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十、康厚明 从“农民工”到“人大代表” “咱们终于有自己的窝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是“异军突起”。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有限,无法向农村大规模投入资金,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9亿农民的出路问题,国家采取了支持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乡镇企业的方式,来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因此,相对其他类型的企业而言,乡镇企业是农村的二、三产业,与农民、农业、农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经历了极不愉快的拖欠工资事件后,康厚明就一直待在家里。爱听广播的康厚明已看到乡镇企业的美好前景。于是在1987年,他创办了一个小型的粮食加工厂。

土地承包之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收入也都有大幅度提高,无论是水稻、玉米还是小麦,都比以前大基地粮食收入要多得多,很多家都是粮食翻倍,到了秋后一个粮仓根本就不够装,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搭建两个粮仓。除了交公粮和自家食用外,粮食另外一个大的用途就是作为猪饲料。四川养猪人家多,很多人都赚了大钱。希望集团的老大刘永好就以养猪而致富,而那个为丈夫讨薪的熊德明也有自己的“养猪场”。在2007年,她家仅出栏的猪就有300多头。2008年底,有1000多头猪出栏。养猪的收益让熊德明逐渐富裕起来,家里也盖起了两层小楼。

正因为如此,康厚明才决定在村里成立一个粮食加工厂。他和妻子凑钱购置了一套加工设备,“两人小作坊”悄然开张。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稻谷打米加工成大米,供村民食用。另外,就是把粮食打成粉喂猪。那段时间,康厚明的活很多。全村只有这一个加工厂,猪饲料、人的日常食用、打米都是靠加工厂加工,因此康厚明每天经常是从厂子里跑回家吃饭,再跑回厂里,发现已经有好多村民在等他呢。康厚明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一直对机械和电器很有兴趣。那时候,他购置了三台机器,除了打灰面、打米、打饲料,过春节时,还打一点人们喜欢吃的米花糖,很受村民的欢迎。一个月下来,康厚明的收入达到了七八百元,有时候效益好些,有上千元,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不多见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