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包”这菜,他最初只耳闻是御厨里的上方玉食,天子所爱。所以他叔叔教他做这菜时,他不由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叔叔对他说,这菜并不特异,就是一味白菜包炒鸽松而已,但是御膳房嫌这名字不雅驯,有个风雅人起了个名字叫“同林鸟”,可是又怕公公们不高兴——公公最忌听“鸟”字,何况是“同林鸟”这么暧昧的词。叔叔说,最后起“福寿包”这名字,端庄安稳,无功无过。在朝做事,求的就是个无功无过。
他学这菜时,他叔叔——当年的御厨,已经出宫来自办酒楼。酒楼有几位老王爷和老宫监入股,平日承办着几家大人的家宴,威名赫赫。酒楼里有钱,有玉盘珍馐,半夜给诸位王妃打麻将送消夜时,都是极齐楚的器皿,一传十十传百地给面子。叔叔叮嘱他别省钱,贵人们吃的是个价钱,是个范儿。叔叔说:“咱不是看不起穷人,咱也是穷人,但咱得靠富人养着,知道吗?”
后来叔叔老了,“福寿包”这菜关键的炒鸽松步骤,难以为继,就由他出马。逐渐的,天梯鸭掌、烩三丁、五蛇羹这些菜,也由他主掌了。到三十五岁,叔叔去南方温泉地长居,顺便看分店,他就成了酒楼主厨。下一代小王爷们也长大了,和他常来常往,继续点“福寿包”。
后来,世道变了。义军起自西陲,鼙鼓征旗,大军如黑龙般直入京城。天子东奔,御厨都来不及带,何况民间小厨子?几位王爷没来得及撤股就逃了。他在酒楼上凭栏下望:布衫满街,把锦衣的公子哥儿们追打捆绑游街,“这厮以前专门欺压我们良民!!”
无论锦衣还是布衫,人民都要吃饭。人民拥进酒楼,要吃肉丝炒年糕、黄花木耳打卤面和蛋炒饭,他一一供给。菜价低,酒楼收入少了点,但还维持得下去。只是鲍翅腿参之类,无用武之地。仓库师傅过来叹了几次苦,说:“咱都成平民酒楼啦。”他就安慰,说:“咱个开酒楼的,能不平民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