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已经是规范化了的字体,是大篆不断规范的必然结果。经过统一之后的书写,按说不会再有多大的变化,然而,事实上仍是人各一体,互不相同。
即使同出一人之手,时间、地点、情况不同,也不尽一致。泰山刻石与琅玡刻石虽同出李斯之手,却很不相同。它们都很工整严谨,琅玡刻石的用笔藏收浑重,中锋行笔,宛转周到,在结体错落、险正相生之中不失对称均衡。
至于诏版,不似刻石之郑重从容,而系急就刻成,更易窥出性情。文字大小不一,长扁交错,欹侧跌宕,意随情生,显出了自然纯朴的趣味,颇见作者应变的巧思。(图2)
图2 《秦诏版》
两汉间新莽的《铜嘉量铭》的小篆,则规整之极,笔画纤细而刚劲,结字修长,横画集中骈〔pian便〕并于上部,竖画疏散纵长延伸于下部,疏密俨然,从格调上看,颇有一些严整雄强之概。 (图3)
图3 《铜嘉量铭》
东汉的《汉司徒袁安碑》与《汉司徒袁敞碑》,安为父,敞是其子,两碑之字皆为小篆,有人以为一人所书。但就书体来看,固然格调极其相似,却不尽相同。《袁安碑》的字较为完整,结体宽博,笔画虽然削细,但体态强健遒劲,结字布白匀净,于规整中又有飞动之势。《袁敞碑》的字则笔画圆润丰腴,中含柔缓而体势安祥,宛转中略呈方转弯折之态。这种体态于碑额中常有所见。结字雍容有致,笔意跃然于纸,流动含情,颇有和颜悦色之趣。(图4)通常以《袁安》、《袁敞》二碑为汉篆代表,应该说,这确是小篆以后篆书艺术上的一个拓展。
图4 《袁敞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