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附记 两种经济的故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德国到处都是孩子。长远看来,也许德国才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这种想法令人不安。

——扫罗·帕多瓦,1945

当然,要是我们连续输了两场世界大战的话,债务就会一笔勾销,而不是背负近3 000万英镑的债务,就会被免除一切海外义务,也不用驻军海外,那样的话我们就可能和德国人一样富裕了。

——哈罗德·麦克米伦

1953年和1954年英国财政大臣R·A·巴特勒几次讲话中庆贺的英国经济的繁荣和富强,只是随着德国经济奔腾前进中带动欧洲经济之船队前行时,在英国岸边撞击出的最后浪花而已。回想起来,1954年成了英国的幻想中最后一个辉煌之夏。

——艾伦·密尔瓦德

战后西欧历史上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联邦德国和英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德国的一代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历了两次战败国命运:城市被毁、货币失效、男劳力不是战死就是被关押在战俘营中,交通和服务业基础设施都被彻底摧毁了。而英国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一个明显得胜的欧洲国家。除却遭受的轰炸和人员伤亡外,英国整个国家的结构如公路、铁路、船坞、工矿企业都在战争中完整地幸存了下来。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就开始欣欣向荣,成了欧洲经济的动力,而英国却发展滞后,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其他各国。到1958年,西德经济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在许多观察家眼中,英国正在成为欧洲的病人。

这两种截然不同而带有嘲讽意义的命运,究其原因,具有教育意义。50年代德国经济“奇迹”产生的背景在于其“30年代”的复兴计划。纳粹在通讯、军备、车辆制造、光学、化学和轻型发动机产业及有色金属方面的投资,原本是一种战争经济,但却在20年后见效了。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就根植于艾尔伯特·斯皮尔的政策之中,实际上,战后爬上高位的联邦德国商界年轻经理和政界规划者原先都是在希特勒手下起步的;他们为联邦德国各委员会、规划局和公司所提供的政策和实践都是些受到过纳粹官僚首肯的项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