一页页的吹过,他却不用手去按住,这能 算是看书么?我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来,我不觉得冒昧,他也不感到唐突,他安静地望着我,似曾相识地点了点头。 先开口的是我,我一开口就是疑问: 看什么书? 《扎拉图士特拉如是说》。 因为这本书我也正在读,我便问他看到哪一页了,可是他的答复却大出我意外: 风吹哪一页看哪页! 我忍不住喜欢他了!他真洒脱!我问他对这本书的意见,他笑了,他说: 尼采教我们跟女人在一起不要忘记带鞭子,其实这种超人是可笑的,至少我不必担心忘记带鞭子,因为我根本就不跟女人在一起! 我打趣说: 海明威写‘没有女人的男人’,他太消极了;你该写‘不要女人的男人’,你是积极的! 不,我不要写,写是没有用的,叔本华就写过了,他白天写文章否定女人,晚上却偷偷跑到绿灯户睡觉,写文章载道的人很少不是伪善的,‘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我还是少发高论吧!我只知道我们不再需要‘述而不作’的圣人,我们应该学学那些‘做而不述’的实行者。 他言语之间,充满了一种诚意的沉痛,可是我仍旧半开玩笑地说: 何必学别人呢?听说你就是实行者。女孩子欣赏你,你却骂她们;别的男人没有女人,你却不要女人,但我知道你不是性变态,你没有‘女人恐惧症’,你不像三国时代的焦先那样,见了女人就害怕得躲起来,你傲慢地走进女人堆里去,又傲慢地走出来,只欠她们向你吹口哨! 听了我恭维他,他大笑,他说不需要女人向他吹口哨,他也反对男人向女人吹口哨,他认为表示爱情应该多用眼睛,少用嘴唇,并且,他说:现在我们中国的女孩子根本不会向男孩子吹口哨,时代不同了,我们中国的女孩子身价高了,她们都骄傲起来,即使是潘安再世、王蒙复生,也没有女人再向他们丢水果送帽子了! 为什么你口口声声老是提中国女孩子?难道美国的女孩子不这样吗? 也许我可以武断地说,美国女孩子不这样。因为美国女孩子会流露她们真正的感情,而我们中国的女孩子就难以真情流露,她们流露的,至多是她妈妈的感情! 这话怎么说呢?我迷糊了。 这话说来话长。我们从老祖宗时代 ……
最近更新 2023-12-12
作者 : 张小娴
本书收录了张小娴七十多篇散文随笔。我仍然记得,《贴身感觉》出版的第一天,我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准备到香港书展会场去为读者签名。我根本不知道会不会有读者来找我签名,也不知道这本书的销量好不好。当我坐车往会场的途中,我收到出版社负责人的电话,她告诉我,有很多读者正在等我。那一刻对我来说,是永远难忘的。。随后的《面包树上的女人》是我第一部长篇小说,当时是首先在香港《明报》连载的、因为是每天写一段,所以事先并不知道结局,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去写。今天看来,当然有许多粗糙的地方。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蔡澜
蔡澜先生是文章妙手,也是性情中人。说他是文章妙手而不说是高手,是因为他的文章天南海北,三教九流,吃喝玩乐,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鲜活生动,妙不可言,令人称奇,也令人莞尔。虽然都是大白话,却很耐读。说他是性情中人,则是因为他不假道学,不假斯文,对异性懂得欣赏,也懂得尊重,虽然他拍电影、喜写字,擅篆刻,绝对是风流倜傥,但他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确实不简单。蔡澜的书真多,玩物丧志、草草不工、附庸风雅、放浪形骸,甚至是荤笑话老头,都可以拿来做书名。笔得已经收藏了四十余种,但这还是四年前的统计,现在大概突破六七十种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墉
三年前,他还是个刚进入史岱文森高中的大孩子;三年后,他已经提前毕业,并成为准哈佛大学新生。是什么力量,使他由一个怯生生的少年,成为充满自信的青年?又是什么方法,帮助他——超越自己先天的弱点,创造自己的网络,肯定自己是天地间一个不可缺少的人?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臬调整自己?如何设定更高的理想,并对生命有更深的体认?请看这本《肯定自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弗吉尼亚·伍尔夫
听这个站在文学前沿的女人讲笛福、谈奥斯汀一个从未进过学校、博览全书的文学天才一个从小就跟文学泰斗共处一室的文学传承者一个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用文字和才情支撑生命的坚强灵魂她——用作家的眼睛看名家杰作用女人的心灵识人间百态《伍尔夫读书笔记》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集《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故称为“读书笔记”。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简·奥斯丁、《简·爱》与《呼啸山庄》、现代文学随笔等文学评论性文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卢梭
《漫步遐想录》便是一部散文诗。写这部作品时,卢梭已到垂暮之年,已完全放弃了与敌人周旋和与命运斗争的徒劳的努力,一切听天由命,因此心境恬适,十分悠闲,落笔为文宛如信步咏哦,把十篇《漫步遐想录》写成了十篇优美的散文诗。就性质来说,这十篇文章是文学作品,但就内容来说,它们又是研究卢梭一生行事和思想发展轨迹的不可不读的著作。卢梭的文学作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崇尚自我,抒发感情,热爱自然,被公认为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这些特色在《漫步遐想录》中表现得比在他的任何其他作品中都更突出。在这部作品中的卢梭是处于最纯真状态中的卢梭。《漫步遐想录》中的十篇《漫步》没有预定的次序,并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漫步之一》说明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的精神状态以及这部作品的主旨:现在的问题已不再像《对话录》那样想要说服读者并进行辩解,而是对作者的内心进行分析,进行解剖,以认识自己。《漫步之二》记述1776年10月24日作者在梅尼孟丹山冈附近被一条狂奔的大狗撞倒、晕死过去的那次事故。在这次事故后,作者发现人们在他死后将给他怎样的对待,从而对争取世人对他有所了解失去最后的希望。在《漫步之三》中,作者讲到他怎样在青年时期就下定决心,一到四十之年就摆脱社交生活,开始隐遁,过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而正是这个转变遭到他原来的友人的猛烈攻击,导致与他们决裂。《漫步之四》严格说不是一篇遐想,多少像是对说谎这个问题的论述。《漫步之五》是对圣皮埃尔岛小住时的回忆,无疑是十篇《漫步》中最优美的一篇。在这里,作者指出真正的幸福在于既不回顾过去,又不瞻望将来,心中既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既不觉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这样一种境界。《漫步之六》通过作者和一个小瘸子的一段轶事,说明他生来就不能容忍为跟别人生活在一起而必须忍受的束缚,因此从来就不适于生活在这个文明社会之中。《漫步之七》说明植物标本的采集怎样使卢梭得以跟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跟整个自然打成一片,从而忘记他的迫害者。在《漫步之八》中,卢梭再一次讲到他向他的迫害者对他的污蔑凌辱进行长期的辩解挣扎之后,发现这种辩解挣扎出于自负之心,而一旦摆脱了这种自负之心,他就能听命于必然,得到内心的宁静。在《漫步之九》中,卢梭说明他把他的几个孩子送进育婴堂的原因,驳斥他的敌人把他说成是一个不近人情的父亲,驳斥他们说他仇视孩子的指责。《漫步之十》是在同华伦夫人相识五十周年时对她的追思,对在她身边的短暂幸福岁月的回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曼娟
你可以不爱我,但爱你是我的自由。你可以不回答,但等待是我的自由。献给所有恋者,二十年来最经典的『情书』!我不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确信将永远爱你唯有爱你才有完整的自己当我们决定爱一个人时,便已经是一个恋者了。恋者是最有创造力的人,有时候甚至能创造神蹟。恋者说,有光,於是,一颗颗黑暗的心灵就被照亮了;恋者说,有水,於是,那已经乾涸的眼瞳又重新蓄积了生命之泉。距离第一本散文集《缘起不灭》,已经有二十年了,我的恋者生涯也已经有二十年了。我在爱恋中慢慢过生活,都是因为那些爱着我的人,以及我所爱的人。因此,二十年後,我的散文精选集,是献给恋者。恋者,乃是我族我号,可以爱人与被爱,永远不屈不挠。我是一个恋者,我只是一个恋者,我感到无比谦卑,却也无上荣耀。 ---张曼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东野圭吾
别闹了!什么《大概是最后的招呼》,明明就还有一本嘛。珍藏中的珍藏,东野大神最私密生活震撼公开!小头控制大头、痛恨看书到连爸妈都放弃,不折不扣的怪兽宅、武器控,热爱滑雪、披头四、李小龙……创作《嫌疑犯X的献身》、《麒麟之翼》、《解忧杂货店》、《梦幻花》……这些无数经典畅销书的东野圭吾,这个让所有书迷无限憧憬、不断脑补的大作家:品学兼优……?错!校园风云人物……?错!异性缘好……?错!颠覆你对神秘大作家的所有想象,荒唐有理、恶搞无罪!这才是东野圭吾的“少男时代”。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柏杨
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焦桐
◆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作序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和焦桐吃一餐饭。”◆ 品透小吃,品透台湾人文人情;华语饮食文学精品,北大陈平原、复旦陈思和两大名教授联手荐读。◆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二十年来美食文字精选集结,三十万字详解宝岛滋味。台湾美食完全导航,引领味蕾的探索之旅。◆ 米食、面食、肉食、水产、酒饮、点心、调味……仿佛翻阅字典般应有尽有,百余种小吃大菜,深夜捧读,引饥肠怒吼。◆ 美好的食物,都带着老实的本质。苦甜酸咸诸味交响,最像人生的滋味。什么是台湾味道?焦桐用二十年时间踏查食肆,以敏感的味蕾品味,用诗意之笔抒写,只为回答这一个问题。台湾好不好吃?汇集中华多元饮食文化基因,结合宝岛智慧、丰饶物产,经勤劳巧手化作美味无数,令饕客迷失在飘着卤汁香、油爆香、烟火气的小吃街头。米粉,吸饱了脂香和鲜味;贡丸,一口咬下去肉汁迸发;姜丝大肠,醋香呛口刺激脆爽;蚵仔炸,滚烫出锅外酥里嫩;糖水豆花,温柔的甜在餐后滋润你的胃肠……值得驱车一百多公里去吃的早餐在哪里?逛夜市,让你不顾形象,当街大啖的是什么?边吃边眺望大河入海,令人感动到想唱歌的又是什么?适合听着老情歌喝着烈酒,与家人朋友寒夜围炉的,是什么锅?读《台湾小吃全书》做好笔记,不再与巷弄小店里隐藏的好味道擦肩而过;得“食神”真传,在家亦可炮制地道台湾味。台湾“饮食文学教父”焦桐集大成之作,洋洋三十万言,整编《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三部曲,另加新作四十余篇;选材上乘,分量扎实,口感层次丰富。饭之属、粉之属、羹之属、水族之属、饵之属……十四个类别下,以食物为篇名,写肉臊饭、焢肉饭、火鸡肉饭、红蟳米糕、筒仔米糕、猪血糕、竹筒饭、大肠包小肠、烧肉粽等台湾小吃名角。焦桐口中的台湾味,多来自街头巷尾小店、摊车,质朴粗犷。豪气“暴食”同时,以细腻易感之心品味;他行遍台湾城镇与乡村,大啖小吃之余,凭借味觉记忆追溯情感与文化。一篇篇文字风味随食物气质微妙转变,从“和狂饿的好友抢食”的肉臊饭,到仿佛“爱人长吻”的荷包蛋,及至“单纯、专情、水火交融”的肉丸粥;食物、情感、人生、文化,从舌尖到心头。
最近更新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