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家庭教育 第四节 周公家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周公,姓姬名旦,谥文公。系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同母弟,又称叔旦。因其采邑在周地而故称“周”。又因其为太傅,位列“三公”之一,所以尊称为周公。周公曾协助武王伐纣灭商,武王死后又教育和辅弼年幼的成王,粉碎了管、蔡的武装叛乱,“继文王之业,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政”(《淮南子·汜论训》,成为西周王朝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作为这一时期主要标志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制,都成于周公。周公不仅对西周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西周一代礼乐文化的形成有重大的建树,而且他还是我国古代社会继伊尹之后的又一位注重王室贵族子弟教育的大教育家。因此,历来被统治者和儒家学者尊为圣人。

周公制礼作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维护“亲亲”与“尊尊”的宗法制及等级制。同时,周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使这一思想贯穿在整个礼制中,将礼由宗教的仪式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典章制度与教育手段。他主张“以教育德”。通过德育,来实现德治;通过德育,培养和造就贵族统治阶级的接班人。

周公把道德教育视为关系社稷千秋大业的首要事务。他曾对周统治者讲:“天不可信,我道惟宁(文)王德延。”(《尚书·君奭〔shi拭〕》)意思是说,只有加强修己敬德,才能使文王开创的国祚〔zuo坐〕永年。他曾为成王太师,并请召公为成王太保,同心协力辅弼教导成王。他在《尚书·君奭》中总结了商朝自伊尹、保衡、伊陟〔zhi治〕、臣扈到巫贤等名臣师保的教育经验,继承前代师、傅、保之教的传统,不但建立了周王室的家教师、傅、保制度,而且根据他的礼乐与敬德保民思想,提出了系统的贵族子弟的家教内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