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杀人的祭坛

作者 : 森村诚一

在偏僻的山区沼泽中,发现了一具沉尸,接着又在另一地区发生了一起遗尸于河边弃室中的谋杀案。两地的警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深入调查,弄清了死者的身份后,在其遗物中发现了一些线索,并认为这两桩案件互有关联,于是并案侦查。然而,线索均被一一否定,使警方陷入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警方及有关人员苦苦思索,作出种种推理,终于找到了蛛丝马迹,抓住了狐狸的尾巴,并从中又破获了一起谋杀案。本书情节生动曲折,颇具趣味性和可读性。故事中的推理逻辑和刑警们的执着精神,或许对我办案人员具有某些启迪和裨益。

最近更新 2019-11-21

洋槐树下·拉美西斯五部曲之五

作者 : 克里斯提昂·贾克

本书为克里斯提昂·贾克所著古埃及小说《拉美西斯五部曲》之五《洋槐树下》。天上神明和地上的人民幸福满足,大地之粮多如尼罗河岸的沙粒,年届五十的拉美西斯遵循玛亚特诫律的启示,领导埃及走向富庶繁华,所以他特别珍惜那得来不易的和平……但人性丑恶的一面往往支配人心:西台帝王无视王家体制,提议和番联姻,迎娶其女为大皇后,而复仇心切的巫里泰舒博联合利比亚人再度造反。一桩桩谋杀,手段残忍凶狠、一件件不实情报满天飞……拉美西斯身为奇迹的创造者,虽然能够呼风唤雨,化敌为友,然而在他最后执政的十年里,却也无法阻止命运接二连三地带走他的至爱和好友,一次次让他与埃及敌国相抗衡时,倍感孤独……

最近更新 2019-11-21

大河恋

作者 : 诺曼·麦克林恩

「对于最亲近的人,我们总是想爱太多,却又了解太少。」◆情状犹胜《边城》,哲思超越《瓦尔登湖》◆普利策奖永久的遗憾,美国文学不朽的经典首版于1976年的《大河恋》,是芝加哥大学文学教授诺曼•麦克林恩七十多岁时写就的自传性小说,回忆沉默宽厚的父亲和不告而别的弟弟。出版 过程周折,几经退稿,却在小众出版社发行后火爆全美,引发热议,重新定义了美国文学新经典!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真正伟大的作品之一」,「丝毫不逊于梭罗和海明威」,「在美国经典文学体系中占据了永恒地位」。长销30年,逾百万册销量,美亚五星推荐!◆布拉德·皮特成名之作、震撼一代文学青年的银幕经典《大河恋》原著小说◆《江城》《寻路中国》译者李雪顺精心译本,《断背山》作者安妮·普鲁撰文推荐“明明知道结局,竟还是看哭了!”“上一次读小说落泪是什么时候?”“因为预先知道的死亡,让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有种令人珍惜的生命力。”“直到最后一页,那些平淡的波澜才突然有了意义。”“让人回味无穷,可以一读再读。”——万千真实读者感动落泪!放下书,拥抱家人,第一次说出“我很爱你”。“弟弟死后,父亲再没好好走过路。他得费好大的劲才能提起双脚,可双脚提起后,着地又略微失控。他不时向我确认,关于弟弟的死亡细节,然后哆哆嗦嗦地走开。只有一次,他折身回来,问了我另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我原本可以拉他一把?’——即便时隔五十年,我的回答也仍旧是:‘你有没有觉得,我原本也可以拉他一把?’”潺潺河水,静静午后,在一个垂钓与宗教并重的牧师家庭,诺曼和保罗自小跟随父亲学习蝇钓技艺。弟弟保罗更是此中高手,他天性自由,有一套独特的钓鱼方法。时光如河水般流逝,兄弟俩拥有了各自的人生,一个恪守规矩,一个自由不羁。诺曼经过长久离家学习,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任教职位;而性情刚硬又嗜赌的保罗,则渐渐偏离了生活的安全轨迹……在大河一样流淌的人生中,亲密的家人,往往与我们很不相同,我们无法真正了解他,但我们依然可以全心全意地爱他。

最近更新 2020-02-21

庆祝无意义

作者 : 米兰·昆德拉

六月的一个早晨,阿兰走在巴黎一条街道上,看到很多穿着低腰裤、露脐装的女人。看着她们裸露的肚脐,阿兰既觉得迷人,又感到困惑,情色不再以女人的大腿或乳房而是以女人的肚脐作为诱惑的中心,这意味着什么呢?小说这样开篇,一场嬉笑怒骂的喜剧由此上演,围绕卢森堡公园这个舞台中心,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个好朋友轮番登场,顺着他们的脚步、他们的生活故事、他们三三两两的谈话,引出了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市民热捧的夏加尔画展,斯大林二十四只鹧鸪的玩笑,尿急的苏维埃傀儡主席,自杀未遂却杀人的母亲,以及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舞台上演着一部热闹非凡的人间喜剧,幕后却隐藏着作者冷静洞察的智慧:生与死、严肃与荒诞、历史与忘却、现实与梦境,昆德拉让我们在笑中漂浮,为世间的无意义狂欢。

最近更新 2019-11-21

告别圆舞曲

作者 : 米兰·昆德拉

《告别圆舞曲》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文学杰作,在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小说以苏联入侵布拉格为政治背景,通过小号手、美国商人、疗养院护士和获释囚徒等8个人物反复曲折的爱情故事,在哲学层面深刻探讨了诸多人生繁杂矛盾的困境和难题。《告别圆舞曲》一书中,作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配在地球上生存吗?难道不应当“把地球从人类的魔爪下解救出来”吗?将格外重的问题和格外轻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这是作者一直以来的野心。这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野心。形式之轻和主题之重的结合揭示了我们人间这种种戏剧毫无意义,到了可怕的地步。

最近更新 2019-11-21

双面法医II

作者 : 杰夫·林赛

德克斯特,白天他是警察局一名普通的法医,利用自己对血的“爱好”从事着血迹图案分析的工作,兢兢业业地帮助警察破案;晚上的他则摇身变为一个杀手,专门捕杀那些做了坏事却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而逃脱法律制裁的人。如此看来,他更像是一个替天行道的英雄、除暴安良的侠士,而不是一个心狠手辣、让人恐惧的嗜血狂魔。遗憾的是,他并不是圣徒,因为他的杀戮并非完全是为了维护正义,某种程度上也为了舒解自己心中强烈的杀戮欲望;但他也不是坏人,因为他杀掉的人全是比身为杀手的他更该死。

最近更新 2019-11-21

纯真博物馆

作者 : 奥尔罕·帕慕克

2008年5月的北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在其首个中国媒体见面会上,志得意满的当庭宣布:“我刚完成一部600页的小说。”——正是这部《纯真博物馆》!“这是我最柔情的小说,是对众生显示出最大耐心与敬意的一部。”没有哪个以色欲沉迷开始的故事,能像本书这样,让你体会到痛失所爱的幸福与感动!1975年的春天,伊斯坦布尔,30岁的富家公子凯末尔与名媛茜贝尔订婚在先,却意外遇到出身贫寒的远房表妹——18岁的清纯少女芙颂。两人炽热的爱恋过后,凯末尔最终与茜贝尔解除了婚约,却发现芙颂早已离他而去。凯末尔追随着少女的影子和幽灵,深入另一个伊斯坦布尔,穿行于穷困的后街陋巷,流连于露天影院。在被民族主义分子的炸弹破坏的街道上,在被油轮相撞的大火照亮的海峡边,在军事政变后的宵禁里,他努力向芙颂靠近,直到无法承受的思念使生活完全偏离。为了平复爱的痛苦,他悉心收集起心上人的一切,她爱过的,甚至是她触碰过的一切,将它们珍藏进自己的“纯真博物馆”……

最近更新 2019-11-21

金色笔记

作者 : 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代表作。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微暗的火

作者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所有小说中最奇特的一部。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组成。单看这以评注为主体的四板块结构就不能不令人生疑。据说纳博科夫是在翻译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过程中产生了灵感,其注释部分的页码超出译文部分达十倍之多。作为一个前卫性的探索作家,纳博科夫一直在寻找独创的小说形式。这种以评注为主体的互文结构,反映了纳博科夫的一个观点:“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我亲眼目睹一种罕见的生理现象:约翰·谢德边了解边改造这个世界,接收,拆散,就在这储存的过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组织起来,以便在某一天产生一桩组合的奇迹,一次形象和音乐的融合,一行诗。我在少年时代也体验过这种激动人心的感觉。有一次我在舅父的城堡里,隔着一张茶桌望着那个魔术师,他刚变完一套绝妙的戏法儿,那当儿正在吃一盘香草冰淇淋。我凝视着他那扑了粉的脸蛋儿,凝视着他别在纽扣眼儿里的那朵神奇的花,它方才变换过各种不同的颜色,如今固定为一朵石竹花。我还特别凝视着那些不可思议的、流体一般的手指,如果他愿意的话,那些手指就能捻弄那把小匙儿,把它化为一道阳光,或者把那个小碟往空中一扔,顿时变成一只鸽子。说真的,谢德的诗就是那种突然一挥而就的魔术:我这位头发花白的朋友,可爱的老魔术师,把一叠索引卡片放进他的帽子——倏地一下就抖出一首诗来。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也许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书痴的爱情事件

作者 : 尤金·菲尔德

《书痴的爱情事件》是一部关于书籍的心灵传奇。与书交往是一段充实而温暖的旅程,古往今来,无数书痴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美国诗人和专栏作家尤金·菲尔德正是一个。尤金·菲尔德虽然被奉为个人专栏之父,却以儿童诗人的名头在文学史上抢得一席之地。他同时还是一位颇负盛名的藏书家,对于爱书人的酸甜苦辣,颇有心得。访书淘书,读书写书,个中况味,端的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菲尔德自陈:撰写本书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书中以一位老书痴的回忆作为主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书的神奇世界。版本掌故,书人逸事,娓娓道来,寄托遥深,曲尽一个书痴的满腹柔肠,拳拳之情,三致意焉。孰料天不假年,菲尔德在写完本书的第十九章之后,以四十五岁之年,于睡梦中遽然辞世。广陵一曲,竟成绝响。

最近更新 2019-11-21

战争与和平 第三卷 第二部

作者 :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 —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

最近更新 2019-11-21

再袭面包店

作者 : 村上春树

《再袭面包店》是村上另一部具有先锋小说风格的小说,位于“青春三部曲”和《挪威的森林》之间的承前启后之作。看似互不相干的6个短篇,却演绎出人入中年的必有光景:少年的浪漫、青春的冲动,已经越来越远;日常的琐碎,世俗的牵累,而今挥之难去。这位横跨六篇的“我”,开头还敢深夜冒险,携妻“再袭面包店”,还有闲心窥视“象的失踪”,就在此话题在年轻女子面前夸说一番;然而到后来,他却不得不牵扯进“家庭事件”,奉陪煞有介事的未来妹夫,不得不离开有趣的“星期二女郎”,在死胡同里干起寻猫的无聊色勾当。“要是世上的人全部像你这样,世界怕是要变得一塌糊涂”。在妹妹如此指责之后,玩世不恭的“我”,终于也转起了“我们到底要往什么地方去”的念头。

最近更新 2019-11-21

舞!舞!舞!

作者 : 村上春树

六具白骨摆列在一间亦真亦幻的死亡之屋里。我的老朋友鼠已经死于寻羊冒险。我好不容易找到了投缘的老同学五反田,可这位被演艺界包装得精神分裂的电影明星,却接连勒死了两名高级应召女郎,自己也驾着高级跑车玛莎拉蒂葬身大海。孤独的女孩雪和她孤傲的母亲雨,虽然还能在这疯狂世界上勉强生存,可雨的守护神笛克,却也躲不过一场莫名的车祸。度过了一段死亡陪伴的惊魂日子,我终于在宾馆女服务员由美吉那里找到了安全感,也有了在安静城市过安静生活的具体计划。可是,那第六具白骨到底意味着谁呢?我依然脱不出死亡之屋。

最近更新 2019-11-21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作者 : 村上春树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的故事围绕我同三位女性的关系展开。第一个是小学同学、异常漂亮的岛本,两人在岛本家一起听纳特·金·科尔的唱片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两人握手的那十秒钟,成为主人公刻骨铭心的美好记忆。第二个女性是的高中同学泉,与她的交往总是伴随着无法推心置腹的焦躁,我转而追求肉体的结合,却被拒绝,不久我同泉的表姐发生性关系,泉得知后愤然离去。第三个女性是三十岁在旅行中认识的有纪子,结婚后我们开了两间酒吧,有了两个女儿,过上了一般认为的幸福生活。但岛本在相隔十八年突然出现……这部小说不妨说是一个人的成长史: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却的过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亡者归来

作者 : 詹森·莫特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最近更新 2019-11-21

我的守护者

作者 : 莉莎·克莱佩

《我的守护者》(Someone to watch over me)是莉莎·克莱佩所著的浪漫情爱情小说“鲍尔街警探系列”之一。美艳诱人的她被人从冰冷的泰晤士河中救起,虽然死里逃生,却丧失了所有的记忆。据说她是杜薇安——全伦敦最声名狼藉的女人。虽然身处神秘、迷人的莫凯南的保护之下。但是在内心深处,她知道这一切都搞错了……身为全伦敦最炙手可热又遥不可及的目标,莫凯南阅女无数。但他怀中的女人是如此的纯真、脆弱,让他忍不住为之销魂。随着爱火日渐成长,他决心要找出这谜样女子的身世真相——不论必须付出何种代价。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23/76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