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余秋雨的全部作品集
喜爱散文的朋友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出版八年来居高不下的销售量早已让她深入人心。读过了《山居笔记》,读过了《霜冷长河》,不知你再读她时是否还会体味到在文化旅途上的丝丝苦楚。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杂文集,其中的文章大多涉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 本书为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专集。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散文写成美文不易,写出点历史文化意味更难。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也许可以让人二者兼得。
从去年8月到今年1月,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 据《北京晚报》报道,此次推出的新书《行者无疆》是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在《行者无疆》中余秋雨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 《行者无疆》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 全书的装帧设计力求与内容谐调统一,特制的正文纸和书中的图片,刻意做旧,配以精致的装饰图案,给人以欧洲古典华美的感觉。
余秋雨更愿意人们称他为文化行者。走出书斋十几年来,我品味到的是一个行者的艰辛,在世界各地感悟到的是历史留下的种种细节。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把我对于自然景观的思考和体验,用散文的形式进行收藏,它们是我对生命、文化和历史的体会,也是我作为一个行者的责任。我愿意与读者一起分享内心对文化的渴念…… 十五年前,余秋雨携《文化苦旅》亮相《收获》,融历史积淀和现代意识的文化大散文由此发端,轰动海内外;十五年后,余秋雨检视漫漫旅程的每一个脚印,把最精彩的风景留在这部《出走十五年》里。 这本书收录了我考察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十五年间写下的小部分文章。我的考察,路虽不少,但主要还是在寻找各大文明的经络系统和相关穴位,因此一路上所遇到的艰难是双重的:行旅的艰难和思考的艰难。 其实还有一项更隐秘的艰难,那就是表述的艰难。我不能把行旅者独特的精神悖论展示给读者,也不能把路上已经解决了的艰难说得危言耸听,更不能把思考中尚未获得晓达的障碍丢给读者,以上这重重叠叠的表述的艰难,几乎贯穿了我十五年的全部时日。因此,读者看到的这些文章,不管表面上如何轻松洒脱,字字句句都伴随着生命的全方位煎熬。我历来非常珍惜自己的文字,这是读者能理解的。我考察中国文化的篇什被选编和转载得较多,这次选择主要偏向于我考察世界文化的部分。 ——余秋雨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 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 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 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 十二年前,我曾向台湾的听众描述过这种笛声。 应《联合报》之邀,在台北中央图书馆发表了一个有关昆曲的演讲。演讲之余,还与我所敬重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作了一次有关昆曲之美的长篇对谈,发表于《中国时报》。那是我第一次到台湾,《文化苦旅》还没有在那里出版,因此我留给台湾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昆曲研究者。 十二年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我的主要精力投注在对人类各大文明废墟的实地考察上。忘了是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我得到消息,昆曲被联合国评上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消息,使我荒凉的心境间增添了一份滋润。我在万里之外,听到了来自苏州的笛声。 不久又听到另一个消息,世界遗产大会将在苏州召开。苏州有这个资格,种种理由中有一项,必与昆曲有关,我想。 回国后我又几度访问苏州。奇怪的是,似乎冥冥中已有安排,每次都遇到白先勇先生。他忙忙碌碌地往来于美国、台湾和苏州之间,只想把昆曲艺术再一次隆重地推向海内外。他向我介绍苏州昆剧团的演员和剧目时,如家人捧持家珍示客,这让我感到惭愧。我们常常与珍宝相邻咫尺而不知相护相守。所谓文化,就在这相护相守间。 近年来,古吴轩着意重振苏州文化的历史荣耀,嘱我谈一谈昆曲艺术。这个建议使我的心情重归平静,慢慢地翻阅以前从事这方面研究时留下的一些文字,终于把十二年前在台湾的演讲和有关篇什整理成册,以襄盛举。文陋心诚,藉以献给美丽的苏州,献给那似远似近的悠扬笛声。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借我一生》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他独创的文体交糅了体验与论述、激情与冷静、宏观与细节等诸多对立性因素,呈现全方位的表现力度。
本书分为四辑,主要内容讲:第一辑:壮士、中秋、琉璃、垂钓、老师、长者;第二辑:关于友情、关于名誉、关于谣言、关于嫉妒、关于善良、关于年龄、最后的课程;第三辑:绑匪的纸务、智能的梦魇、文化敏感带、这样的男人、大桥的寓言、遗憾的真实、氢弹的部件、乱世流浪女、裉色的疑问、膨胀的雪球、心中的恶狼、为自已减型;第四辑:灯下回信、掩卷沉思、秋千架。
《中国文脉》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余秋雨教授感叹当前“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重大的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第一核心篇目《中国文脉》,酣畅地通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和美学主脉。此前从未发表过;第二核心篇目《笔墨历史》,也酣畅地通论了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此前均从未发表过。在这两个核心篇目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的精细论述,组成了一部罕见的《中国文化人格史》和《审美精神流变史》。其中不少文章,已成当代经典。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我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我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在总体计划上,这本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第一阶段的记述是《文化苦旅》,那本书中的我,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惊讶和感动告诉读者。但是等到走完写完,发觉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例如—— 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 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 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 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 对于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中断绝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 对于君子和小人这条重要界线的无处不在和难于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