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怎么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古代的一大政治神话,是以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天下”为何物,已经很暧昧了;“人心”云云,更是一笔糊涂账。《过秦论》之前,这个神话最孜孜不倦的宣传家则是孟子。孟子最爱讲的道理,就是仁者无敌,民意即天意。但真的是这样吗?所谓民意,真的天然地就能把自己表达为一种政治力量吗?别忘了,孟子书中的民,只能集体地做两件事,一个是等,“若大旱之望云霓”;一个是列队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在庶民同任何先进的思想隔离开的时代,孟子的想法也不算错。他又说过,“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谁是这样的人呢?陈涉、吴广?他们虽有可能是思想的矮子,确乎是行动的巨人。不过我们也知道,他们什么也没改变。

庶民如此,士呢?先秦真正从个人立场思考“怎么办”问题的,是庄子和屈原。我们又知道,庄子是以“惹不起躲得起”为主张的,屈原倒是秉道直行,行到了汨罗江里。孟子也提到过个人方案,不外乎“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养吾浩然之气”之类,是失败的另一种说法。

个人一旦以制度为对手,从事功上说,是一定失败的,除非他放弃个人立场,变成一位聚良招莠的“豪杰之士”。一方面,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由不求成功的人推动的;另一方面,进步的完成,又要仰仗不羞于利用别人的豪杰之士,仰仗大众的蜂屯蚊聚。那么,对一个从道德理想或别的什么理想出发的人来说,便是有双重风险了。

说起孟子,常会联想到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写过两篇以“怎么办”为题的文章(原题比“怎么办”要多一两个字,为了行文方便,一概称之为《怎么办》)。在第一篇《怎么办》里,他把自己行善的失败经历,总结为“先制造穷人,再去帮助他们”。发现这一点后,他在乡下苦苦思索,得出的结论是,文明已经失败了,“科学和艺术界的人什么都不缝”,所以科学是骗局,艺术无聊而又腐化心灵——听起来像什么?《老子》。是的。托尔斯泰的额外希望,是女性教养出一个个小耶稣来——“是的,妇女,母亲们,人类的救赎,在她们手中”。我对托尔斯泰和女性都是万分尊敬的,但读到这最后一句,无法不觉得托尔斯泰的这次思考是失败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