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书斋,叶企孙感受到了民众朴素爱国主义浪潮的伟力,这对他原本的精英爱国思想多少有些冲击。毫无疑问,梅贻琦、叶企孙、陈寅恪、吴宓等人都是爱国者,在他们心中,祖国的位置高于一切,甚至超越他们的生命。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文化和知识高度,对时局的分析、判断和着眼处自然与众不同。陈寅恪对蒋所领导的抗日救国充满怀疑,因此,他的结论是悲观的。他认为以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军备及经济实力,目前无法与日本人对抗,再者,“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如果贸然开战,结论则是战必败、败必亡,不如暂且“屈服”,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而教授中对国人的表现亦多有不满:“……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国人泄泄沓沓,隐忍苟活,屈辱退让,丝毫不图抵抗……”吴宓虽不同意陈寅恪的看法,但其情绪的基调也是悲观的,“按西洋古者如troy与carthage之亡,皆历久苦战,即中国宋、明之亡,争战支持,以及亡后图谋恢复之往迹,皆绝异中国今日之情形。中国之科学技术物质经济固不如人,而中国人之道德精神尤为卑下,此乃致命之伤……”(《吴宓日记》1936-1937卷,第169-170页)
梅贻琦对南京政府的表现同样是忧虑和失望的。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对蒋政权的“不抵抗”政策提出质疑和批评。在政府首鼠两端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所呈现的战争态式将变得极其复杂,因此,梅先生曾在就职仪式上说,“救国的方法极多,救国又不是一天的事”,以他的识见,战争将会长期开展下去,在持久战的前提下,科学技术往往会成为两国角力对决的制胜因素。而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全赖当今的大学,特别是清华大学这样的学府翘楚,应该负起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思路下,梅贻琦是不主张学生分散精力的,在他看来,让学生们丢掉书本的主张更是目光短浅。学潮学运固然有理,但他认为是小道理,这些对“东洋鬼子”来说只是毛毛雨,小打小闹,顶多是个皮外伤,而培养出科技人才,拥有国之利器,对敌人才是致命的,才是大道理。或许是因为身为校长,在对待学生直接参与抗日活动的事情上,与叶企孙比,他表现出严格的原则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