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张居正改革 第二节 危机四伏明中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15世纪中期起,到16世纪中期,是明王朝发展的中叶。自英宗朱祁镇起,至穆宗朱载垕〔hou后〕止,共七代皇帝。这一时期皇帝多怠于政事,沉溺于声色之中,常年不临朝,将大权交予宦官或权臣,政治日趋黑暗,边防废弛,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冲击着明朝的腐朽统治。

明代中期,土地兼并迅速发展,主要是皇帝、勋戚王公、宦官、豪绅地主占田。明朝制度规定,宗室、皇亲国戚、功臣都有赐田。但他们还向皇帝请求增加土地来扩大产业,叫作“请乞”。宪宗时,外戚锦衣卫指挥周彧〔yu育〕索要武强、武邑田地600余顷;翊〔yi意〕圣夫人刘氏申请赐予通州、武清土地300多顷,皇帝都降旨应允。正如户科给事中李森所说:“名为奏求,实豪夺而已!”(《明史·李森传》)一些大地主为了高攀势官,或躲避赋役,干脆将自己强占来的土地主动献给勋戚王公,称作“投献”。有权势的宦官也乘机通过修建寺院大肆侵吞良田。宪宗时,大宦官汪直占田二万顷,成为大地主。皇帝占田就更为突出。成化年间,北京有皇庄五座,到了武宗正德时期,前后不到30年,皇庄已经多达36座。皇帝不仅建皇庄,还放“皇债”,开“皇店”,卖“皇盐”,设“皇窑”(煤窑),牟取暴利。结果是“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张太岳文集》卷二六《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武宗时,直隶地区人民抵制占田,官府抓了平民鲁堂等200余人,引起了京畿南部百姓的骚动。

在此时期,本是皇帝家奴的宦官却成为皇族地主集团的政治代表,而内阁大学士则是官僚地主的政治代表,出现了宦官和权臣轮流执政的局面。从英宗正统至武宗正德年间,主要是以王振、曹吉祥、汪直、刘瑾为首的宦官专权,自世宗嘉靖到神宗万历初年,则为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权臣掌政。当然,权臣也要拉拢宦官。因此,宦官专政是这一阶段突出的政治特点。宪宗朱见深宠信大宦官汪直,小宦官阿丑用表演相声的形式讽刺说:“只知汪太监,而不知有天子。”武宗朱厚照是个荒淫残暴的皇帝,他宠幸“八虎”之一的宦官刘瑾,权擅天下,为非作歹。当时北京城内外传说,朝廷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皇帝姓朱,一个皇帝姓刘。世宗朱厚熜〔cong匆〕统治45年,将大权交给严嵩。他信奉道教,服道士所炼丹药,乞求长生不老。宦官把持朝政,大多数官吏曲意逢迎,徇私舞弊,贿赂成风。大学士焦芳为了讨好刘瑾,竟然搬到他的家中办公。弘治年间,抄了宦官李广的家,查获了一个簿子,上面写着许多文武大臣的名字,馈送黄米白米各千百石。孝宗吃惊地问:“李广吃多少粮食,接收这么多的米?”左右侍从说:“这是暗语,黄米是金子,白米是银子。”严嵩父子获罪后,从他家中抄出黄金30万两,白银200万两,珍宝器物无数。明代吏治的窳〔yu羽〕败,可窥一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