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世界:不止一副面孔——演讲集 民间传统帮主我们复活想象——在深圳市民大讲堂等的演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我看来,这些口传文学的方式可以给从事书面文学创作的人一些更直接更有力的启示。这种启示是方法的启示,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一个庞大的素材库,一个巨大的故事与题材资源。

当我们立足在汉语言文学中来讨论作家的想象力和这种想象力在构建文学世界时的积极作用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危险的话题。在中国文学中,至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学批评中关于想象和想象力源泉的分析便消失了。在接下来的差不多整整半个世纪里,批评界的视野里没有想象的位置,更为奇怪的是,真正的自由想象也随即从诗歌、从小说、从戏剧,甚至别的艺术形式中消失了。

直到80年代后期,想象力才在汉语言文学创作中日渐复苏。

我之所以特别关注中国80年代后期的汉语言文学创作,是因为那是我在尝试过一段时间的写作后,开始有能力思考一些文学问题的时期。其中,如何在文学中重建想象,也是我思考较多的一个问题。那时,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写作者,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怀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关注着中国汉语言文学中一些特别新鲜的、富有更多创造性的因素的出现。

我想,我可以算是一个敏锐的旁观者,我觉察到了正在复苏的想象对将来创作的意义。在那样一个时期里,我除了关注着中国作家的表现,也特别有兴趣观察汉语文学批评界的表现。毋庸置疑,当时的批评界也从那些新锐作家崭新的作品中看到了中国文学中想象力在积蓄许久之后的爆发。可惜的是,批评界把这种想象力爆发的意义过分低估了。这种低估的具体表现就是,所有一切具有超现实意味的想象,都被很轻巧地梳理成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或另外的什么主义与流派的流风所致的结果。在这样一种估价中,外国作家被无原则抬高,与此同时,中国作家的创造性也无原则地被贬低了许多。而在此前,在我们这一代作家未曾经历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文学理论模式成了评价中国一切创作活动与实绩的标准。如果说那时的文学批评界是迫于政治意识的环境险恶而只能发出这样整齐划一的声音的话,在我们成长的这一阶段,各种思想禁锢正在被打破,不同的人在不同方向对各种陈规陋习、各种僵死的教条发起有力冲击。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景下,中国文学恢复文学本身应有的面目的努力,却都被批评界看成了西方文学各种流派在中国的种种遥远回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