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昆,号问竹主人,天津市人。清朝十九世纪著名评话家、小说家,编有《龙图公案》、《忠烈侠义传》。 善讲《忠烈侠义传》,原稿有三千余篇。其后经人编为小说,成《三侠五义》一百二十回,《小五义》一百二十四回,《续小五义传》一百二十四回,先后出世。 《龙图公案》,为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别出心裁,改编成侠义英雄白玉堂等人辅佐包拯为民申冤办案,并且平定藩王作乱的故事。其中人物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富有生活气息。
石玉昆的全部作品集
《七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是一部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由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及其笔录本《龙图耳录》编写而成。小说以北宋仁宗时龙图阁大学士包公断案为背景,集中描写了“南侠”展昭、“锦毛鼠”白玉堂等一批劫富济贫、扶危济困、忠心为国的豪杰义士。全书情节曲折,结构紧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被鲁迅誉为“正接宋人话本正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
《小五义》为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为侠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受民众的喜爱,流传极为广泛。《小五义》的中心人物已由《三侠五义》中的包公转为包公门生颜查散,而重要的侠义人物,除了前辈“七侠五义”之外,增加了几个晚辈义士,即钻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彻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穿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之侄玉面专诸白芸苼,这四个小义士加上《三侠五义》中原有的人物小义士艾虎,便是“小五义”。《小五义》并不是紧接着《三侠五义》的结尾续写的,它实际上是从《三侠五义》一百回后开始写起,部分内容与前书重出。小说以襄阳王赵珏图谋叛乱为线索,历叙颜查散奉旨巡按襄阳,大印被盗;白玉堂坠铜网而死;众侠义云集襄阳,蒋平找回大印;智化用计,里应外合,收降襄阳王党羽钟雄;破铜网时,颜查散被沈中元劫持,众义士分头寻找,沿路行侠仗义;“小五义”不期而遇,结拜为兄弟;继而沈中元归附颜查散;众义士参悟阵图,分工破阵,不幸误落铜网。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留下无尽悬念,待《续小五义》叙说。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120回,首刊于光绪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问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清光绪年间,问竹主人(石玉昆)又加以修改润色,更名为《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均为 120回。近代学者俞樾认为本书第一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1回。又以三侠即南侠御猫展昭展熊飞、北侠紫髯伯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合为一侠。实为四侠,增以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共为七侠;原五鼠即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仍为五义士,改书名为《七侠五义》,于光绪十五年作序刊行。但此改动遭到文学界很多人的质疑,鲁迅、胡适诸辈皆认为俞樾的改本实不如原本。如1923年12月28日鲁迅致胡适佚札言:“我以为可重印者尚有数书。一是《三侠五义》,须用原本,而以俞曲园所改首回作附。”1925年,亚东图书馆重印《三侠五义》时选用原本。胡适“序”中明确指出:“《三侠五义》原本确有胜过曲园先生改本之处。就是曲园先生最不满意的第一回也远胜于改本。近年上海戏园里编《狸猫换太子》新戏,第一本用《三侠五义》第一回作成底本,这可见京班的戏子还忘不了《三侠五义》的影响,又可见改本的第一回删去了那有声有色的描写部份便没有文学的趣味,便不合戏剧的演做了。这回亚东图书馆请俞平伯先生标点此书,全用《三侠五义》作底本,将来定可以使这个本子重新行于国中,使许多读者知道这部小说的原本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今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两种名称流传于世。
本书为《三侠五义》(《大五义》)和《小五义》的续书。《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侠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和《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但其风格则基本一致。首先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变化,很能引起读者的悬念。其次,语言口语化、大众化,运动不少方言土语,叙事写人恰到好处,鲁迅曾评价说:“《三侠五义》及其续书,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