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寒川子
完整讲述1949-1976年,共和国历史上最折腾的岁月。本书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讲述河南西南部的四棵杨村,近百户人家和整个中国一起,在将近三十年里经历的各种政治运动、天灾人祸。张家地主在土改中被枪毙,一家人死的死、疯的疯;村民们分到田地,还没来得及高兴,全国掀起了合作化风潮,开始吃“大锅饭”;大食堂紧跟着大跃进,村民们又被迫砸锅砸瓢投入到大炼钢铁的行列中;疏于农耕,粮食减产,偏偏又刮起高产风,虚报粮食产量,大饥荒如影随形,小小村庄顿时饿殍遍野,成家老有林在床榻上活活饿死,万家秃子跑到坟头挖尸体吃……;饥荒未远,文革来袭,砸龙庙、平坟头,老烟熏护坟被打死,东家妻离子散,西家家破人亡;直至一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把残破不堪的四棵杨村彻底冲毁……荒唐、疯狂、绝望,带您重返那段尚未远去的真实历史现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蒋胜男
秦王驷驾崩,嬴荡继位为王,芈姝成为至高无上的秦国母后,而芈月则跟随作为质子的儿子被芈姝发落至冰天雪地的燕国。质子生涯艰苦无比,芈月母子衣食不周,处处碰壁。芈月在低谷中求生存、博前程,纵然身处市井,仍自强不息。然而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操纵着一切,他们屡屡遇险,甚至陷入绝境,被迫铤而走险……就在芈月即将放弃宏图大志之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她命运的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子非鱼
《吴三桂的发迹史2》讲述明亡清兴之际,明朝大将吴三桂在明、清、大顺三大势力的夹缝中荣辱存亡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算得上是一个颇具“知名度”的人物。他因投降清朝,几百年来,经常被人指责为“汉奸”;后来封藩云南时,又因举兵反清,被判定为“逆臣”、“反贼”。可以说,自明清以来,吴三桂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多是反面人物的形象。但是,无论吴三桂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曾牵动了历史的命脉,成为决定历史关键进程的关键人物。吴三桂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充满变数。他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艳丽故事,又有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铁血篇章,还有为权力、私欲而角逐、拼杀、无视忠义的不耻行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月望东山
《那时汉朝》第四部《宫廷决斗·霍光舞权》讲述从汉武大帝北上,对西域发动汗血马战争写起,到张敞和黄霸较量为止。外戚李广利率军出征,惨胜而归,总算打通西边门户。可当刘彻再度对匈奴用兵,却遭遇一连串的滑铁卢:汉朝将领李陵和李广利先后投降,汉使苏武被囚北海十九年。前线失利,后院又起火。赵人江充,利用巫蛊,逼反太子刘据,制造臭名昭著的巫蛊惨案。这时,刘彻噩梦醒来,托孤霍光,暮气沉沉的汉朝,重获新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贾志刚
《说春秋》第二部《秦晋恩怨》讲述了齐楚争雄,桓公野心高涨,楚王枕戈待旦,南北战争,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晋室血雨腥风,勾心斗角,摇摇欲坠;大秦崛起边陲,倾慕中原,与晋联姻,道不清恩恩怨怨……公子重耳十九载颠沛流离,幸得非凡团队忠心不贰,走南闯北,忍辱负重,终至王者归来……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二月河
本书是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乾隆皇帝》的第五卷《月昏五鼓》(原名《云暗风阙》)。本套书描写的是,雍正死于非命,时年二十五岁的乾隆继位。他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不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派能吏赈灾济民,杜塞乱源。先后进军大小金川、西域和台湾,平息叛乱。让纪陶主修《四库全书》,以收束笼络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但与此同时,地士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荒淫糜烂不堪,且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加上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国势逐渐江河日下。二月河在书中描绘了乾朝广阔的社会场景。上至庙堂之高,下至江湖之远,宫闱、闺阁、市井、乡野、沙场、行院……无不涉及,展现了乾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风云变迁,浸润着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堪称清代中期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作者将政治斗争的权谋机变、军事战场的运筹帷幄、文人儒林的形形色色、世情的炎凉百态琢磨得玲拢剔透,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二月河目前最为成熟的一部长篇力作。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晓磊
赤壁惨败让曹操元气大伤,凉州的韩遂、马超等人蠢蠢欲动,勾结关中军阀趁势叛曹。曹操遂在渭水一战中大败关中联军,解除了西北后顾之忧,重树军威。随后曹操加紧篡汉:强迫天子为曹氏诸子加官进爵,本人则进封魏公;而反对曹操篡汉的昔日功臣们则被彻底边缘化;逼死荀彧,扫除了登上权力顶峰的最大障碍。痛失爱子曹冲后,接班人问题颇令曹操头疼,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不能令他满意。但面对二子选一的局面,曹操只得安排一次次的考验和测试;同时,曹丕和曹植兄弟间的明争暗斗也在愈演愈烈……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余耀华
大宋王朝,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来最风雅、最绚烂的王朝。大宋王朝,拥有令人叹羡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不可企及的繁盛文化。在大宋的历史天空,名主(英宗、神宗等)、名臣(赵普、寇准、包拯等)、名将(杨业、杨延昭等)、名仕(欧阳修、范仲淹等)散发出来的光芒,历经千百年,依然璀璨夺目。无数风流人物、无数英雄才俊,都患上“意淫强国”的病,眼睁睁看着富而不强的大宋,任外族所欺,为外族所灭。《这才是宋史》,坚持以“正史为经,野史为纬”。还原宋朝历史。正史麻辣劲爆!野史甜香温情!《这才是宋史》,不一样的宋史!本册为第二册。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才是宋史》贰,从真宗赵恒即位开始写起,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四朝。全书以正史为经,野史为纬,不戏说。书中涉及重大的历史事件:澶渊之盟、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涉及重要的历史人物:真宗朝代,赵恒、刘皇后、吕端、王旦、寇准、丁谓、王钦若;仁宗朝代,赵祯、王曾、范仲淹、狄青、包拯;英宗赵曙;神宗朝代,赵项、韩琦、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高阳
晚清历史全景式画卷、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六。两宫回銮还不到一年的工夫,宦海升沉,几人弹冠相庆,几人不堪回首,各省总督半数迁转,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病殁掀起又一轮的明争暗斗…… 历史小说界风云际会,新人辈出,但是能够几十年畅销而不衰,则需大手笔。台湾作家高阳作品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在这位作家离逝12周年之际,海峡两岸出版界又一次将目光对准了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高阳
晚清历史全景式展现、系列史诗巨著《慈禧全传》之三。宫廷之内的烛光斧影,将相公卿的尔虞我诈,浊世佳公子的风流倜傥,绿林英杰的豪迈壮气,乡野小民的离奇遭遇……高阳的叙述,让人恍惚了历史的残酷,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有着说不尽的摇曳生姿、道不完的万种风情。台湾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许晏骈,字雁水,笔名郡望、吏鱼,出生于钱塘望族大学未毕业,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当了空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唐浩明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第三部《黑雨》。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这个曾文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有哪些特别过人之处,值得这二位如此重视?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判定的铁案。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孙皓晖
第四部是秦国连续度过三次交接危机的惊险低谷史。以蔡泽入秦路遇相学名家唐举预言命运拉开序幕,故事迭次展开:蔡泽错以急流勇退的自保之道说范雎,反遭范雎蔑视,唐举密见老友,介绍蔡泽的计然富国才能,范雎上书举荐蔡泽为相,决然辞官隐退,与鲁仲连路途相遇一起南下游历;鲁仲连领引范雎在陈城结识吕不韦,引出吕不韦的商旅人生;吕不韦北上邯郸,巧遇秦国人质王孙异人而雄心大动,最终决意弃商从政,吕氏传奇由此展开。吕不韦以雄厚资财入咸阳周旋,使王孙异人成为太子嫡子;赵国平原君警觉人质逃走率军追杀,吕不韦得百名义士血战掩护,方与异人归秦。秦昭王病逝,老太子柱(秦孝文王)继位一年又病逝,异人(秦庄襄王)继位,任用吕不韦为丞相推行新政;庄襄王在位三年病逝,此前已经迎回的十三岁少子赵政继位,吕不韦以“相邦”、“仲父”身份与太后共同摄政;期间吕不韦两次主持交接大局、稳定朝野、拓展国土,声望大增,但与太后赵姬之暧昧纠葛却惹来王族元老非议;吕不韦以非常手段解脱自己,使胡人嫪毐与赵姬私通,赵姬以摄政太后权力封嫪毐为长信侯,专权淫乱宫闱,蓄谋政变夺位,酿成秦国历史上的最大丑闻。少年秦始皇与吕不韦联合,一举铲除嫪毐叛乱势力,贬黜太后回赵国原籍;秦始皇二十一岁亲政,吕不韦为消弭秦国法制的峻猛重刑,召集门客作《吕氏春秋》确立杂家治国方略;个性强悍的秦始皇坚持商鞅法制,与吕不韦政见严重对立;吕不韦决意公布《吕氏春秋》,欲以朝野公议决定治国方略;秦王政面临巨大压力,与青年李斯、王翦、蒙恬等新锐势力结成护法同盟,图谋对抗吕不韦集团,秦国又一次面临转折危机,引出第五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孙皓晖
以秦军东进,雒阳周天子君臣惊慌迎接为序幕。连续展开两场冲突:一为秦军东进开道的宜阳之战,千夫长白起崭露头角;二为秦武王进军雒阳,举鼎暴死。白起奉秦武王遗诏,率一千铁骑从阴山北上秘密进入燕国,克难克险,设计迎回在燕国做人质的少年王子稷;甘茂与魏冉、白起等将士结盟,合力粉碎公子离的夺位政变,拥立公子稷(秦昭王)继位;燕国主政大臣乐毅说服燕昭王结好秦国,送回公子稷生母芈八子(宣太后);芈八子拨乱反正廓清朝局,破格起用族弟魏冉为丞相,亲自摄政稳定秦国。号称“东海青蛟”的齐闵王欲图霸天下,鼓动山东六国连兵六十万先机灭秦。秦国危难关头,宣太后一力破格起用白起为将,鏊兵中原,大破六国联军。燕国密谋攻齐复仇,白起统兵趁机再度东出,冬季大举进攻河内,拔魏韩城三十余座,秦设河内郡。鲁仲连为保全齐国,南下楚国寻求结盟抗秦。白起水陆并进奇袭楚国,夺夷陵,攻陷郢都,楚国被迫北迁,秦设南郡,一举成为战国超强霸主。燕国秘密联结五国,组成以名将乐毅为统帅的联军大举攻齐,齐军连败,暴虐的齐闵王被乱民活剐!联军攻陷临淄,五国回兵,燕军独占齐国全境,惟余即墨、莒城两城坚守。名将田单即墨抗燕六年,终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恢复齐国,齐燕一齐衰落。其后魏冉贪功,不顾白起反对,派秦军大将胡伤率军十万攻赵,被赵奢第一次击败,宣太后谢罪自裁,秦国君臣猛醒。赵国崛起的内幕揭开,赵武灵王强国变法的传奇故事“胡服骑射”一一展现,秦国与赵国开始了长期认真地斡旋;饱受奸佞陷害的名士范雎入秦,助秦昭王罢黜魏冉,襄助秦昭王亲政,提出“远交近攻”大战略,秦国形成新的合力;赵国与韩魏合谋,接受韩国飞地上党,欲居高临下压制秦国,引起秦国警觉,秘密制定与赵国决战上党,历时三年的“长平之战”层层展开,赵国全部精锐五十余万一战覆灭。战后秦昭王进入晚年,逼白起自杀,范雎心怀忧惧,更难者在于太子孱弱多病且无嫡子,诸王子皆平庸无能,连选贤另立的可能都很渺茫,秦国王室第一次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危机状态,从而引出第四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熊肖春
这是一部奇特的历史书。这部书的奇特在于它绝对不是那种传统的庙堂式的历史书。这部书的奇特在于它所讲述的历史是民间的、是家常的、也是草根的。甚至连作者在网络上发表这组文字时使用的ID“招福”,也透着一种惠山泥塑般的民间情趣。这部书的奇特在于它把历史和故事给结合得非常完美。——这是否因为听故事是我们从襁褓到坟墓一直都有的需求?总之,它得到了极广泛的网络回应。呵呵,不信,你可以去网络上搜一下:)这部书的奇特还在于它不需要“意义”、“价值”之类的废话。否则就如同在中国南方的天然山水间建造了一座中世纪的城堡,会透出一种诡异。话就说到这里,你也可以当它是序。现在,让我们搬个板凳继续听招福讲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赫尔曼·沃克
这当然不是旧时所理解的兵变——只见刀光闪闪,舰长被囚,绝望了水后成了不去之徒。它发生在1944年的美国海军。在凯恩舰这艘近乎于报废的老式战舰上,却爆发了美国海军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哗变事件。以副舰长马里克为首的哗变一方,到底是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救军舰于危难之中的英雄,还是阴谋蓄意叛变的暴徒?抑或是不堪忍受暴君统治、奋起反抗的自由战士?舰长奎格,是个刚愎自用的独裁者,还是懦弱胆小的怕死鬼?是一位因巨大压力导致精神失常的偏执狂,还是一位真正的优秀军人、一位在尽职尽责保卫着这个国家的沉默英雄?答案究竟是什么?美国海军的军事法庭给出了他们的判断和判决。但作者赫尔曼·沃克并没有,每个看过此书的读者想必也会有自己的判决。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