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汉末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迁献帝于许昌,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历时394年,史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其间历经魏、晋、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北齐、北周),是我国历史由统一转为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长期的动乱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这个时期学校废置无常,特别是官学,在数量上大大减少了,学校教育总的趋势是衰落了,呈现出时兴时废的状态。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学校。
(1)西晋创设国子学
西晋以前魏国曾立过太学,魏文帝于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于洛阳正式恢复太学。学制仍沿用汉代旧制。但由于三国纷争,太学生多半是为了逃避兵役,学业水平较低,百人应试能通过的不过10人。
西晋创立国子学是在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并设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教授学生。惠帝元康三年(公元293年),明确规定官至五品以上弟子许入国子学,而太学则成为六品以下子弟的求学之所。这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也是门阀世族阶层所享有的政治特权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反映。这种国子学与太学的分立,直接影响了南北朝以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2)北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
北魏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因此学校教育比南朝发达。北魏重经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创立四门小学,又开皇亲之学。北魏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励行汉化。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以后,更加快了汉化速度,如下令禁穿胡服,改用汉语。还将自己的姓也改为汉姓元氏,并主张与汉族通婚。这些措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民族融合中起了积极作用。在地方普遍建立郡国学校教育制度为北魏所首创。其方法是,按郡的大小具体规定博士、助教及学生的名额: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100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80人;中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学生60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40人。并规定博士要博通经典,道德高尚,年龄40岁以上者。而学生则要“先进高门,次及中第”,即先招收富贵人家的子弟,让贵族享有特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