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古清生
乡愁是味觉上的思念。宁静悠远的南方,文章中细细地闲说岁月,童年的梦想,学生时代的游戏与种植,一切都固化为悠然美境,读着,时间也是香醇。作者用灵动智慧的语言蒸、炸、炒、煨、烧感悟之情调,煲人生之沧桑,令人在品美味、嚼美元、流连岁月与市井风情之际精神大爽,胃口顿开,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享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蒙
这是一本典型的我注六经式的著作,其鲜明的特点与引人之处在于作者以其个人化的方式对老子其人其书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倡过作家学者化的王蒙是当代作家中细读老子最合适的人选。一是王蒙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老子的文章整体冷峻而个别句式激情的表达方法,与王蒙的语言风格有相通契合之处。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老子》共81章的意译和证词。作者的意译吸收、综合了诸多注家的成果,而用自己的语言化出。证词部分是作者以其70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证、查证,即作者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老子》一书。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过的一些谈老子的单篇论文与杂文散文,从德性方面、从老子与宗教、老子与数学、老子与审美、老子的方法论等方面阐释作者对老子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老子能够帮助我们。诚如作者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唐鲁孙
“所谓过瘾是武场打得严,文场托得严,角儿在台上盖口严,有此三者,再加上名角良配,这出戏让我们来听,就算是过瘾啦。”本书所选文章,多是唐鲁孙先生回忆清朝末年的旧闻逸事的散文,书中详细描述了清末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多数文章记述的事物距今年代较远,如今也不易见到,却反而有相当重要的文化价值,故名老古董。作者对满族清宫大内的文物如数家珍,而大多是亲身经历,所以把来龙去脉说得详详细细,本书有历史、古物、民俗、掌故、趣味等多方面的价值。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清少纳言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这么说《枕草子》—— 文章真是好,是那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妩媚;……在她眼里,宫廷生活也如同家常日子,她所记得的总是日子中细微的纹理,朝政变乱、命运升沉这样的大事她并不留意,她留意一朵花、一种表情,衣裳的颜色、深夜的鸟鸣,她说这是有意思的事,……这种对微妙意思的耽溺,就是川端康成所谓的日本之美。随便翻翻,可消永夜。一段一段地流连下去,常常会想,文章原来竟可以这样写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周国平
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这些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生命回归单纯,活出生命的品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三毛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我的宝贝》、《闹学记》、《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唐鲁孙
“无锡船菜,最高明的吃法是不拘样式,让姑娘们每人做一两道自己的拿手菜,哪怕嫣红做的是糟鸡,姹紫做的也是糟鸡,但是吃到嘴里,可能手法差异,风味迥然不同。”本书所选文章,前半部分是作者擅长的美食、掌故、趣闻轶事,后半部分则是作者迁居台湾后对时事的看法以及作者在美国期间的感受和见闻。本书内容恰如其名,天南地北无所不谈,逸闻杂趣包罗其中,美味珍馐,人物钩沉,风俗掌故,民间故事、技艺集于一炉。书中通过对市尘风俗、饮食风尚、民生百态的回忆与描写,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眼中一段纷繁过往的历史。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羽生
《笔花六照》分为六辑,是梁先生亲自编选的散文集,为武侠小说封笔后的文字。本书既记武侠因缘、师友轶事、史论典籍,又有谈诗品联、云游记趣、棋人棋事,彰显武侠世界之外的梁羽生之性情与志趣。作者国学功底深厚,文史修养笃实,通过追忆与诸名士大家的往来故实,陈寅恪、饶宗颐、简又文、金应熙、舒巷城、聂绀弩、黄苗子等文人的风骨,张季鸾、胡政之、金庸、徐铸成、杜运燮、陈凡等报人的风雅,历历在目。在作者的笔下涌动着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追求洋溢着对恩师对友伯真情与厚爱,闪烁着冷静的沉思与深刻的灼见,流动着清新的笔调与俊逸的文采。“笔花六照”来源于《山海经》和《大唐西域记》等书中都记载有能够“光华四照”的奇花,花能“四照”,亦能“六照”(六在数字中更具整体意念)。“笔花六照”,也即所谓“妙笔生花”。如有聂晋人称纳兰容若的词是“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
最近更新 2023-12-05
作者 : 蒋方舟
以锋芒毕露的才气和大胆惊人的话语风格,与你共享真实或虚拟的历史故事。《邪童正史》是以“邪童”的眼光,来歪解一个个中国历史小故事,虽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但正由于没有什么负担,才使蒋方舟的历史故事写得格外“淘气”和讨人欢心,你绝对能被她逗得很高兴。在神农个人档案的描述里,他是个生活有规律的人:"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吃食物,穿布衣,和一只麋鹿住在一起;知道妈是谁,不知爸是谁;没有害人之心,是个好人(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耕而食,织而衣,与麋鹿共处,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三毛
在这本集三毛半生见解、智慧的小品里,三毛就《孩子》、《快乐》、《岁月》、《伤》、《自己》、《乐命》、《男与女》、《钱钱钱》、《爱情》、《人》、《无心》、《有意》、《如果》、《朋友》十四题,随而想这了一番。她一贯的文字魅力不在话下,再揉和她独具的特殊心灵,电光石火迸现般的奇想,每每一读,便有一种新趣,仿佛稍稍碰触到她独然世界的边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陈升
我们就像一块块漂浮在欧洲大陆里的黄色人种浮木。彼此看得见,却无法在激流中紧紧相拥。只有在偶尔的碰触时,磨砺出闪亮的泪光和欢笑……也许是基於对流浪的憧憬,也许是体内原本就带有不安定的因子,陈昇踏上了这段他所谓的「粗鄙的旅程」。从巴塞隆纳外海的Mallorca,到马德里、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科隆、米兰……,一路上,他遇见了几个来自台湾的留学生,他们就像漂浮在欧洲大陆的黄色人种浮木,每个人都有自己漂浮的行迹,虽然不清楚前方有些什麽,但就是决定向前走,不留在原地等待。而每一块浮木之间,竟冥冥中有着一条丝线,牵系着彼此……而陈昇,则一路将满溢的情绪化为文字与图像,呈现在这本书里的,就是这样一种充满了流浪与宿命的氛围。爱陈昇音乐的人,一定也会爱上他的文字。且让我们跟随着他的脚步,一起流浪去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高晓松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历史,有的时候是故事,有的时候是事故,有的时候山重水复疑无路。人类,有的时候聪明,有的时候傻,但始终在进化。跟高晓松一起,重温故国、故城、故人芳华刹那。秦朝和隋朝都有强大的武力和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为什么都是短命得二世而绝?为什么晓松说亚里士多德是外星人?如果道光皇帝选了恭亲王当皇帝而不是咸丰,那中国会怎样?西安兵马俑的手里为什么都没有武器呢?武器都去了哪里?巴顿将军拿着望远镜看图书馆的塑像与他用五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之间有何关系?晓松的学长陈景润先生看书撞电线杆的故事是真的吗?为什么晓松说汉光武帝是“鸿鹄安知燕雀之志”?美国的城市为什么一条街被命名为马丁•路德•金街,这条街的房价就会腰斩?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大脑去了哪里?为什么晓松说白富美词人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呢?沙皇一词原意是Caesar(凯撒)?高晓松为什么说曹操的奋斗史就是“屌丝”逆袭,打败所有“富二代”?……
最近更新 2022-05-30
作者 : 季羡林
该书主要以故乡和亲人、北京记忆、流年感悟、 一寸光阴不可轻为主题,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我和北大》《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如何利用时间》等四十余篇散文。语言真切,充满真情实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何建明
《不爱你不行》是何建明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包含深情的笔墨,抒发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见所思。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对情感的见解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本书共分为部分。第一部分:亲人与友人;第二部分:文学感悟;第三部分:生活随想;第四部分:评论与序言。从中,作者既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抒发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美好愿景。
最近更新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