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1950)。
海明威的全部作品集
这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主要作品之一。作品写一个典型的美国青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参加意大利军队的经历和他的性格变化。亨利是个单纯的美国青年,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自私和虚伪,不满意机器文明的单调呆板,而追逐原始的兴趣,打猎钓鱼,醇酒美人等等。他在意大利前线爱上了一位英国籍的护士,逐渐发现真正的爱情和人生的意义。个人主义的反抗和惨痛的失败也教育了亨利,使他从凡事无所谓的超政治观点,逐渐走到永远告别帝国主义的战争。 小说同时反映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对战争的态度,这里有自称为社会主义者的无政府主义者,有军国主义者,有天主教神父,有各种类型的医生,也有意大利人民善良朴素的形象。
美国青年巴恩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椎受伤,失去性能力,战后在巴黎任记者时与英国人阿施利夫人相爱,夫人一味追求享乐,而他只能借酒浇愁。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夫人拒绝了犹太青年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阿施利夫人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夫人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