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迈考特,1930年生于美国纽约,不久即举这迁往爱尔兰,在贫民窟长大。19岁只身来到美国。1996年出版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等,曾连续117周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一年重印47次,印数高达150万册,创下了一连串的出版奇迹。本书现已译成25种语言全球发行,并由派拉蒙公司改编成同名电影,令数亿计的读者深深感动。
弗兰克·迈考特的全部作品集
《安琪拉的灰烬》以幽默生动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贫民窟孩子成长与奋斗的感人经历。面对贫穷、挫折、苦难,作者迈考特则选择以乐观进取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美国青年一代心目中自强奋斗的偶像。 这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苦难,但是它不叫人绝望,主人公在成长着,在拼命地吸吮着苦难的乳汁成长。这成长的历程是无坚不摧的。尽管弗兰克与他的兄弟们在物质上非常贫穷,但他们总是很快乐,有很多渴望,很多梦想,很多激情,感觉很富有。令全世界无数读者为之感动。 该书平凡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数以千万的读者,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本书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117周之久。美国《好书》杂志评论说,这本书的成功靠的是真心被感动的读者的口口相传。
《安琪拉的灰烬》:荣获美国文学最高荣誉普利策奖被《纽约时报》誉为“影响全球的成长小说杰作”荣获全美书评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美国年度好书奖著名作家曹文轩倾情推荐!“巴学园”丛书里至今最好的两《安琪拉的灰烬》:一是《窗边的小豆豆》,一是《安琪拉的灰烬》。《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名。当我回首童年,我总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来。当然,那是一个悲惨的童年,幸福的童年是不值得在这儿浪费口水的:家庭贫困潦倒;父亲一无所长、醉话连篇;母亲虔诚而沮丧,坐在火炉旁哀叹个不停;神父自以为是;教师恃强凌弱我们在物质上贫穷,但我们总是很快乐,有很多渴望,很多梦想,很多激情,我们感觉很富有。
十月的第一个清晨,阳光明媚,“橡树号”驶进纽约港。梦想已久的城市映入弗兰克的眼帘,摩天大楼却让十九岁的他望而生畏。脸上长满丘疹,说话带有口音,不知道什么是汉堡包,分不清浴室地垫和毛巾……在纽约度过的第一晚,真是尴尬百般。在同船来的神甫帮助下,弗兰克成为打扫垃圾和清理马桶的酒店勤杂工,然而热爱读书的他,异常羡慕进出地铁的大学生。后来,他过当兵,做过码头工人、打字员,终于有~天,纽约大学的校门向他敞开……
普利策奖经典杰作“安琪拉的灰烬”三部曲之3迈考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狄更斯,一个可以像剥洋葱一样剥掉社会层层外壳而展露其内核的伟大作家。——《西雅图时报》在开始教书的前两天,我两度差点被开除,此外我30年的纽约教师生涯毫无引人注目之处。我常常拿不准自己是否应该做教师。后来,我想知道自己是如何做了那么久。我和学生们时而像死敌,时而如家人。我试图讲解语法,他们却对我做码头工人的经历更感兴趣。他们在写作文时怨声载道,伪造假条时却能写出全美国最才华横溢的散文,人这一生需要数不清的借口,于是我们兴高采烈地上了世界上第一堂研究假条的课。我们以研究名著的态度分析报纸上的美食评论,在公园野餐以进行词汇教学,把创造性写作课变成了配乐朗诵菜谱比赛。我以为自己是个糟糕透顶的教书匠,人们却颁了个奖给我,说我是“全美最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