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关龙是最早进城的农民之一。
这位义乌北部山区陶界岭村的村民,走出大山的时候已经36岁了。1978年前后,他一一直在福田乡附近摆摊卖针线,1979年,他随着几位同村人挑着担子进城了。他们先是在稠城镇最繁华的县前街旁边找了一块空地,后来又转移到了北门街一带。
10月的一个清早,他还在睡梦中,忽然被人一把从被窝里拉到了大街上。
天蒙蒙亮,街上已一堆一堆地站满了人。
就这样,懵懵懂懂地立在街上,他听说县里要发什么证,要求他们凭各自乡村的证明,三天之内到县政府去领。
朱关龙嘟嘟囔囔了一阵,又转回去睡觉了。
他真的不知道,他的命运就在这个懵懵懂懂的早上改变了。
《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
这就是朱关龙领到的证。
一个很拗口的名称,长长的一串,乍一看让人还摸不着头脑。
但是,就是这个拗口的《临时许可证》,成了中国专业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件重要历史文本。
在义乌工商局的档案室,我们从一包已经泛出微黄的存档文件中,找到了它。
颁发这一临时许可证的通知这样写道: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文件精神,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副业发展,发挥优势,根据我县传统经营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行业的优势,利用他们串乡走户、收旧利废、变废为宝、活跃经营的特点,特颁发此许可证。
1980年10月,中共义乌县委、县政府颁发了这种许可证,发放数为7000份。
从证件的名称和通知看,无疑保留着当时“以粮为纲”的痕迹,但它的发放却无疑是在铁桶般的计划经济藩篱中放开了一个不动声色的缺口。它意味着,义乌县从政策上承认了敲糖帮的合法地位,从而也间接地肯定了由这些敲糖帮组成的小百货集市的合法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