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尼采
《快乐的知识》又名《快乐的科学》,尼采意在将哲学经由犀利的批判而提升至与科学同样严谨的地位,这也是他的经验主义热血达到鼎沸的表征。事实上,在他的著作中,他也提过所谓超越道德的途径要经过三种精神形态转折的观点,那三种精神形态,即虔敬、服从的学习精神;破坏、批判而尝试对一切价值重新评估的自由精神;肯定、创造和对命运之爱的精神。
最近更新 2020-04-30
作者 : 约翰·罗尔斯
功利主义在现代道德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其它理论,如直觉主义,没有提供能德观,应当以一种更抽象的社会契约论来替代功利主义。其出发点是: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题,人们在达成其它协议之前,首先要就这会制度的原则达成协议。然而这种缔约不是一种实际的历史行为,而是在假定的原初状态中的选择的结果。对这种选择的哲学描述只能是:它是相互冷淡的个人在无知之幕背后的选择。对所选择的原则的直接检验是看按它们安排的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人们的直沉判断;另一个检验是看它们是否适合人们的目的。由此产生了本书的三个部分:理论、制度、目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列夫·托尔斯泰
《一日一善》是托尔斯泰人生最后十五年的心血结晶,汇集了叔本华、尼采、孔子、老子、佛陀、梭罗等伟大思想家的智慧精华,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册,是托尔斯泰一生最重视、耗费精力最多的绝笔之作。《一日一善》将一年366天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章节,包括了信仰、灵魂、欲望、爱、自我、暴力、国家迷信、宗教、死、理性、幸福等人生主题。内容庞杂,写作却简洁而朴实,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哲学笔记。编纂《一日一善》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托尔斯泰更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系怀于一日一善的校稿工作。这位被誉为关怀世上无数苦难大众的良知,用他这本求道巨著,为自己也为人类阐释了有关人生的意义和使命的真理,让真理切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生活处处是哲学,只要读者用心去阅读《一日一善》,便可以从每日的章节中得到启示和鼓舞!让读者积聚正能量,收获宁静与幸福。
最近更新 2020-02-10
作者 : 叔本华
于1813年出版,1847年作了修改之后就又出版了一次。这是叔本华的一篇学位论文,从来被看作是他哲学的第一阶段。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都只是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作的准备。他说,这篇关于基础哲学的学位,最早出版于1813年,当时它使我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成了我整个体系的基础。因此,这本书不该脱销,只是对于这一情况,4年来我一无所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尼采
《论道德的谱系》是尼采畅论善与恶两种对立的价值观的力作,它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角度人手,揭示道德观产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甚至病理条件,挖掘了人在不同条件下创造不同的价值观的共同的原始动力,旨在重估一切旧的价值,确立未来道德哲学的标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尼采
对于离我们较远的人们,我们只需了解他们的目的,便可以从整体上对他们加以褒贬。而对于离我们较近的人们,我们则根据他们用以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对其做出评判:我们往往责难他们的目的,却因为他们实现自己意愿的手段或方式而喜欢他们。只有对于它们的创立者而言,哲学体系才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所有后来的哲学家来说,这些体系往往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而在智力更为低下的人看来,则是真理和谬误的混合体。但归根结底,这些体系是一个错误,因而,可以弃之不用。所以,很多人对所有哲学家进行非难,因为哲学家的目的不同于他们自己的目的;哲学家是远离他们的人。与此相反,谁喜欢伟人,谁也就会喜欢这些体系。就算它们也是完全错误的,但它们毕竟有确定无疑之处,有一种个人的情调和色彩。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情调和色彩获得哲学家的肖像,正如人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的植物推断出其土壤状况一样。总而言之,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看待人事的方式曾经存在过,因而是可能的:体系就是这块土壤上的植物,或者至少该体系的一部分是如此。作者要简要地讲述那些哲学家的历史:作者会仅仅从每一个体系中抽出这样一点,它构成历史必须加以保护的个性的一部分,并且属于不可反驳、不可争辩之列。这是一个开端,旨在通过比较重获和重塑那些天性,使希腊天性的复调音乐有一天能再度响起。它的任务在于阐明我们必须始终加以 珍爱和崇敬的东西,这也是任何后来的知识都不能从我们心中夺走的东西:这就是伟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亚里士多德
本书是西方思想传统中的最重要的经典文本。本书所展示的,是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目和最终极的原因探索。本书最终考察了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而提出关于普遍知识的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南怀瑾
本书是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的著作。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禅宗的语录、公案、机锋和棒喝,参禅的方法,禅学与理学的关系,禅宗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影响,以及闻名遐迩的丛林制度等,作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作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笛卡尔
本书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一部重要著作。前边六篇沉思,解放前有关其侗译本,现由庞景仁连同后边大部分论文从法文原本译出。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上帝存在与否,感官是否可靠,怎样寻求真理避免错误等问题。本书前边的沉思文字严谨精练,后边的讨论文字生动有趣。全书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富有启发意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南怀瑾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下卷中的最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译后不久,便函独成一经,广为流传。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普贤行愿品》的讲记。作者以通俗的口语,对该经的趣大意,特别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偈颂作了别开生面的讲解,并附列了有关行愿方面的各种资料。本书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列夫·托尔斯泰
《一日一善》是托尔斯泰人生最后十五年的心血结晶,汇集了叔本华、尼采、孔子、老子、佛陀、梭罗等伟大思想家的智慧精华,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册,是托尔斯泰一生最重视、耗费精力最多的绝笔之作。《一日一善》将一年366天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章节,包括了信仰、灵魂、欲望、爱、自我、暴力、国家迷信、宗教、死、理性、幸福等人生主题。内容庞杂,写作却简洁而朴实,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哲学笔记。编纂《一日一善》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托尔斯泰更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系怀于一日一善的校稿工作。这位被誉为关怀世上无数苦难大众的良知,用他这本求道巨著,为自己也为人类阐释了有关人生的意义和使命的真理,让真理切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生活处处是哲学,只要读者用心去阅读《一日一善》,便可以从每日的章节中得到启示和鼓舞!让读者积聚正能量,收获宁静与幸福。
最近更新 2020-02-08
作者 : 南怀瑾
本书内容:这一次我们讲这一门课,有一个因缘,在此先报告一下。诸位学佛、学禅、学打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盘盘腿,会有很大的好处,不讲有没有功夫,先把两条腿练熟再说。现在继续刚才的话,谈到开讲这个课程的因缘。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间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二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烨
《尼采的智慧·尼采自我哲学解读》全书分为四卷:卷一,人生的告诫;卷二,天才的感悟;卷三:理性的思考;卷四:疯狂的激情。全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我们深信《尼采的智慧·尼采自我哲学解读》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重要的作用。在存在主义的演讲过程中,尼采占着中心的席位:如果没有尼采,那么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并且,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的结论,听来也像是尼采遥远的回音。他是一个幽灵,一个在人生的旅途中徘徊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幽灵;他是一个天才,一个在人类哲学史、美学史上恣意表演的天才。他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先哲,一个在冷酷的银河里闪烁的星星。还有谁能高呼惟有日神与酒神及美好理想与非理性主义的激情碰撞,才能摆脱噩梦的纠缠呢?惟有尼采,他的疯狂近乎癫狂。他的生命的冲动、意志的力量,让无数人彻夜难眠。《尼采的智慧·尼采自我哲学解读》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卢梭
在这篇应第戎学院征文而作的论文中,卢俊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像,回顾了人类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南: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这篇论文可谓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奥修
本书内容为奥修谈论梅布尔柯林斯所著的《道上之光》。奥修是一位当代的神秘家,他的生活和教导影响着全世界来自不同层面无数的人,他的存在是无时间性的。伦敦的星期日时报说他是造就二十世纪的一千个人之一,印度的星期日日报则将他视为改变印度命运的十个人之一,与甘地、尼赫鲁、和佛陀并列。关于他自己的工作,奥修说他是在帮忙创造出能够使新人类诞生的情况。他常常将这个新人类描述成佛陀的左巴既能够象希腊的左巴一样,享受人间的宴乐,也能够像佛陀一样,享受宁静的安详。奥修的洞见涵盖了东方无时间性的智慧,以及西方科学和科技最高的潜力,它就象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所有这些层面。他对内在蜕变的科学具有革命性的贡献,他的静心方法有考虑到现代生活加速的脚步。他动态静心技巧的设计先将身体和头脑所累积的压力释放掉,好让你比较容易可以经验到没有思想的静心放松状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阿尔贝·加缪
《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之一,于1951年出版。在这本旁征博引的散文中,加缪秉承坦率、正直的态度,重新审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现的反抗精神:历史层面的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思想家层面有萨德侯爵、圣茹斯特、尼采、马克思;思潮流派从虚无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无政府主义到自由主义。加缪在《反抗者》中流露出的批判精神最终奠定了本书的经典地位。如果说加缪一生创作和思考的两大主题就是“荒诞”和“反抗”,如果说哲理随笔《西西弗神话》是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集中的阐释,那么《反抗者》就是全面阐释他反抗思想的理论力作。笛卡尔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把思想提高到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唯一标志、唯一条件。加缪在《反抗者》中,则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我反抗故我在”,将反抗视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标志与条件。是的,既然世界本就是荒诞的,对人的理想、人的愿望、人的呼喊只有冷漠的沉默与恶意的敌对,那么,人如果没有反抗,又何以为人?又与蠕虫何异?既然人生而荒诞,为了不至于自杀,为了在荒诞和绝望中寻出人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就必然要进行反抗。也唯有通过反抗这一条出路,才能最终体现出人之为人的尊严和意义。《反抗者》体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足以与《西西弗神话》前后辉映,足以为加缪“在荒诞中奋起反抗”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