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淇变法,并没有改变山西盐商累积的势头,山西盐商作为国内盐商老大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从明朝中期开始,山西经商之风渐已形成,经营各种商品的巨商大贾相继涌现,这时山西平阳、泽潞有“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之说。
山西盐商家族所率先达到的权势,在盐商敢于参奏户部尚书以及户部尚书辞职等事件中表露无遗。尤其是因开市所引发的政治大地震,更是显露出了明朝盐商特权家族的势力之大。
户部尚书的辞职
1518年,一场发生在商官之间的较量,显示出了山西盐商作为“帮”的分量。
这场较量发生在吕铃等山西盐商和户部尚书叶玠之间。如果说开中制和折色制是政府盐业运输、销售商业化的表现,那么吕铃等盐商就是试图在盐业生产民营化上打开一个缺口。他们的要求是盐业生产领域国退民进的体现。目前中国的盐业生产、销售均由国家专营,从这个层面来说,明朝盐业的民营化远比今天走得远。
叶淇变法的着眼点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所以他并没有考虑到、事实上也没有解决政府拖欠商人的盐引问题。尽管1489年明朝出台了允许食盐生产者私自卖盐给商人,但由此加剧的私盐泛滥,让这一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化。弘治年间,河东盐年办盐课额才42万引,到了1509年,拖欠往年的正额盐就达46万多引。
官办下的盐业生产效率低下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嘉靖以来,政府一直努力采取增加引目、提高引斤等措施以增加官盐销量,以期提高盐税收入。可是由于人口相对固定,食盐市场有限,加之官盐税负重,成本高,使得价廉质优的私盐在市场竞争中胜过了价昂质次的官盐,政府的种种努力归于失败。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官盐在远离产盐地的省份供应不足,大量积压在盐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国家失去了盐课收入而私盐泛滥。在16世纪20年代、60年代和160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严重的盐务危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