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卜谷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数十万白军涌来,蹂躏着曾名为中央苏区的这块红土地。一部分女红军、女干部、孕妇等被留了下来,她们陷入痛苦的深渊。因为参加革命,她们遭受比革命前更悲惨的境遇。熬过屈辱、奸污、酷刑……那曾经的追求,让她们用一生的赤诚,书写人类最悲壮的历史。《红军留下的女人们》通过14组妇女极富传奇色彩的身世,展示了曾经发生的那场革命延续中至今鲜为人知的一面。其中有:少共中央局书记李才莲的妻子9岁做童养媳,用80多个春秋,抒写人类最漫长的爱情等待,至今90多岁还在等待;毛泽东的小姨子贺怡身怀重孕,留在赣州经历三灾六难;陆定一的妻子、女儿流落民间,演绎出悲欢离合半个多世纪的寻找;与瞿秋白一块被捕的两个女人,一个误死,一个冤狱27载;有的眼睛被弄瞎;有的被迫改嫁:有的被逼为“匪”……更多的女人,是经历了特殊事件的普通女人。这是那场战争的另一个战场。尽管女人们在同一条战线上战斗,却没有两个人经历过一场完全相同的战争。跌宕起伏,生死线上挣扎的女人;曲折离奇,血泊中爬行的女人,苦难的命运绽放出艳丽的苦花。作者简介:卜谷,原名卜利民,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现任江西省赣州市文学院院长,江西省作协理事,赣州市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少共国际师》,中篇、短篇小说合集《神窑》,长篇影视小说《曾山与苏维埃》,长篇纪实文学《走歌的红妹子》、《红军妹子》、《红军留下的女人们》,长篇传记文学《良心树》,长篇报告文学《给你一个吉祥》、《抗冰万里》等各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李微漪
《重返狼群2》是《重返狼群》的续篇。2013年初,格林重返狼群两年后,回到城市的李微漪突然听说格林在草原被抓,心急如焚的她和朋友亦风在过年前夕再回草原,寻找格林。他们之前在草原临时搭建的小屋如同诺亚方舟,在这里他们挽救了两只小狼、火燕一家的生命,也全程记录了狼群的繁衍遭遇和草原上的几种动物家庭的生死离合。他们亲历了草原上由于生态环境退化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几次大灾难,也与无视法律甚至可以杀人的盗猎、贩卖野生动物者正面交锋,几次命悬一线,甚至小屋也遭倾覆。时隔两年,格林幼时的玩伴,那只叫乔默的草原流浪狗都找到了李微漪,而格林依然迟迟未来,李微漪与亦风常怀不测之感,却依然在《狼图腾》作者——“老狼”姜戎的频频电话安慰支持下在草原苦苦坚守寻找,直到他们与狼子的故事真相大白,画上句号。姜戎称她为“中国第1狼女”,并说“这是她的荣誉,但也是她、中国生态环境、动物以及狼群的悲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理查德·普雷斯顿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卡尔·约翰逊,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病毒探索史上是个大人物,发现并命名了地球上好几种最危险的病原体。“大自然并不平静,我很高兴,”他这么说,“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咱们就当大自然很平静好了。所有怪物和猛兽都有平静的时刻。”“扎伊尔当时发生了什么?”我问。“我们抵达金沙萨的时候,那儿根本就是个疯人院,”他说,“我们知道那里的情况很糟糕,我们知道我们在和某种新病毒打交道。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像流感那样,通过空气中的悬浮液滴传播。假如埃博拉能轻易通过空气传播,今天的世界恐怕就大不一样了。”“会怎么样?”“人类会少很多。假如一种病毒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那么你想控制住它就非常困难了。我心里想,假如埃博拉具备高致死率,又能通过液滴传播,那么全世界就不存在安全的地方了。与其在伦敦歌剧院被传染,还不如去爆发中心工作呢。”“你担心那会是一次威胁整个人类的危机吗?”他盯着我。“这话什么意思?”“意思是一种能抹平人类的病毒。”“唔,我想有这个可能性——当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我并不担心那个。更有可能的是这种病毒有能力按比例减少人口。比方说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九十。”“人类被杀死十分之九?你不担心?”他脸上闪过一丝神秘的沉思表情。“假如一种病毒能减少一个物种的密度,那么这种病毒也许还是有用的。”这就是大自然。仔细想一想,从河流到海洋,大自然充满了杀手。
最近更新 2020-05-03
作者 : 齐邦媛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赵瑜
20世纪最有代表、最有影响、最有争议的报告文学本次出版恢复初版删除内容,并补充了大量图片,有图有真相是对现实体育的谏言,也是对国民性、人性回归的一部深刻反思之作读懂了《马家军调查》,也就读懂了中国体育、中国社会,乃至中国人马家军调查,是对中国体育界的“调查”,更是对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调查”20世纪90年代,马家军是中国体坛上一个难以置信、却分明确实存在的神话,而教练马俊仁、队员王军霞、曲云霞等奇迹的创造者,更是被国人看作和平时代的民族英雄。就在国人在为马家军取得的成绩而兴奋激昂亢奋的时候,1994年12月如沙城倒塌般瓦解——马家军“兵变”大连,队伍溃散,这一下子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公众瞩目的重大事件。一时间,关于马家军的甚嚣尘上:马家军的真面目如何?它能够神话般崛起而又如沙城倒塌般瓦解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作者于1995年春节从太原出发,赴辽宁对辽宁省女子中长跑运动队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围绕马家军崛起及其溃散这一中心话题,以自己对马家军新老队员的亲身调查为基础,从当事人的出身、成长经历入手,又通过大量转述自己与当事人的谈话记录、当事人的日记书信、当事人照片以及相应文件的扫描件,全方位地描摹展示了“教头”马俊仁、王军霞、曲云霞等真实的内心世界,对马家军的成败进行了深刻而犀利的剖析——从乡村走出来的马俊仁,身上有质朴、执著、坚韧的一面,也有精明、狡黠、自私、狭隘的一面,当他面对王军霞、曲云霞等这些出身贫寒家庭、年幼且文化程度不高的队员时,采用使用农民式的专制方式对她们进行训练:不准读书、不准停音乐、不准与外界通信、不准擅自与外界领导或记者接触、不准与男性接触,更不准谈恋爱;另外,还采用一种最适合中国农家小女儿的“精神控制术”——梅花鹿大仙引进到运动员的精神建造。随着队员的逐渐成长、理性观念的慢慢建立,无论是粗暴的训练方式,还是图腾崇拜效力都逐渐减弱,甚至引起队员的反抗。但这并不是引起马家军队员的兵变最最终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马家军的兵变?无论是《马家军调查》的初版,还是后来马家军队员回答记者提问,都是闪烁其词,欲语还休,时隔19年后,此次出版,作者终于直接给出了答案。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何建明
本书是来自现实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苏州是一座古老美丽的江南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传说和概念在人们的心里已经生成很久。但是,过去人们在感受苏州的时候,往往是从历史文化和山水园林这些方面出发的。所以,苏州给人的时常是古旧闲适的印象。但是,在《我的天堂》里,苏州古老闲适的风韵依然存在,但它在改革开放年月所焕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创造能量却会给人一种更强更新的冲击和印象。因此,《我的天堂》既是对古老闲适的苏州的回眸,更是对新苏州发生改变内情的追踪和探寻。是可以提供人们通过文学的渠道走进“天堂”苏州的很好途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何建明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国内尚无一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去全面完整地反映这一事件始末的优秀力作。这部作品将从报告文学角度填补这一空白,也是做为对首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献礼。该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本书十大阅读亮点:1、揭示了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与南京陷落的必然联系;2、首次披露了南京陷落之前日军对南京的大轰炸;3、逐日展现了日军进城后中日军队的表现;4、中方、日方、欧美人士和幸存者的现场目击实录;5、再现了以拉贝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拯救难民所做的贡献;6、冰冷展现了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7、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与讲述;8、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自述;9、东京审判时中美日三方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上的争议与分歧;10、作者本人的分析散见于文中,时时处处拷问着国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石野
这是一个历经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物!这是中国惟一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第一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这是一部刺痛中国人神经的书!曾担任过医院领导的老父亲竟死在自己一手创建起来的医院中!为替父请命,北戴河女护士长怒告任职医院,四川民工讨工钱,意惨遭恶老板屠刀杀死,七旬“死一”还魂状告公安局,诉讼五年无结果,打黑警察举报局领导遭追杀,揭露了“爱情骗子”的真面目,侠义记者却惨遭无良男人的诬陷诽谤,从而引发出国内首宗记者自诉案,正义记者陷入生活困境。从湖北大冶贫困乡村走出的豪气男儿石野,跨过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特殊训练场,建筑 工地挥洒艰辛的汗水,从一个没有文凭的退伍军人,刻苦自学成才,终成长为《南京都市报》等多家畅销报纸的政法记者,经历极定传奇色彩。他以笔主刀,揭开了许多惊人的黑幕,他勇敢地为数名弱者伸张正义,曾经三次走上法庭,多次遭人追杀,四次死里逃生,曾被人戴上手铐非法拘禁过。在中国新闻史上书写了独特的“正义”两字,备受民俗尊重的爱戴,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特著文称赞他为“人民需要石野这样一把明晃晃的利剑”,全国人大代表王维忠教授称赞道“石野是我所见到的极富正义感的记者,他的故事令我很感动”!本书首次全程记录石野独特的传奇经历,痛苦的内心独白,艰辛的舆论监督历程,同时还记录了作者及多位新闻同行在贪污实施舆论监督时的艰难感受,记录了古清生、庄晓斌、刘晴等京城流浪作者家的众生相,以及众多流浪记者的酸楚生活。本书可视为作者的第一本书《卧底历险——我的第四次死里逃生》的续篇,两书相得益彰,故事既有紧密联系内容又截然不同。石野十年记者生涯的正义之旅,充满了云波诡谲,惊心动魄,读来扣人心弦,让人深切感受到舆论监督艰难的同时,更为其那可贵的浩然正气而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长江
一个在内地CCTV《新闻调查》做了8年主持人和记者的长江,却要到香港做驻站记者,她将如何面对香港的社会和新的媒体环境?这个做惯了“无冕之王”的央视记者,在香港却要被拦在“红绳”外,受到“冷落”?香港到底有无“红灯区”?香港到底有无黑社会?真实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长江在《晚来香港一百年》中将给你尽情讲述……去过香港的人多,静心观察的不多;浮光掠影的印象不少,全面揭示和思考的人不多;而深入后再轻松托出的就只有长江了。作为中央电视台的驻港记者,长江几年来以自己的视角,把上至李嘉诚、曾荫权,下至笼屋中笼民的喜怒哀乐都给出了第一手的个人记录。《晚来香港一百年》是一部内地和香港文化深度比较的力作,书中配有大量的漫画和图片,可以轻松阅读。她敏捷的思考和活泼辛辣的文笔使文章滋味浓郁,她的调侃、直率和坦诚里有文化的惊异和理解,还有文化的谦虚与善意。正如陈建功所说:这是一本探究香港生活、拓展我们视野的书,也是一本磨洗我们的心性,让我们好奇、开心、谦虚、向善的书。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吴元浩
每个人心中都有原罪,当它们膨胀时,不仅摧毁了自己的意志,也将给周围的人甚至社会造成深远的恶劣影响。一般人在法制的约束下能够克制自己,但是法律也会为人所利用,甚至被权势践踏。对于贪腐的盛行,法律对其制约不够要负一定责任。《大案追踪》的“高官落马”系列和“贪腐名案”系列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权力与金钱相遇时发生的“核聚变效应”。它们通过翔实生动的资料展现出官场“饕餮”们走向罪恶之路的心理历程,以及被正义之剑无情斩落马下的最终下场。国家意志和法律在最后一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警世大案”系列讲述的是平民的“罪与罚”,既有豪门恩怨,也有小人物的心理失衡,涉及社会各阶层方方面面的生活。其中不乏轰动一时,极富争议的案例。这些令人遗憾的故事告诫人们要调整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和诱惑,而且应该存有一颗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恩之心。否则,过度扩大自己的阴暗心理,势必造成玉石俱焚,毁了他人也毁了自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文辉抗 叶健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一革命道路的起点。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在井冈山这块原本鲜为人知的地方,干出了开天辟地的一番伟业——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缔造了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了中国农村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总结了中国第一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归根结底,井冈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它开辟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独特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作者简介:叶健君,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主编作品有《新中国第一代》4卷(既:《开国五大书记》卷,《开国部长》卷,《开国军兵种、大军区司令员》卷,《开国省(市、区)委书记、省(市、区)长》卷);《聚焦主席台.问鼎天下》、《聚焦主席台.指点江山》;《红色大本营》4种(既:《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红色大本营:瑞金》、《红色大本营:延安》、《红色大本营:西柏坡》)等等。发表文章60多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宋晓军 王小东 黄纪苏
这本书作者们在书中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严厉批评。这是一本同道人自由组合而为的时政奇书,一本外界认为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相对更舒服的时代里诞生出的直刺盲目乐观心态的醒世之作,一本呼吁正视内政的愤懑呼唤高尚集团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这本书等待着的,一个是主流知识界某些人国家主义的解读,另一个是以2008年五月青年为代表的希望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的年轻一代的思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付杰 付明喜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国民党军队中弥漫着失败情绪,汉奸们更是粉墨登场建立南京伪政权,日本准备在中国战场调兵南进之前实行“囚笼”政策,重点重击敌后抗日力量,对蒋介石又拉又打,英国为集中对付法西斯德国,掐断了中国当时惟一的一条外援线滇缅公路;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