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布赖恩·克罗泽
国内最早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蒋介石传记,许多内容皆为国内首次披露。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刻影响了近观代中国的历史走向。长久以来,人们对其功过是非的评价呈现多极趋势,中外史学界也热衷于研究、挖掘蒋介石的生平、性格及思想。由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撰写的《蒋介石传》。抛开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审慎、敏锐地考察了蒋介石波澜起伏的传奇一生。在西方出版以来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第一部真正尊重历史与当事人的权威的蒋介石传记。作者深入探索历史的真实与复杂,多次亲自赴台会晤蒋介石本人,与国民党上层要员频繁接触,专访过蒋经国、陈立夫、王世杰等人,并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蒋介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严谨、扎实的考证,全面探讨了不同时期蒋介石的个人生平、思想性格、政治作为及治国方略等。对于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蒋介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张学良 唐德刚
《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松龄宁折不弯,吴佩孚浪得虚名;阎锡山见风使舵、张宗昌能战、孙传芳不甘寂寞;以及溥仪溥杰,没落的皇室家族的种种……张氏的口述,随兴而谈,随意而至,流于细碎,却趣味盎然,更往往于不经意间,好比在历史的铁屋子里,开出一片极窄的天窗,露出来的,是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在五光十色的中国近代史中,在百余年当政者的公私生活和政治成败的记录上,最多彩多姿的领袖人物“少帅”张学良将军,应该是独占鳌头了。他那带有浓厚传奇性和高度戏剧化的一生,在民国史上老中青三代的领袖中,真没有第二人可与其相比。尤其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后一记撒手锏的西安事变,简直扭转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最近更新 2021-10-23
作者 : 尼克松
在伟大领袖人物的脚步声中,我们听到历史隆隆的惊雷。 几个世纪以来——从古希腊人,经过莎士比亚,直到今天——难得有几个主题能象伟大领袖人物的性格那样持续不断地、强烈地吸引着剧作家和历史学家。怎样区别他们呢?怎样解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存在的那种特有的、难以确切表达的相互关系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安东尼·麦卡滕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至暗时刻》《万物理论》编剧两届奥斯卡影帝、提名最佳电影打造者安东尼·麦卡滕历史传记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当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便要带领英国上下应对纳粹的威胁;他组建的战时内阁也是矛盾重重,以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为首,主张与德国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与敌人媾和,还是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至暗时刻》这样,抓取了二战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深挖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相互抵牾的史料再现了前所未闻的有关战时内阁的一段经历。作者麦卡滕独辟蹊径,从历史、心理、语言等角度,把“伟人”丘吉尔拉下神坛,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了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尤其是丘吉尔在此期间两次逆转性的恢弘演说,现如今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演讲,让读者一窥这位力挽狂澜的领袖的领导力与魅力——他说出反复淬炼而得的坚定话语,藐视困难、激发勇气、化险为夷,选择实该选择的历史正道。
最近更新 2021-06-08
作者 : 东史郎
这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世人关注的日记。这部日记的作者东史郎,一九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叮。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岁的东史郎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上等兵,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因病回国。一九四四年三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一九四五年八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一九四六年一月回日本。东史郎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把侵华战争期间的所见所闻详细地记录下来,共有五卷三十七万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落梅
本书又名《恨不相逢未剃时: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苏曼殊在35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一直都在出发,都在寻觅,却从来也没有找到归宿。他在情与禅、僧与俗、现实与理想、铭记与忘却之间辗转,备受着冰与炭的煎熬;在天堂与地狱中,百转千回。无论是钟鼓梵音,还是人间情爱,都无法真正安放他那颗孤独的灵魂;无论是革命,还是漂泊,最终都没能治愈他心灵的创伤。他的孤独无药可救。他是一个僧人,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他是一个情种,身着西服,风度翩然嬉笑于秦楼楚馆,红颜才是他心灵的归所。他是一个志士,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惊起风云万丈。他也是一个伶人,在人生这个色彩纷呈的舞台上,演绎着一场又一场阴晴圆缺的戏。他叫苏曼殊,一个被世人称做诗僧、画僧、情僧、革命僧的传奇人物,用三十五年的光阴,换来一场红尘的孤独游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李宗仁 唐德刚
本书由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这本书是李宗仁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最完备的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这本书也是我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李宗仁先生用了七十多年的岁月,始制造出本书中许多惊人的故事。我则用了将近六年的光阴――平生治学生产力最旺盛的六年光阴――才把它用中、英双记录下来。本书原只是一部中文“草稿”,借助翻译之用。按照李氏与原资助单位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订的合约和撰述计划,是在本书英文版发行之后,始能加以整理、润色,然后以中文版面世的。总之,本书自动议磋商到付梓发行历时逾二十年的一系列过程中,它嵌在作者个人生命史上的痕迹,是苦是甜,也是终生不灭的。它今日之终能以现在形式出版,也可说是“执笔人”的一部“发愤之作”吧。
最近更新 2020-08-01
作者 : 朱可夫
《回忆与思考》一书的作者是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1974年)。他是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获“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苏联元帅朱可夫所著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与思考》于1969年由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首次出版,1974年再版,1978年第三版问世。此书曾被译成17种文字,行销26个国家,受到苏联国内外读者的高度评价。朱可夫元帅曾在《回忆与思考》第一版出版后对该书做了大量补充修改工作,因此,第二版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与第一版有所不同,新增了《最高统帅部》一章,第一版的第十一章《从叶利尼亚到列宁格勒》扩展为《肃清叶利尼亚凸出部之敌》和《列宁格勒保卫战》两章,而《结束语》一章则是作者为第二版付印所写的说明,是他在逝世前的几周才完成的,同时,作者对其他内容也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978年《回忆与思考》第三版出版时增加了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为此书写的序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季羡林
为了回顾自己的百年人生,给世人一个最终的交代,季羡林先生邀请蔡德贵教授协助季羡林先生进行口述历史的工作,系统的、全面的、客观的、真实的讲述他的人生经历。本书版本几乎原样保持了季羡林先生的谈话,仅对部分重复谈及的内容进行了删减。讲述了家庭生活中与婶母、夫人彭德华相处的细节,留德期间与伊姆加德的交往经过,以及人们非常关注的与前后几位秘书的交往经过。那些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想知道的,你没有想到的,都在其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玛丽·本森
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一生是现代南非的一面镜子。出生于1918年的曼德拉是一位部落酋长的儿子,从青年时代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1952年他第一次被禁止公开露面、1961年发生沙佩维尔事件后,他因叛国罪受审,后被宣告无罪,他的活动从此被迫转入地下。两年后因他人出卖,曼德拉被判终生监禁。这一不公正的叛决激发了千百万南非人反抗种族隔离的斗争热情。27年后他最终获释,这标志着白人统治时代的结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渡边淳一
渡边淳一最后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在文中作者追忆了自己从出生到大学时代的生活,包括刚满百日之时,被算命先生断言“命犯桃花” ,到少年时期首次认识到性,再至十八岁时第一次与女性的亲密接触……将自己“性觉醒”的经历坦率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人得以一窥这位大师作品背后的真实。适逢作者逝世一周年之际,捧读其临终遗作,体味作家波澜起伏的人生,读者对他的文学创作或许会有新的理解与感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塔拉·韦斯特弗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最近更新 2021-05-21
作者 : 约翰·拜伦 罗伯特·帕克
本书深刻描绘了康生的生平与性格,特别着力于剖析其深层的双重人格:他推崇中国严苛的禁欲传统,却耽溺於鸦片与色情;他颇具文化素养,擅长书画、嫺熟文史,却一手创建中共的秘密警察制度,主控残酷的文革斗争,号称“阎罗王”。约翰·拜伦(John Byron),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长年钻研中国历史与文化,著有Portrait of a Chinese Paradise、The China Lovers等书。他也是一名资深的外交官,曾於香港、台湾等地从事研究,在印度担任记者,并曾任驻北京的外交官。罗伯特·帕克(Robert Pack),资深记者,著作甚丰,包括与前任白宫发言人赖利·史毕克斯(Larry Speakes)合著的畅销名作Speaking Out。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周君藏
华为是一家十分独特的企业,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出众的国际市场业绩以及对自身形象和战略的严密保护,使得华为成为一条罩上了神秘面纱的“中国龙”。这条拥有十万之众的“中国龙”的精神核心——任正非,激起了无数人的想象。任正非极少接受专访,但其独特的战略智慧和对华为组织文化的长期持续的建设,每每引起行业甚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对华为的影响主要在什么方面?为什么他能带领华为纵横海内外,在高科技行业做出令国人惊叹的成绩?前《华为人报》主编,贴身观察任正非近10年。任正非究竟具有怎样的企业家智慧?其个人性格如何影响了华为的基因,并不断驱动华为向高处发展?作者以10年经验,为你作出独到分析。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白落梅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