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没有我们的世界

作者 : 艾伦·韦斯曼

读罢此书,请一定要思考:“我们如何才能与这个世界相爱相生?”•启示录般的奇想 惊世骇俗•冷静科学的推理 无懈可击“人类如果退出,地球将会怎样?”第一次读到这样的问题时,着实被吓了一跳。诚如《没有我们的世界》的忠实读者们一再反复传颂的评价------“这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实验”,它是一位深具科学精神、逻辑思维、人文情怀与想象力的卓越调查者和旅行家严谨又天马行空的推理与论证。人类对地球重要吗?这部作品可以满足热爱科学幻想,同时又深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读者最大胆的科学假设和想象。人类离开后,自然的生机在恢复,在重新占领地球,人类太多自认为坚不可摧的东西会土崩瓦解,但很多痕迹被深深留住:那些核电站、那些人为的“墙”如疮疤般被留了下来,地球将带着人类的印记继续转动。来看看我们人类给这个星球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吧?人类退出后,世界是如释重负还是会怀念我们?如果没有了人类,这个星球会不会因为少了我们的贡献而变得有些贫乏呢?既然一切纯属想象,我们何不梦想一个无须人类灭亡也可以让大自然蓬勃发展的方式呢?在阅读此书之前,“你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因为你会被艾伦•韦斯曼‘劫持’到另一个世界里,久久沉迷其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古代园林

作者 : 耿刘同

皇家园林是历史上帝王营构的离宫别馆,专供帝后游乐、居住,听政与规模巨大、象征至离无上皇权的帝王宫殿,有着相仿的规制,它们往往建筑庞大,装饰奢华,色彩绚丽。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古代都城和其郊野的自然山水之中。有的也选择在离都城较远的风景胜地。

最近更新 2019-11-21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作者 : 白化文

作品主要讲述了汉化佛教,即在中国中原以汉族为主体的地区加以传播,并主要经由中国传入古代朝鲜、日本等处的佛教所用的法器和服饰的主要内容、具体样式、使用特点及用途等。其中法器如寺院特别是殿堂中的种种室内装饰用具,如幢、幡等,佛像前的种种供奉用具,如香炉、烛台、花瓶等;僧人在祈祷修行、供养、法会时所用的种种用具,如钟、磬、铃等,僧人的修行用具,如数珠、禅仗等。服饰则主要讲述了僧人服饰,兼及尊像服饰。作者是佛教研究的名家,作品深入浅出,生动可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古代商业

作者 : 吴慧

商业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社会分工和生产物的剩余之后,于逐渐产生的。在远古时,中国有了商业萌芽。在其后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威的商业政策和传统的商人精神。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古代数学

作者 : 郭书春

数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基础科学学科之一,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4世纪初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传统数学是当时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中国传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既可用于现今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对当前的数学研究有某些启迪作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字典词典史话

作者 : 张明华

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字典词典对汉字的形音义和相互关系,以及各种词语的解释,不仅揭示了汉字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情况,提供了关于古代自然科学、社会民俗人情方面的常识,为阅读古籍、学习古代文化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

作者 : 屈宝坤

要了解中国古代究竟有哪些伟大的科技成就,为数众多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无疑是值得认真发掘的巨大宝库。据统计,仅中国古代医药学的著作就有万种以上,数学著作也有上千种,农学著作近400种。这些科技典籍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在天文、数学、农学、地理、化学、物理和工程技术等各个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还留下了许多前人进行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的名胜古迹

作者 : 葛晓音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在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遗迹。群雄逐鹿的古战场,绵亘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皇家宫苑,清丽雅致的园林……中国的名胜古迹仿若一部活的史书,有着无尽的魅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的基督教

作者 : 周燮藩

基督教是古代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宗教的混合产物,在历史上曾对西方文化产生过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从唐代开始的景教东渐,开启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作者 : 朱仲玉

本书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最近更新 2019-11-21

台湾传统文化探源

作者 : 徐博东 张明华

台湾文化,既有原住民的“土著文化”特点,也有中国大陆“闽文化”、“岭南文化”、“中原文化”、“天越文化”、“荆楚文化”等的特征,还受到了相当程度“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融合了各种文化的许多有益成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显著的地方特色,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

作者 : 戚志芬

工具书、广义工具书的种类都很多,决不是这本小册子能够介绍得完的。现仅选择其中的类书、政书和丛书予以阐述,因为它们毕竟都是我国花团锦簇的文化典籍中纷呈异彩的花朵,同样都在我国文化史上闪耀着各自的霞光。本文共有三章,分为类书、政书、丛书。每章介绍其含义、发展、代表等。对于著名的书籍又有单独而详细的介绍。阅读本书,对于了解古代书籍保存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古代小说史话

作者 : 张国风

中国小说最大的特色,便自宋代开始具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系统。文言小说起源於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而白话小说则起源於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作者 : 黄景略 叶学明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此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建豪华的宫室,死后还要建造宏大的陵墓,希望继续享乐。至秦汉时期,陵墓及各种功能的附属建筑已构成一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祭祀礼制及陵区管理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秦汉以后历代陵区、陵园的布局,各类建筑物的设置、结构、功能,陵墓的构筑形式,殉葬品的种类、组合等各方面既有沿袭继承,又有发展变化,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陵寝则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葬俗。历代陵寝及其变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名物特产集粹

作者 : 邵秦

中华大地,锦绣河山,历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华儿女辛勤的雕琢,物华天宝、名物特产数不胜数。不仅有许多闻名于世的珍稀植物,还有罕见的珍禽异兽。尤其是农业自然条件良好,由北向南贯穿五个热量带,各地区均有独特的土特产品,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业名优特产荟萃,以其品质超群或“一枝独秀”享誉天下。中国的许多名物特产历史悠久,堪称中华文化史中色彩斑斓的画卷。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作者 : 张习孔

一部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凝聚了无数将帅、士兵和民众的智慧和勇敢,历朝历代涌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著名将领以及他们的军事思想和作战谋略,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11/12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