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年间,宰相宋庠在任期间毫无建树,不承想衙内犯事儿被包拯抓住把柄,弹劾罢相,下了地方工作。宋庠知扬州,送行的人寥寥无几。宋庠很郁闷,大家不说是同事那也算是文友,宋庠与弟弟宋祁时称“二宋”,仅次于文坛领袖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大小算个腕儿。于是他给梅尧臣送去了两只大鹅,希望得到他的回赠,上路心里也有个平衡。
梅尧臣一直在地方工作,五十岁时始得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名头响亮,但不是实权官职。在京城过得比较清苦,喝酒狎妓通常是欧阳修埋单。收到前宰相给的大鹅,梅尧臣没什么可回赠的,来了文人那一套——赠诗:“昔居凤池上,曾食凤池萍。乞与江湖走,从教养素翎。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把前宰相一通埋汰,惹得宋庠老大不高兴。
文人士大夫之间赠诗,属于应情应景必须要会的一套,否则你就不是士大夫,同事们会瞧不起你的。士大夫说来话长,简言之读书人称为“士”,岁数大了就叫“老儒”。光读书没做过官,只能叫“士人”。做过官没读过圣贤书的如武官、医官,也不叫士大夫。得是既读书又做官又有一定的文学造诣与政绩的,才是名至实归的士大夫。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全是士大夫出身,读过书、做过官、文学造诣深厚、有一定政绩。
宋代最著名的士大夫互赠诗,应属欧阳修与王安石。欧阳修年长王安石十四岁,欧阳修为文坛领袖之际,王安石刚刚崭露头角,两人神交十余年,仁宗皇年终于在京城见了面。时年四十七岁的欧阳修无法掩饰对后生王安石的欣赏,宴会上诗兴大发,当即写下《赠王介甫》,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王安石答赠《奉酬永叔见赠》:“欲传道义心虽壮,强学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这是两位文坛泰斗的一次面对面碰撞。赠诗如同两个业务员见面互赠名片,只是表面的东西。当然有的士大夫诗文写得非常好,赶上个年节假日能充当金银细软赠送给同事或领导,如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许洞就干过“卖诗”的事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