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青梅煮酒
★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现代战争启示录,全景展现多国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多角度解读日本自明治维新兴起,至二战战败投降全过程★还原战争细节,揭秘历史真相,思考民族、国家与人性太平洋战争”系列图书,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地呈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及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本系列图书披露许多史实,情节生动曲折;作者文笔流畅,引经据典,脉络清晰,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个人见解。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第一部《山雨欲来》,主要讲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军国主义的兴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等内容。
最近更新 2022-09-23
作者 : 盐野七生
《罗马人的故事02·汉尼拔战记》以战争为题材,描述130年间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汉尼拔从西班牙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本土,历时16年的战争,双方八回合的交战,难分难解。最终西阿庇击败盖世名将汉尼拔。令人击掌称快的战争场面,胜利逆转的精彩情节,引人思索。战争人反映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什么知识优越的希腊人、军事力量强大的迦太基人最后会败给罗马人?
最近更新 2022-12-19
作者 : 乔治·F·凯南 约翰·J·米尔斯海默
在超过六十年的岁月里,乔治·凯南的《美国大外交》是公认优秀的关于美国外交的作品。利用其显著的外交经验与专业知识,凯南对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大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概览与批判。这个60周年增订版本包括了美国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约翰·米尔斯海默的重要介绍,提出了对凯南作品的新理解,探索了本书的持续影响。“这些在1950年发表于芝加哥大学的著名演讲,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的很多年里一直是有最广泛阅读量的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作品。”《外交事务》,过去七十五年里最重要的书。“一个真正懂得有关外交政策知识的人的一部关于外交政策的著作。” 《纽约时报》“一部经典的外交政策教科书。”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关于外交这一主题的最简明扼要的总结。” ——亨利·A·基辛格
最近更新 2023-12-15
作者 : 关河五十州
本书承接《战争从未如此热血2·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继续讲述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的历史。本册主要讲述美军如何破译日本密码,伏击了日本联合舰队灵魂人物山本五十六,以及麦克阿瑟提出了“蛙跳战术”,与尼米兹在太平洋战场上展开了千里奔袭,在新乔治亚岛、布甘维尔岛、吉尔伯特群岛、贝提奥岛等岛屿展开了一系列两栖登陆作战。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每况愈下,局面越来越艰难,美军离日本本土也越来越近了,日本战败已成定局。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爱德华·吉本
本书为英国作家爱德华·吉本所著《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三集。18世纪,启蒙时期代表人物、史学泰斗爱德华·吉本以毕生精力,创作出享誉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自问世以来,《罗马帝国衰亡史》受到无数名家的极力推崇,包括哲学泰斗休谟、“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全球史奠基人麦克尼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战时期知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经常在演说中引用书里的金句,其政治和战略思想也深受该书影响。《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展现了罗马帝国1300多年由盛而衰、直至毁灭的全过程。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文字,使得西方人一谈及罗马帝国,必定会想到此书。此书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
最近更新 2020-04-04
作者 : 盐野七生
公元前100年,恺撒降生。青少年的恺撒历经马略的杀戮、苏拉的独裁,致力于建立集权力与权威于一体的新秩序。时势造人,随后恺撒征战高卢,远征不列颠,击退日耳曼。并决意渡过卢比孔河,与庞培对战。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因为他能超越时代的藩篱;但天才之所以能超越时代,也正是拜当时的时势所赐。本册讲述从出生到渡过卢比孔河之前的恺撒,如何巧妙地利用罗马国家、政局、社会重重的危机,将个人推向颠峰,创造罗马历史的辉煌。
最近更新 2022-12-21
作者 : 盐野七生
自“恺撒时代”之后的公元前29年,供奉战神的神殿终于关上,象征罗马脱离战乱状态。屋大维开始运用卓越的政治手腕,宣布回归共和政体,受赠“奥古斯都”的尊称,确立由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并存的“罗马和平”。这一卷的主人翁——奥古斯都并没有像苏拉那样大放异彩,痛快淋漓;也不像恺撒那样性情愉悦外放,令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然而从33岁退出沙场,到77岁迎接死亡的这段漫长岁月中,深谋远虑的奥古斯都一直在另一个战场努力不懈。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如何完成了天才没有实现的目标,这就是书中所讲的故事。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屋大维,一个非天才人物却开创了天才所不能完成的伟业;通过罗马开国皇帝一生,可以了解到天才恺撒的理想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创业容易守业难。此书正式进入罗马帝政时代,奥古斯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于罗马帝国这首超级战舰的发展意义非同寻常,值得现代人深思。作为恺撒指定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和恺撒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手段却和恺撒完全不同。他如何维护大帝国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最近更新 2022-12-23
作者 : 盐野七生
“地中海海战三部曲”是日本著名非虚构历史作家盐野七生的重要作品,讲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个异质文明,以地中海为战争舞台,为了信仰、土地和贸易控制权相互对抗、最终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走向的三场大战——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522年的罗得岛攻防战、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这三场“划分天下之战”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是历史进程中的关键奇点,在血与火中欧洲基督教文明与中亚伊斯兰文明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从此,基督教势力日渐衰落,伊斯兰教文明逐渐掌控地中海世界,在历史舞台上开启霸主的征程。《罗得岛攻防战》为“地中海海战三部曲”第二部,讲述152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攻圣约翰骑士团在地中海的据点、抗击异教徒的前沿阵地罗得岛的过程,记录了走向消亡的欧洲骑士阶级最后的荣光,面对土耳其大军,一个行将没落的宗教团体英勇奋战,在历史上留下壮美的一笔,虽败犹荣。
最近更新 2023-01-19
作者 : 托尼·朱特
当托尼·朱特谈论欧洲的时候,欧美各国政要、学者、社会精英都会认真聆听!什么是欧洲?欧洲将何去何从?欧洲统一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翻开托尼·朱特《论欧洲》,更新我们对欧洲的认识、对世界的理解。欧洲,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进程,正以毫不声张的方式重塑着现代世界。目前,具备成为全球大国的实力或潜力的政治实体只有三个:美国、中国和欧盟。有乐观者声称,21世纪将是欧洲的世纪。但对于欧洲的未来,托尼·朱特持审慎的态度,甚至自称为“欧洲悲观论者”。通过明晰、理智和优雅的文字,他将这块曾经分裂的大陆视为一个变化中的整体,梳理了“二战”后欧洲的发展脉络。他认为,西欧战后复兴和重新崛起的有利形势将永远不会重现;而接纳梦想“回归欧洲”的东欧诸国,给不再繁荣的欧洲带来沉重的负担;失业、老龄化、移民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社会问题正在加剧,并到处掀起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浪潮;作为欧洲政治安全阀的社会福利体系压力倍增,面临崩溃的危险……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邃的洞见,他指出,“欧洲”理念越来越浮夸和违背历史事实,欧洲已陷入自我边缘化的境地;欧盟只有对欧洲的前景做出恰当的评估,正视未来危机的征兆,停下扩张的脚步,完善“现实存在之欧洲”的制度,才可能走出困局。清醒、坦率且极具说服力,托尼·朱特对欧洲历史图景的还原和未来前景的分析发人深省,因而深受欧洲领导人重视。对希望洞悉未来世界格局的读者而言,《论欧洲》不可忽略;而对急于应对社会变革挑战的读者来说,《论欧洲》不可不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凯撒
本书为凯撒继《高卢战记》后的另一部作品,包括《内战记》和作者不详而与内战有关的《亚历山大里亚战记》、《阿非利加战记》和《西班牙战记》。《内战记》一开始就紧接《高卢战记》,从凯撒和元老院之间的往来交涉讲起,讲到凯撒怎样在意大利人民的热烈支持下连战皆捷,终于迫使庞培放弃意大利逃往东方;然后再分别叙述他在西班牙、马西利亚、阿非利加进行的战事,最后他击溃庞培,使其逃往埃及,死在亚历山大里亚。各篇战记的作者都是亲历其境的人,所以本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色诺芬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军事家。本书除记述他随同希腊十万雇佣军参加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的战争经过外,着重记述小居鲁士在战争中阵亡后,希腊雇佣军由波斯腹地穿过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进抵黑海南岸,撤回希腊的冒险远征过程,《长征记》叙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文笔生动自然,所记事实基本可靠,不失为一部古典名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爱德华·吉本
本书为英国作家爱德华·吉本所著《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十集。18世纪,启蒙时期代表人物、史学泰斗爱德华·吉本以毕生精力,创作出享誉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自问世以来,《罗马帝国衰亡史》受到无数名家的极力推崇,包括哲学泰斗休谟、“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全球史奠基人麦克尼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战时期知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经常在演说中引用书里的金句,其政治和战略思想也深受该书影响。《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展现了罗马帝国1300多年由盛而衰、直至毁灭的全过程。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文字,使得西方人一谈及罗马帝国,必定会想到此书。此书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
最近更新 2020-04-11
作者 : 张玮
坚守气节、自诩为“海上苏武”的叶名琛,为何最终还是背了“千古骂名”?严复的人生,因何最终拐了个弯?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他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叶名琛、丁汝昌、沈荩、张作霖、黎元洪、严复、拉贝、丘吉尔、达•芬奇、格瓦拉……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在张玮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历史,或者被历史改变着。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作者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去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看起来枯燥的历史,带着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闪光、它的信念,展现真实的温度。
最近更新 2022-08-10
作者 : 盐野七生
本书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人掌握政权的动向,由军团推举三人先后称帝,日耳曼和犹太民族也趁机争取独立。内战的动荡和皇位的不确定,使罗马公民陷入疲乏,他们的热情不再,冷眼看待这即将崩解的世界。公元69-98年,这是一段塔西佗笔下充满苦恼与哀怨的时代。罗马帝国面临许多冲突-帝位的争夺、同袍兵刃相向、边民伺机而动,在这一连串的考验之下,罗马能否浴火重生?或是陷入混乱的分裂,告别昔日光辉?要想克服类似“制度疲劳”的这种危机,依靠健全的常识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才是最好的办法,罗马又一次迎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领导者。
最近更新 2022-12-25
作者 : 盐野七生
盐野七生在这部著作中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一生,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本书与作者的其他一些著作如《罗马人的故事》《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等在叙述上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又独立成篇,在历史长河中撷取一叶,铺陈发华,读来引人入胜。本书可以说是通过马基雅维利的视线来看文艺复兴。第一部着力于介绍马基雅维利的生活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相关情况,交代时代背景;第二部重点介绍马基雅维利的职场生涯,包括主要经历、业绩、相关历史事件和遭遇;第三部着重介绍马基雅维利失意后的奋斗经历和著述生涯,介绍和评价了他的重要著作和成就。
最近更新 2023-01-03
作者 : 托尼·朱特
《战后欧洲史》(套装全四卷)是当今世界最受尊崇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历经20年构思10年撰写,广泛运用6种语言文献资料,涉及34个国家,兼顾西欧东欧,囊括整个欧洲,第一部全面展现现代欧洲60年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大师级历史杰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外长索拉纳等欧美政治首脑人物隆重推荐。从残酷的种族灭绝到人权价值的倡议,从法西斯主义席卷全球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解体,从自由资本市场到大政府福利主义国家,从军备竞赛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欧盟,从关税壁垒到统一货币欧元……欧洲就是人类活动的实验室,它经历了各式各样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礼和试验。无怪乎,托尼·朱特说:“像狐狸一样,欧洲懂得很多。”对于现代公众而言,“不了解欧洲,无以了解世界”。《战后欧洲史》是当代最顶尖的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历时十余载而成的心血巨著。从“二战”结束直至21世纪初,这本书展现整个欧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面貌,全面而简练地再现了欧洲在战争废墟上重建的现实与精神历程,并揭示出欧洲走向联合自强的未来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锐的观察、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高超的叙述能力,将1945年至2005年的欧洲六十年历史,淬炼成了一部引人入胜、意义非凡且极具个人见解的伟大著作。《战后欧洲史》出版后赞誉如潮,获奖无数,被誉为“关于战后欧洲历史的最佳著作”“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并已成为社会大众“理解现代世界不可不读的经典巨著”。《战后欧洲史2·繁荣与革命(1953-1971)》讲述了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让西欧各国头疼的大事,不是防范野心勃勃的莫斯科,而是各国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欧洲帝国撤离原有的殖民地,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却也促使它们专注于本土事务。大多数的欧洲人远离了全面运动型的政治,关注的不再是革命的希望和经济的绝望,而是政府能否提供完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主流政党则强调政治改良和责任分工,尽力避免导致国家分裂的意识形态争论。政治稳定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欧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60年代,战后的人口爆炸成为引发社会、文化动乱的导火索。青少年仿效美国的消费方式,将几乎一无所知的美国看作自己的未来。时装、大众文化、性,甚至被浪漫化的“毛主义”,成为新一代与其祖父母时代一刀两断的方式。终于,法国爆发“五月风暴”,“1968年革命”席卷欧洲大陆。在斯大林逝后,东欧诸国以微妙的方式试图摆脱苏联的掌控。新上台的赫鲁晓夫小心翼翼地进行“有控制”的改革,尝试在不损害体制的前提下,和斯大林时代划清界线。但这场非斯大林化运动,在东欧激起要求变革的呼声。对大多数东欧人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它曾经有过的激进向前的、乌托邦式的理想,而成为必须忍受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的转向以及诸国内政的改革,成为东欧未来变局的远方鼓声。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