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易中天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和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论而无一例外地脸谱化了,中国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大戏台。但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红脸和黑脸的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谁。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和等待,却不肯承认每一次善报,往往也差不多意味着下一次恶运的来临。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他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过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您解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当年明月
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董尧
十卷本系列纪实文学《北洋兵戈》是董尧先生的有谓之作。为十人立传,耗二十年功,积三百万言,先生大可无憾矣。丹青施于天地,臧否贯乎古今,物议何如,不必理它,做成了一件自我选择的事,总是痛快淋漓的。名为纪实文学,史传的色彩毕竟浓烈。故《北洋兵戈》既可视为小说家言,亦可作史读、作野史读、作闲史读、作逸史读、作奸雄史读、作英雄史读……无意间,董尧先生又做了一回太史公,幸甚!幸甚!这太史公很难做。一难,相隔时距太短,历史的混沌尚未沉淀出水清沙白的了然;二难,主流偏见太重,武断的谳议依然左右着官方民间的口舌。你写,你写什么?你凭什么写?好在,董尧先生早在写作的中途,即已脱离了鱼贯相随的精神队列,借离休之机,完成了他无职无位的平民回归。每每相聚,杯酒畅言,董尧先生无不慨然于精神之自由、笔之自由得来不易。常聚常饮,常饮常醉,常醉而常清明,醉眼中回望二十年心路,《北洋兵戈》只能是一个平民文化人历史思索后的个人话语。目下流行的中国近、现代史,将公元l912年至公元l928年间的中华民国史定性为军阀政府背景下的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是不很恰当的。如果多一点历史的权衡,我们自会承认,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当年的理想,辛亥之后九十年尚未完全成就,谁又有权利气壮如牛地将中华民国最初的十六年描成污团?中国,至今依然还处在转型期。转型期的不确定因素极多,所以这期间多无验之成效的思维定式、行为定式或权力定式。中华民国初期的大局波荡,这也是武人、文人、能人、坏人一逞其志的诱因。《北洋兵戈》纪实文学的传主共十人,不论于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抵皆为否定对象。董尧先生为这些历史人物立传,无异于公开了一种有别于政治审判的文化评判立场。这是需要胆气的。粗览《北洋兵戈》,我知道董尧先生的文化评判还包含了更多的历史理解和人文宽容。因为,他追踪的是历史的人迹,并由此探寻历史的人心、人情或人智;转换为文字,《北洋兵戈》自然也成为一份迟到的关于中华民国初期风云人物的奋斗、发达、寂灭的记录。何必要分什么反与正呢?那是戏台的演出之需。生活中,没有人来得及丈量人性,匆匆过客,抓住了所求,又纷纷抛弃了所得。我钦佩董尧先生的写作毅力。我更钦佩他对十位传主的人性、人格所作的历史开掘。辫帅张勋,何其反动耳!但他的政治忠诚所折射出的人格坚定,正是他之后纷纭政坛上消磨最甚的良知良能。他如吴佩孚、段琪瑞、张作霖诸公,在爱国守节的层面上,也是没有污点的。因为资料所限,《北洋兵戈》一书目前还做不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大略如此,皂白仿佛,作者与读者,基本可以无憾也。是为序。万千言又在序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司马辽太郎
他们是幕末最强剑客集团,被称为“壬生之狼”;他们的队规极为严酷,若有违背,切腹无赦;他们坚守职责,却成为维护幕府的守旧势力,遭受灭顶之灾。然而,他们最后的武士之心,却始终坚守在光阴变迁的夹缝中。元治元年(1864)六月五日夜,新选组局长近藤勇仅率四名队士冲入京都三条小桥附近的旅店池田屋,与在此密谋的二十余名倒幕派浪人展开激战。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一晚过后,浪人死伤殆尽,新选组迎来了最巅峰的曙光。庆应四年(1868)五月三十日,年轻的天才剑士冲田总司在江户千驮谷植木屋旅馆里病逝。直至最后一刻,他仍不知局长近藤勇两个月前已被处斩,新选组已经成为历史,甚至武士的时代也即将过去……时代洪流冲突激荡,“诚”字大旗下不屈的信念傲然挺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朱苏进 李蔷薇
小说以《三国演义》为本,围绕荆州之争展开一段精彩绝伦的荆州杀。叙事壮阔雄浑,在忠实原著、融合史实的基础上,又有所演绎,情节跌宕起伏,引入入胜。张艺谋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电影巨制《影》的灵感就源自这部《荆州杀》。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霸业,便提议用半个江夏换孙权手上荆州的半个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同意此提议,其目的,一是迫于曹操南征,重心偏于淮南形势,二是为让刘备顶替东吴在荆州对抗曹军锋芒,三是东吴半个南郡在刘备包围之下、孤军深入。于是刘备便有了完整的南郡,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文茜
这是一部讲述经历过五代四帝,地位和身份都很特殊的奇女子的故事。她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却参与了清朝官服的设计,也是女性旗袍的最初设计者。她不仅懂蒙文、满文和汉文,而且还擅长满文书法。她平时是孝庄的“秘书”,在皇位争夺战中还是一名出色的“间谍”。同时,她是康熙的老师,还曾抚育康熙的十二子。她受到了同一时代,不同帝王的尊重,被孝庄称为“格格”、被康熙称为“额娘”、被皇子称为“奶奶”。她死后,人们为了尊重和纪念她,称她为“苏麻喇姑”。她就是清初的苏茉儿。苏茉儿一生是在皇宫大院度过的。她先是带着“有着蒙古血脉的皇帝”的使命,跟随孝庄在宫里一路披荆斩棘,如履薄冰,为了完成使命,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最终,她刻苦钻研,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在完成了“使命”的同时,历经磨难,成为了一名受人尊重和敬仰的“服装设计师”、“书法家”和“教育学家”。《苏麻喇姑》不同于其他的宫廷争斗戏,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小人物的传奇经历,实现了“屌丝逆袭”,从一个只为温饱的小女孩,成长为孝庄的左右手、清初的服装设计师、康熙帝的启蒙老师的故事。本书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通过了合理想象,勾勒出一个宫廷女性小人物的励志故事。整部小说遵循了成长模式和排障模式相结合的写法,经过不断的矛盾冲突,以此突现主人公的心灵成长。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吴蔚
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明朝万历年间,中国瓷业发展进入极盛时期,尤以青花名重当时,畅销世界。瓷都景德镇民窑、行帮竞争亦日趋白热化,纵横互起,力战争雄。七月十五“变工节”当日,一件号称“青花见五色”的罕见青花瓷器意外烧制成功,最终促使蠢蠢欲动许久的暗流爆发,引发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陶业活多人,业不与时偶。大时代的兴衰,小人物的荣辱。一件青花瓷,一座景德镇,尽情折射出明末中国传统社会转型裂变期间的社会生态、人物风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吴蔚
晚唐风云,残云动荡,罕见盛事,预览危亡。大业未成支离破碎,再现晚唐极盛至极衰的转折点。日薄西山的唐朝末世,跌宕起伏的风雨悲情。权臣相斗的险恶嘴脸,哀鸿遍野的乱世悲怆。莫测难解的痴情枭雄,演绎苍凉雄方的时代悲歌。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吴蔚
松江之行后,柳如是声名鹊起。然其风尘命运未改,十余年辗转奔走于吴越之间,中间离合悲欢,极人生之痛苦。令世人惊讶的是,在经历了诸多沧桑憔悴后,她最终定情于有“学贯天人”之称的东林党魁钱谦益。正当柳如是在故乡嘉兴避风养病时,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稀世珍宝“一捧雪”再度浮出水面。绝代奇珍果真能拯救日益衰微的大明国运么?东林复社的积极预政,是否能挽救大厦于将倾?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吴蔚
北宋初年,宋军攻占蜀地,后蜀灭亡。宋廷公然实行掠夺和贸易垄断政策,大肆夺取川中财富,以充作日后平定四海的军资。经过宋太祖、宋太宗两朝三十年的搜刮,自古富饶的蜀地完全陷入萧条凋敝的困境,由此触发了王小波、李顺大起义。事平后,宋廷在蜀地依旧不得人心,百姓疏离朝廷,士子不乐仕宦,兼之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在此局面下,宋太宗选派张咏出知成都。张咏不负重托,到任后御军为先,顺应民情,且大力支持民间交子的发行,终给巴蜀带来了新气象。然其间亦是风波不断,奇案连连……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吴蔚
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转衰,各地藩镇雄踞一方,天下精兵尽在其手。唐宪宗李纯于惊涛骇浪中即位,有意重振皇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削弱割据势力。当时天下藩镇以河北三镇幽州、成德、魏博最为跋扈,成为宪宗的首要目标。魏博武官空空儿、聂隐娘也深深卷入其中,难以自拔。藩镇与朝廷矛盾日益激化,剑影刀光,游侠横行。元和十年815年,宪宗对淮西用兵进入关键时刻王战宰相武元衡忽然于上朝途中遇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当街刺杀的宰相。其马自行跑到大明宫建福门,诡异地徘徊不止。百官惊惧,宪宗不敢上朝,呆坐在延英殿中默默流泪,恐怖的气氛悄然笼罩了长安全城。太子左赞善大夫白居易上书皇帝,要求追捕凶手及幕后主使却立即被贬为江州司马。真相难明,迷雾重重……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殷明
永乐王朝的储位之争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因运粮失期而摇摇欲坠的东宫成功将朱瞻基推上了皇太孙的宝座而保住了地位。这逼得朱高煦不得不孤注一掷,预谋发动兵变夺取帝位。这一逆天之举败露后深深刺伤了永乐的心。而白莲教之乱、瓦刺壮大、交趾叛乱等问题一度成为朝廷大患。永乐励精图治十九年后,大明王朝正式迁都北京,定鼎了华夏盛世的巅峰。而一手缔造这一辉煌的永乐也垂垂老矣,在第五次亲征漠北之时,朱棣终于油尽灯枯、龙驭上宾……一代帝王的传奇历史画下了完美的休止符。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殷明
夺取大宁军马后,燕藩终于有了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继而接连重创南军,将战争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在沙场上驰骋纵横的同时,朱棣利用所取得战略优势再施权谋,威逼利诱得朝中勋贵与建文貌合神离,并从宫中逃亡内官口中探得南军虚实。随后,燕军长驱直入,兵临金陵城下,早与燕藩暗通的王公大臣打开城门,放燕军进城,建文朝廷土崩瓦解!金陵告破,靖难功成,本是庆贺之时,可朱棣却未曾想,建文在城破之时的离奇失踪!而更让朱棣始料未及的是,其对方孝孺虽则严厉但却并不出格的惩罚,在后世竟逐渐演化成“诛十族”的旷世暴举!建文在城破之际有何动作?“诛十族”的真相又是如何?请随《永乐风云2·问鼎天下》一道,来揭开笼罩在历史上空的层层迷雾………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殷明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继位的建文帝假传遗诏,削夺藩王兵权。朝廷连削周、齐二王后,天下藩王皆岌岌可危,身为藩王之首的燕王朱棣更成了建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为求自保,朱棣忍气吞声、装疯卖傻,欲使朝廷放弃削燕。但建文却不为所动,欲置亲叔于死地而后快。眼见大祸将至,朱棣在与朝廷政治博弈的同时,也开始暗中积蓄力量,又玩弄权术左右民心舆论,最终在生死存亡之际绝地反击,起兵靖难。但面对坐拥天下的朝廷,仅有北平一隅之地的燕藩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的拍打下,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如何才能杀出一条生路,成为朱棣亟待破解的难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曲昌春
以通俗流畅的笔法讲述唐朝的历史,《唐史并不如烟4·开元盛世》是其第四部,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开元盛世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诛杀韦后之后,唐睿宗李旦被扶上皇位,但这个和中宗一样软弱的皇帝,完全成了太平公主的政治傀儡。自认有功的太平公主野心逐渐膨胀,也开始做起了女皇梦,这自然就引发了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最终,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亲率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的势力,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之主。为了表明励精图治的决心,他把年号改为了开元,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来临了!在吏治上,李隆基展现出了高超的用人智慧,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相继拜相,各种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在武功上,他改革兵制,任用哥舒翰、王忠嗣、张守珪等名将,开疆扩土,唐军所向披靡,横扫天下;在个人生活上,李隆基开创了皇室兄弟和睦的记录,并留下了众多妇孺皆知的风流韵事……在他的领导下,唐朝的国力达到鼎盛,开元盛世也随之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全书致力于从各个角度展现出开元年间的风采,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不断的挖掘深化,让读者在轻松了解这段历史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一些更深一层次的东西。可以毫不避讳地讲,在各种唐史读物中,这部书是最有营养的通俗读物。适用于:通俗历史类书籍的固定读者群。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曲昌春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在山呼海啸的人群中,青涩少年李渊静静伫立,此时他的身份是大隋独孤皇后的外甥。没有人能够想到,36年后,当年的青涩少年成了大隋王朝的掘墓人。在隋末的乱世中,李渊不是起事最早的,也不是实力最强的,但他却是笑到最后的人。遗憾是,他生活在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夹缝之中,跟隋炀帝的身后臭名相比,他太黯淡了;跟唐太宗的身后盛名相比,他太平庸了,但风云三百年的大唐开国却始终无法绕开李渊。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对手,也照出了自己,大唐开国是强者李渊奋斗的结果,也是隋朝无意中成全的结局,大唐开国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王朝更替的宿命。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