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迷宫中的将军》成书于八十年代末。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与哥伦比亚、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的历史学家们一起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本作品描写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生命中沿着马格达莱纳河幻影般的最后一趟旅程。这趟旅程在信件与各种各样的回忆录中几乎没被提到,这恰好给了作者在历史真实的范围内创作自己的故事的自由。作品中,玻利瓦尔在疾病困扰、心灰意冷和种种超出了他的控制的不利条件下,重访了河岸边的城市,重走了见证他起伏辉煌的战绩、满载着他曾经的抱负以及他所遭遇的同路人和遭受的背叛的道路,一直向远方的大西洋奔赴。与此同时,读者从中可以真正感觉到玻利瓦尔这一历史人物在他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乃至作为个人达到最高点时的风貌。将军为了从西班牙独立而进行的斗争接续了他统一拉美大陆的未完成的梦想,然而最终他带着最大的失望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艾丽丝·门罗
★创作后期巅峰之作,篇目入选大学英文教材★当选《时代杂志》年度五部最佳小说之一★入选美国国家书评界奖决选在《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中,门罗提炼了人一生情感生活几乎所有的主题,用敏锐细腻的语言记述了九个极端接近人生真相的故事。情感没有边界,堕落没有底线,生活没有输赢……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包含在这些故事中的智慧都是应景的,甚至是预言性的,探讨生活的可能性与结果。曾入选《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小说,充满了作家圆熟的人生历练,代表了门罗一生最高的艺术成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毛姆
《过去和现在》是毛姆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他最感兴趣的国家意大利,历史背景定格在最风起云涌、浓墨重彩、最富有戏剧性的文艺复兴时期,中心人物则是影响深远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和作家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十六世纪初,意大利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各种小暴君和小僭主凭借武力,在各自野心的驱使下四处征伐掳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佛罗伦萨共和国靠巨额的贡奉,在法国国王的荫庇和雇佣军的保护下偏安一隅。此时教皇的私生子瓦伦丁诺公爵切萨雷•博尔贾在教皇以及法王路易十二的支持下攻城略地,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以及对佛罗伦萨威胁最大的野心家。一五○二年,处于公爵武力要挟之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派执政团第二厅的首席秘书马基雅维里出使公爵的临时宫廷所在地伊莫拉,与公爵进行谈判。在那风云变幻的三个月期间,马基雅维里亲眼见证公爵如何攻城略地、斩杀权臣、消灭对手,领略了公爵的心狠手辣、深谋远虑与神秘莫测;而他自己则一边时刻保持着警惕与公爵虚与委蛇,一边制订了一份完美的计划以引诱当地一名富商的妻子,但结果却大大出乎他以及所有人的预料……毛姆在这部著名的历史小说中将对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的全景式展现与对永恒不变的世态人性的深刻洞察完美地融为一体。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作品,几乎每个人都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它以四个人物的不同视角将一个故事讲了四遍,如同一部交响乐的四个乐章,构筑了一个立体主义的美国南方社会,其创作手法之大胆丰富,足以为一部“创作艺术教科书”,是现当代文坛罕见的大手笔。《喧哗与骚动》被福克纳认作自己“最伟大的作品”,它也是公认的福克纳小说中最精美的一部。《喧哗与骚动》书名取自莎士比亚《麦克白》一句台词:“生活就像傻子讲的故事,满是聒噪和狂怒(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小说主题也在被这句台词说中。小说分为四部分,分别由四个人讲述同一个故事。有智障弟弟班杰明完全时空错乱的心理活动;有昆汀在自杀前的种种臆想;有杰森有私利无亲情的所作所为;有黑人女仆眼中的烦扰家事。这些人以及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中的另外的人,如凯蒂、父亲母亲、毛莱舅舅,他们所有人似乎都在同时发出声音,急于诉说自己的欲望、困惑、愠怒和绝望。这些声音就如同现代派交响乐中的那种乐句,如低吟和嘶吼,倾诉着人在凝滞的时间中的窒息和苦熬,此起彼伏地充满整部小说的每一页,但没有一句是和谐和有意义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渡边淳一
《雁来红》又名《红花》、《红》,是渡边淳一描写现代男女畸型的性关系的小说。鸡冠花的红,有猛烈燃烧的热烈,又有沉寂静穆的凄清。这种红,脆弱与顽强并存。这正如故事中女主角冬子的表里两面。二十八岁的冬子,因子宫肌瘤手术失去了子宫,背负“没有子宫便不是女人”的思想包袱,成了一个性冷淡的女人。如何愈合丧失子宫所造成的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成了冬子人生中无法逾越的难关。与此同时,旧情人贵志的再度亲密,英俊小伙船津的炽烈追求以及同性恋者中山夫人的纠缠不休,也让冬子无所适从。一次不幸的遭遇让冬子更加自惭自弃, 但她的身体却奇迹般地恢复了感觉……《雁来红》以医生的冷静剖析,作家的如火热情,讲述一个现代都市女性的——忘年恋、婚外恋、三角恋爱、同病相怜的同性暧昧……探讨一个独特的话题:一个被切除“子宫”的未婚女性重获性爱的欢愉…… 渡边淳一以细腻幽婉的笔法,描写女性不可思议的生命活力,与人体奇妙的自愈能力。通过男女主人公不顾一切的在性爱中释放与解脱自己的故事的描写,渲染了性欲对人的基本构造中的意义。同时批判了现代文化对人的原始性活力的压抑。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雁来红》是作者献给女性的赞美诗,女性的生命在其中萌芽、诞生、成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绮拉·凯斯
在社会阶级分明的伊利亚王国,当上王妃是扭转命运的唯一机会。17岁的亚美利加幸运入选,全家人的未来全都寄托于她。选妃过程将实况转播,全国人民屏息以待。因为,王妃只有一位。华服珠宝、美宴佳肴,亚美利加彷佛跃上枝头。她的才华与直率赢得王子的好感,却招来其他女孩危险的妒意。但这一切根本都不是亚美利加想要的。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竞赛,没有人愿意乖乖照着游戏规则走。而女孩们不知道的是,看似最受欢迎的亚美利加其实藏了一件不能说的心事──一个足以让她人生从此垮台的大秘密……*这是个充满心机、暧眛、无法预测的世界……伊利亚王国设是个阶级分明的专制国家,全国分成8个阶级:(1)皇室;(2)军人、官员;(3)教师;(4)农商工;(5)工匠、艺术家;(6)从事文书工作的仆役;(7)从事劳力工作的仆役;(8)游民、罪犯。伊利亚王国的公主成年后必须嫁给外国皇室,加强外交关系。王子成年后则必须迎娶平民女子,巩固底下阶层的向心力。平民嫁入皇室之后,全家的社会阶级都能提升至第一阶。因此王妃竞选可说是全民活动,所有的选妃过程皆在《伊利亚首都报导》实况播出。竞选方法:1.全国18~23岁的女孩将收到一封邀请函,欲参加者必须填好申请表,并于期限内亲送地方行政机构。2.伊利亚王国共有35个省分,每省将抽出1位女孩。3.《伊利亚首都报导》将公布35位王妃候选人。接下来的一周,政府官员将拜访候选人,并做详尽说明与准备。全国候选人将于第二周进宫,开始选妃活动。4.谁会是王妃?何时会揭晓?只有王子能决定……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伊恩·麦克尤恩
二战后,年轻的英国电子工程师伦纳德被派往德国参与英美合作的情报工程。战后的柏林,满目疮痍,善良单纯的伦纳德却在这里邂逅了美丽温柔的德国女子玛丽亚,从而卷入了一个充满爱与性的狂乱世界,色授魂与,不可自拔。正当两人难舍难分之际,一次意外谋杀,终使两人擦肩而过,抱憾终生。这是一段冷战时期的罗曼史,一场二战之后的间谍战,一部惊悚的犯罪心理小说……一如既往,麦克尤恩把爱情、战争、悬疑、犯罪、性,以及黑色幽默等种种元素糅合得天衣无缝,他的笔下展现的是一个萧索绝望的柏林城,在这里,纯洁无辜之人无处容身,恐惧寒冷处处笼罩着他们,直至走向无尽的黑夜。
最近更新 2022-03-13
作者 : 玛丽·麦卡锡
玛丽·麦卡锡是一位重要女性主义作家,作为她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她们》开启了女性自我解放主题讨论的先河。《她们》出版于1963年,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八个20余岁的女孩从美国著名女校瓦萨学院毕业后的人生轨迹。她们名校毕业,心中满怀理想,她们不甘做没有自己姓名的家庭主妇,努力工作养活自己。但当她们与现实生活遭遇时,虽有惊喜,更多的却是种种问题。虽然时代变迁,但每一代的女性其实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婚前性行为、不靠谱的男人、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人生的控制权其实并不在她们自己手里。她们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但最后却发现,她们始终要接受自己作为第二性的角色。
最近更新 2021-04-22
作者 : 西村寿行
海中冤魂二十年仍然飘荡,揭示了罪恶真相,引起一连串的杀戮,海上保安厅犯罪搜查官独闯异国破案,历尽艰险,出奇制胜……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把我们带入一个险象环生的境遇,三位美丽纯洁的女子被案情牵连成了凶手们百倍玩弄折磨的性器,杀人狂色狼般的男人们无休止地在女性身上发泄着淫欲,她们的遭遇惨不忍睹,官房长官平木幸盛窈取他国大量珍宝,又假造沉船事件,杀人灭口,二十年后恶迹败露时,又将知情人或奸污蹂躏或夺取性命,手段残酷令人发指,搜查官关守充介立志为亡灵们昭雪,单枪匹马与恶势力殊死搏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伊恩·麦克尤恩
《在切瑟尔海滩上》的故事设置在微妙的六十年代初,嬉皮士刚开始学习放荡,传统派依然坚挺,“根本不可能对性事困扰说长道短的年代”尚未落幕。爱德华和弗洛伦斯的蜜月晚餐忐忑、紧张、充满误解。初夜的那场爱,终是没有做成。一整本细腻如丝的词句囊括了性和爱,却分裂在各自的肉体和内心,在这本书的世界里,他和她永远无法合二为一。麦克尤恩通过性爱观念这个独特视角回顾青葱岁月的温情小品,细腻温婉却劲道十足,牵惹情思又回味悠长。
最近更新 2022-03-15
作者 : 冈察洛夫
《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是1844年冈察洛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847年发表于《现代人》。小说中描写一个在外省贵族庄园长大的、不谙世事的、满脑子充满幻想的青年亚历山大,在农村养尊处优的度过了20年,开始不满足于这种生活,觉得“家庭这个天地太狭小了”。他疯狂地向往城市生活,然后带着满脑子的田园式浪漫主义幻想来到彼得堡,与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彼得叔叔相处,彼得堡新兴资产阶级文化与传统的贵族庄园文化和宗法制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二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激烈碰撞。亚历山大在彼得堡风花雪月地混了7年,一事无成。母亲去世后,他第二次来到彼得堡,决心为自己开辟一条新路,他终于认同了叔叔的一套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经过曲折的道路最终取得了成功,也成了有产者。小说结尾时,他已经是一个气派十足的挺着大肚子、脖子上挂着勋章的六品文官了,并且找到了一个拥有30万卢布陪嫁和500个农奴的未婚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维罗尼卡·罗斯
世界是一个大谎言,人们活在被篡改的历史和人为设置的现实中,无时无刻不暴露在监视之下。五大派别赖以生存的芝加哥城,不过是美国基因局制造的一场实验?忠诚者誓死要恢复的派别制度,其实不过是当局进行实验的一条规则?在围栏之外的世界里,翠丝作为基因纯净的分歧者,有机会窥知更多的秘密。而其他人所仰赖的生存基础、价值观、信念统统被粉碎,他们陷入对自身的怀疑不能自拔。忠诚者叛乱即将爆发。为了镇压叛乱,基因局决定重置所有芝加哥人的记忆,再次篡改历史。为抵制基因局的阴谋,翠丝和老四分头行动,而这一次分开,他们很可能就会天人永隔……在本书看似平静的开头后面,潜藏着令人惊讶的奇曲过程,我们所有人化身16岁少女“碧翠丝”,跟着她从安宁平和的无私派生活突然坠入分歧者的危境,突入无畏派基地,历经新生训练的血雨腥风,变身强悍理智美貌加身的“翠丝”,经历一场未知结局却至死不渝的恋爱,再跟着她走上解密分歧者之路,完成一次向死而生的蜕变。下一个大事件。——《滚石杂志》罗斯笔下的情节……聪明又复杂。每个角落都遍布着危险、猜疑,极有张力,翠斯和托比亚斯之间的“化学反应”依然真实,让人怦怦心跳。最后这一部始终牢牢抓住你注意力,一直到最后的决战开始。(《出版人周刊》)——《出版人周刊》一个大胆、无法预料且大大出人意料的结局。——《洛杉矶时报》悲剧的结尾虽然让人震惊,却和主题一致;苦乐参半的终曲,给人一种伤感的希望。——《科克斯书评》最后的最后,这是一个充满失去的世界。英雄必须受苦的大转折让很多读者心碎,却又忠于罗斯所创造的无情的“反乌托邦”。——《儿童图书中心简报》如果你喜爱《饥饿游戏》或《暮光之城》,你会为《分歧者》系列疯狂!这本书会一鸣惊人——相信我们没错的!如果选择继续做个无派别者,你注定是个孤独的灵魂。——PerezHilton.com罗斯在这本被高度关注的小说里,给自己的所创造的故事写下了令人震惊的结局(有些读者一定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出版人周刊》毫无疑问,情节很复杂。在终结篇中,罗斯做了一个很高明的决定,她很早就把秘密亮开,把重点放在人物描写上,他们与新世界、与所面对的选择作斗争,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儿童图书中心简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在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有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活下来的幸存者,则失去了亲人,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的童年。在本该享受童年快乐的阶段,“我们已经是男人和女人了”。本书是卫国战争幸存儿童的口述史,他们在经历这场战争时都是2-12岁的孩子。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最近更新 2022-06-22
作者 : 米兰·昆德拉
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脚上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岁月。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台机器时,一切都变了:从这时候起,身体已置之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纯粹的速度,实实在在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捷克有一句谚语用来比喻他们甜蜜的悠闲生活:他们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凝望仁慈上帝窗户的人是不会厌倦的;他幸福。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蜕化成无所事事,这则是另一码事了。无所事事的人是失落的人,他厌倦,永远在寻找他所缺少的行动。《慢》是米兰·昆德拉移民法国后,用法文所写的第一部小说。相较于《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不朽》所探讨的沉重话题,《慢》的主题看上去令人惊奇:显然是昆德拉所有作品当中,主题最为轻松的小说。作者自己曾说:“作品没有任何一个严肃的词。”作者通过旅途中的驾驶事件,论及了速度、时间以及记忆、历史、遗忘等主題;以城堡为场景,穿插了美丽的爱情故事,并交织着当代与18世纪两个时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莉莎·克莱佩
《永远的魔法》(Again The Magic)是莉莎·克莱佩所著的浪漫情爱情小说“壁花系列”(Wall Flower Series)前传。“壁花系列”是关于四名同病相怜的大龄“剩女”绞尽脑汁要把自己体面地嫁出去的故事,不过场景为十九世纪的伦敦。卫爱琳小姐知道父母的期望:门当户对的利益联姻。但她却把童贞给了庄园的仆人麦约翰。他们的激情爱恋是不可原谅的罪过;约翰被赶走,爱琳则被放逐于伦敦社交圈外。现在的阿麦功成名就,重回旧地的他比从前更放肆的英俊、倍添魅惑。他残酷地策划著要对那个粉碎了他所有爱情梦想的女人进行报复。然而两人间燃烧的魔力依然炙热。他必须决定,该让复仇的脚步前进……或是冒一切风险赢得那最初、也是唯一的——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弗·福赛斯
这部作品也是弗雷德里克·弗赛斯的处女作,一出版便轰动推理文坛,成为年度第一畅销书,获一九七二年爱伦·坡年度最佳侦探小说奖。小说节奏极快,叙事中双线并行,有条不紊,读者的心一直被卡在喉咙口,直到小说结束时才能嘘出一口长气。《豺狼的日子》是惊险小说的巅峰之作,后来福塞斯本人虽佳作迭出,却再也没有一部能及得上本作的水平。一九六三年,一名杀手受雇刺杀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除了“豺狼”这个代号,全世界任何情报组织都对此人一无所知。刺杀戴高乐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但对于“豺狼”这样的顶尖高手来说,这已经是百分之百的胜算。他杀人无数,从未失手;他身手非凡,冷酷无情。对来他说,唯一的准则是就是杀手的职业准则,最大的敌人就是还活着的目标。每次“豺狼”都能领先一步,逃出警方布下的罗网。面对危险之极、高深莫测的“豺狼”,整个法国警方都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一位低级别的警长,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实际上身怀绝技。历史的命运维系在两个人之间这场尊严与智力的较量之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