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大宋王朝1·沉重的黄袍

作者 : 何辉

《大宋王朝1·沉重的黄袍》是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的第一部。小说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拨开历史的疑云,弥补史书的遗缺,深入挖掘了陈桥兵变、李筠叛宋等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的神秘内幕。故事从“陈桥兵变”开始,讲述了后周重臣韩通在兵变中被赵匡胤部下斩杀、潞州节度使李筠起叛心、契丹偷袭棣州、韩通儿子韩敏信策划复仇、皇弟赵匡义阴谋发展个人势力等错综复杂的故事,其间穿插了赵匡胤、韩敏信等人情感故事。小说主角是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作者的笔触深入其内心,探索了其复杂、深邃的情感世界,刻画了其多面、矛盾的性格,围绕对这一人物的塑造,小说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上至朝廷殿堂,下至街头小商小贩,这些人物大多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也有因小说创作需要而虚构的人物。小说在展现北宋初年宋王朝与南唐、契丹等国及潞州、淮南等地方势力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的同时,富有层次地展现了北宋初年色彩斑斓的社会百态。

最近更新 2019-11-21

千古智圣

作者 : 杨力

中国文联出版社隆重推出我国著名作家杨力教授历史小说“千古系列”第八部《千古智圣》,这是继《千古王朝》《千古绝恋》《千古传奇》《千古一帝》《千古孔子》《千古汉武》《千古英雄》获得成功之后的又一部佳作。一部一段历史,一本一个故事。展示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讴歌了中华儿女的杰出伟大。杨力历史小说文笔优美,历史内涵厚重,既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又得到文学美的享受。故事突出了他们斗智斗勇,把当时豪强割裂、混战分裂的中国,走向三国鼎立,最后走向天下一统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气魄。书中十个谋臣各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各有一段震撼千古的智谋,作者传奇般地描写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情怀,让人赞叹不已,尤其书中对人性的呼唤,更让人铭刻难忘。全书故事精彩,扣人心弦,人物内心刻画极为深刻,有相当高的艺术魅力;诗词歌赋更是堪称一绝,既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又让人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最近更新 2019-11-21

明末农民战争史

作者 : 顾诚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1628年李自成于陕西起义反明,十六年间不断壮大,击败孙传庭、建立大顺政权,并最终于1644年攻入北京,推翻明朝;但仅一个月后,李自成就在山海关大战中败于清军,此后一败再败,一年后在湖北死于地主武装的偷袭。◆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舆论失势: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颜面扫地。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这些人曾饱受农民军打击,无不喜迎清军。战略失误:在大顺军心中明清之战是前朝之事,自己未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相安无事。他们头脑中的辽东问题只是吴三桂等人统率的关宁边兵,以为吴三桂投降后东北问题就已解决,清军则被无视。用人失策:大顺军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统筹全局的战略人才。清廷却在入关前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这样一批“引路人”。大顺政权没有注意发挥降官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策略上的一个重大错误。本书从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叙至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失败。卓越的史识,洗练的文字,忠实呈现那一段决定此后中国500年历史的血雨腥风和惊心动魄。认真的治史经典,震撼心灵之作。

最近更新 2023-12-16

努尔哈赤1·上天的儿子

作者 : 林佩芬

本书为台湾作家林佩芬所著长篇历史小说《努尔哈赤》第一部《上天的儿子》。无论是英雄造时势或时势造英雄,在每一个动荡的时代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这些熟悉的身影。他可以是一个开疆拓土,创作新时代的英雄;也可以是试图力挽狂澜的板荡忠臣,无论是哪一种,我们总是可以藉着他们找到人类的希望。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历史角度。不同于大多数史书总是以中国的观点出发,本书着者并无预设立场,只是将当时的历史事件一一录下,至于孰是孰非,即使早已盖棺,但却不是如此容易论定,作者对于每位历史人物的出身背景皆有着墨,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为何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或表现,一切都不是偶然,而一个人的善恶也不是那样绝对,希望你可以在书中看到历史,更希望你在书中,可以发现在那样时代里的高贵灵魂。

最近更新 2019-11-21

蒙古帝国2·狂飙西进

作者 : 包丽英

本卷主要讲述的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统帅数万“蒙古西征军”如狂飙席卷欧罗巴,兵锋指处所向披靡,最终建立“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并秉承祖训,力排众议将蒙哥推上汗位的英勇事迹。除了全景再现宏大的战争场面外,小说着力描写了拔都与几位美丽女子的情感纠葛,战争与爱情,铁血与柔情,相互印衬,水乳交融,令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近更新 2019-11-21

刘墉·阳谋高手

作者 : 纪连海

刘氏家族从刘必显始五代为官,有“三公二宰相”之盛,刘墉以“高干子弟”身份进入官场,一路青云直上。他先后侍奉乾隆、嘉庆两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外加太子太保。刘墉一生坎坷,浮沉不定,任地方官,独当一面,清勤刚正,“一时有阎罗包老之称”;入京后,和珅专宠于乾隆,刘墉又以静默自守、模棱滑稽混迹于官场。他一面清廉不阿,却又执迷于官场,几造“文字狱”;他一面清风两袖,却又深谙为官处世之道。官场善始善终者少之又少,刘墉却是之一。看他如何在阴谋与算计之间成功俘获圣心,蜕变成为一个真正的阳谋高手!

最近更新 2019-11-21

唐朝从来不淡定3·千夫莫挡武则天

作者 : 豆子

世上也曾有这样一种领导力:凡是反对武则天的人都死了,但有一个人例外——他为人方正,却讨厌武家的嚣张,武则天找他的错误找了好多年,愣是没找到,不淡定。凡是支持武则天的人都升了,但有一帮人例外——他们是酷吏,用得着的时候还能啃得着骨头,用不着了被一脚踹开,死得非常惨,不淡定。讨厌武则天的人和喜欢武则天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是个有能耐的女人。凡是不较真的才子,都在武则天这里得到了重用;凡是美少年,武则天都喜欢,张易之、张昌宗……七老八十的她,如何当得了粉红娘娘?神探狄仁杰,仅仅是神探吗?女官上官婉儿,做人低调吗?漂亮、狠毒、自私、大气、勇敢、霸气,在她的时代,有从谏如流的贞观遗风,也有杀人如麻的疯狂举动。唐朝内部李氏皇族和武氏家族的争斗愈演愈烈,唐朝还是不淡定。

最近更新 2019-11-21

汉武大帝(上)君临天下

作者 : 杨焕亭

《汉武大帝》上部《君临天下》。《汉武大帝》以刘彻的幼年开篇,通过风险继位,掌握大权;用贤变法,尊王攘夷;大战匈奴,出使西域;巫蛊为乱,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围绕和与战、治与乱、忠与叛、生与死、得与失、情与恨的矛盾,向读者全景式地展现了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其间宫廷的明争暗斗,大汉帝国征战四方、金戈铁马的壮观气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抵御外族入侵,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壮烈激越的将士情怀,雄视天下的盛世风华,都将在这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最近更新 2019-11-21

唐太宗1·逐鹿中原

作者 : 赵扬

隋朝末年,炀帝苛政,民不聊生,各路豪杰,群起反隋,共逐天下。山西唐公李渊趁势起兵,一路攻城略地,渐有王者之相。李渊二子世民年方十八,有雄伟之姿,韬略之谋,率兵之才,其在浅水原之站平定薛仁果,柏壁、雀鼠谷之战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洛阳之战逼降王世充,虎牢之战生擒窦建德……战功赫赫,为大唐王朝奠定了领土基础。因累累战功,李世民被封秦王,官至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由此也引发了秦王与太子的储位之争。秦王集团与太子集团为争皇位,迭施阴谋、互相打压,两股政治势力此消彼涨,最终处于劣势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该卷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饮食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最近更新 2019-11-21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作者 : 曲昌春

从宫中一名小小的才人,到感业寺中的青灯黄卷,再到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腕,谱就了一个女人的史诗:她是雄才大略的君王,在位期间大兴科举,重挫门阀,轻徭薄赋,扫灭边患,俨然有“贞观遗风”;她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权谋高手,重用酷吏,株连无辜,甚至连亲生骨肉都不放过,玩弄朝政于股掌之间,最终在等级森严的男权社会中获得了二十一年独掌天下的无上权利;她又是一个感情细腻的“武媚娘”,只“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一句的悱恻,就足以让人一咏三叹……走过大唐千年的风烟,如今只剩下了乾陵前的无字碑沉默地伫立,千古功过,任人评说。 全书运笔自然,风格明快,语言风趣精炼,悬念点设置巧妙,情节张弛有度,展现出了极高超的史料驾驭功底,是迄今为止最具可读性的唐史通俗读物。

最近更新 2019-11-21

大清商埠

作者 : 祝春亭 辛磊

本书根据同名电视剧本改编,全书分为“草莽晨曦”、“中天惊雷”、“残阳如血”三卷,共120万字,由南方电视台与原剧作者祝春亭、辛磊共同策划推出。而该部小说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大清商埠》也正在筹备运营,并将与观众见面。因为故事讲述的是18世纪广州十三行时代那段“一口通商、风云变幻”的重大历史,以及一代粤商潘振辰历尽艰险、九死一生而终成大业的传奇经历,《大清商埠》从剧本开始就备受关注,并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通商史绝无仅有的风云画卷”、“再现岭南粤商风采的典范之作”。小说以广州十三行为背景,以潘振辰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为主线,揭示了清朝中期中国由盛转衰的深层原因,表现了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艰难历程,体现了广州商人的爱国情怀,是一部全新视角和全新概念的历史正剧。业界人士认为,该剧将成为继《康熙帝国》、《天下粮仓》、《大明王朝》等剧之后,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吸引高端受众的又一部有影响力的优秀剧作。影视专家吕宏强评价“该剧的创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它弘扬岭南历史文化,体现岭南文化的独具风采,展示“中国商人”的独特魅力,填补了影视画廊的一项空白;它与以往“清宫戏”的不同在于,它具有沉重的历史感,更有关联中国改革开放的启迪与反思。

最近更新 2019-11-21

竹林七贤

作者 : 吴蔚

三国末年,魏主暗弱,司马氏把持魏国朝政,打压朝臣、铲除异己,甚至不惜私养死士以暴力暗杀政敌。一时间朝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司马氏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然地方上,忠于曹魏的领兵骁将整装待发,欲起兵勤王;朝堂上,秉持气节的忠志之士奔走联系,遥相呼应。吴蜀两国间谍更云集魏都洛阳暗中窥伺、蠢蠢欲动,欲趁势挑拨魏国内斗以从中渔利。世风变幻,道义不存,政客倾轧,暗无天日,浑浊的世道让名动天下的“竹林七贤”亦难独善其身,深深卷入其中……

最近更新 2021-06-11

大明惊变

作者 : 吴蔚

明太祖朱元璋自穷苦僧人起家,将蒙古势力驱逐回漠北老家,一手开创了大明王朝,又为稳固江山而煞费苦心。然其身故几年后,便有靖难之役,指定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战败,化装成和尚出逃。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因果循环?明成祖朱棣以武力夺取皇位。成为名扬四海的永乐大帝,其子孙却是命运跌宕,登位艰辛在前,或莫名暴死、或盛年早亡在后。到底是命运无常,还是天道报应?至正统十四年(1449年),五十万明军精锐覆没于土木堡,明英宗朱祁镇更被蒙古瓦剌俘虏。而这一挫折及惨败,不仅成为王朝的盛衰转折点,亦是英、景两任皇帝及于谦等诸多臣民人生的转折点,遂成就了一段可悲可叹的历史……

最近更新 2019-11-21

那时汉朝7 妖孽乱政·帝国瓦解

作者 : 月望东山

《那时汉朝》第七部(大结局)《妖孽乱政·帝国瓦解》从士大夫代表袁安和外戚代表窦宪争斗写起,到王允联合吕布刺杀董卓为止。此时,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汉朝,渐行渐远。西汉时代的外戚专政再次抬头,跟向来以捍卫皇权为荣的士大夫之间的争权夺利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正当皇权与士大夫失势时,宦官闪亮登场,犹如武林邪教,与皇族、外戚、士大夫角逐天下,黑暗而又残酷。从此江湖不再是那个江湖,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男人与女人,君子与小人,英雄与恶棍,共同制造混乱,并残忍地终结了汉朝的命运……

最近更新 2019-11-21

我的帝王生涯

作者 : 苏童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灾难随时就会降临,端白心头一直有深深的阴影,因此他是哀怨的,也是无助的,整篇小说充满了挽歌式的感伤气息,凄美。作家的叙述是极为冷静,波澜不惊。宫廷内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杨夫人被活活钉死在棺材里;先王的宠妃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入冷宫,仅仅因为其善弹琵琶,就被妒火中烧的孟夫人打断十个手指;爱哭的废妃们被小皇帝剜去了舌头;何其惨烈!作者的笔却应是平静的甚至有些欣赏性的写道:那些爱哭的嫔妃们的舌头看上去就像美味的红卤猪舌一样。宫廷外,为国奋战的负伤将士死在自己尽忠的帝王手中,对起义失败的李义芝的血腥审问更是让人不忍去读。可作者的语言永远是平静的,华丽婉约的,神秘轻曼而又柔和。作品的细节真实,而又叙述细腻。基本上再现了主人公的生活。

最近更新 2019-11-21

显微镜下的大明

作者 : 马伯庸

★ 马伯庸全新历史纪实作品,一本值得收藏的明朝历史书★ 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往事★ 生动的基层治政手册,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 这本书娓娓道来,用笔绵密细致。读者读来也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张宏杰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最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婺源县一场持续了六十四年的经济争端,反映了一个县级官员,是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的。《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案。诉讼双方在这场绵延八年的官司中各展所长,用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嘉靖法律大戏。《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一个坐落于后湖(玄武湖)中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了解明代的基层统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却引来了无数贪婪蚊虫的叮咬。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四个无辜的清白老百姓,是如何裹挟入朝廷斗争的。作者力图以冷静克制的零度叙事,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大历史中的声音。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最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2/28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