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篇 战区杂记 飞越“驼峰”之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个随军译员的报告

王瑞福(中国驻印军第50师翻译)

1944年春,抗战进入极其艰苦的阶段。作为浙江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我正在准备毕业论文。听了报纸、校方多方号召,和许多同学一样,我决定投笔从军,随军当英语译员。经过短期培训后,即飞越“驼峰”,参加了中国驻印军。这期间,我随军转战缅甸北部,打通中印公路,铺设输油管。直到1945年6月,我们从缅北腊戍飞回广西南宁,准备接应盟军登陆广西北海。8月,日本投降,我的译员工作结束。9月,我们飞返昆明,被遣散。

历时一年半的随军译员生涯,所见所闻,60年后仍难忘于心。

响应号召

当时,日军已侵占我国东部半壁河山。广大高校师生,不愿作亡国奴,纷纷流亡到西南大后方,继续上学。如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成西南联大,迁到昆明;浙江大学则辗转迁到贵州遵义;而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与交通大学等迁到重庆。那时,高校理工科均采用英美原文课本,教师则大多从欧美留学回来,用双语教学,因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

1942年后,美军大批来到我国,援华军用物资也不断增加。但由于语言隔阂,美军只得住在招待所,无法展开工作;作战器材则在仓库中堆着,派不上用场。为此,政府决定征调大学应届毕业生及高年级大学生,紧急出任英语随军译员,并在重庆与昆明两地开办译员训练班,归军委会外事局领导。

1944年初,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教授吴泽霖奉命来遵义浙大,动员同学们应征当译员。于是,我们立即响应号召,分批到昆明译训班报到接受培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