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 第五节 唐代科举考生的生活及考试流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也是笼络和麻痹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除少数人可以循着这条路爬上去外,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终生追求而不可得的钓饵。为了谋求生活出路,大批知识分子不仅要把终生精力消磨于科场考试之中,而且在考试过程中还要受到种种折磨与侮辱。应试之前要“具保结”,没有担保人不可报名。到京师之后首先要拜先师。应试之日要自备水、炭、蜡烛、餐具等,等候胥〔xu 需〕吏唱名搜身,方依次进入贡院。考场外兵卫森严,考生坐在廊下答题,稍有不慎,就被喝斥出场。正如《通典》所载,“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呵出入,以防假滥焉”(《通典·选举三》)。考试以一日为限,至晚仍未交卷,许烧三支蜡烛,三条烛尽,便要收卷。相传考生韦永贻考试之日作诗云:

褒衣博带满尘埃,独上都堂纳卷回。

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却重来?

三条烛尽钟初动,九转丹成鼎未开。

残月渐低人扰扰,不知谁是谪仙才。

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

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指尚书省)风月画难成。

——《通考》卷二十九

这两首诗,对于唐代考场的情形,可谓形容得惟妙惟肖。因三条烛尽,即须收卷。相传考官权德舆主试时,恫吓考生曰:“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又传考生举子们亦以“八韵赋成,惊破侍郎之胆”回敬考官,这也是唐代考场的逸话。

考试时,考生若遇不会回答的问题,就在考卷上写“对未审”三字。考官审阅考卷时,对于答题正确无误的就批写一“通”字,对于未答或答错的则批一“不”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