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企业家应该与政治保持怎样的距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商之间的关联度会越来越高,“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只是一种善意的假设。从上世纪90年代傻子瓜子、科龙、健力宝、铁本、三九、华晨等企业的兴衰存亡经历来看,无不表现出“政商博弈”的浓厚色彩。
“企业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已成为商界共识。在激烈的商战中,关键时刻上演的,往往是企业家政治素养的博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家的政治素养决定企业的命运轨迹。
何享健觉得企业家自身的定位非常重要。他说:“搞企业就要专心致志搞企业,而不必去争什么官场地位。市场和官场是两个世界,能够做好企业的不一定能做得了官,同样,能做好官的不一定能当好企业家。如果说做官,80年代、90年代我都有机会,但我都放弃了。”
“企业家可以不搞政治,但必须懂政治。”这是何享健反复提及的政治观。他说:“中国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不够规范。但就算是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也要处理好和政府的关系。美的给政府贡献了很多利润、税收,企业创利的时候,政府没有拿出一分钱,只是挂了个红帽子。但是那个时候就是因为挂着公有制,有了这块招牌,企业就能发展得更好。所以要辩证地去看。”
上世纪80年代,何享健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引进技术和设备;1985年,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利,这在当时的乡镇企业是非常困难的;90年代一开始,虽然何享健还不懂什么股份制改革,但他有关注、有研究、有听专家的,并超前进行了产权改革。2002年,美的进行内部股份制改造,是全国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的第一家。在总结这些成绩时,何享健说:“我们是做企业,不依赖政府。但政府提供的有利条件要利用起来,不要受不利因素的影响。每个企业家都要掌握这一点。过去、现在、将来,企业都要运筹好和政府的关系,这是不能回避的。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我们都要重视企业如何与外部环境结合,做到抢先、主动、超前地抓住时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