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少年儿童。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就曾在课堂上偷看《山海经》而被先生抓到。鲁迅小时候也把《山海经》视作“最为心爱的宝书”,后来还特意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一篇《阿长与〈山海经〉》。
《山海经》由《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组成,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都还没有考定。其中以《山经》成书最早,科学价值最大,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著作。
《山经》以山为纲,对黄河、长江流域的地理情况进行了综合的记述。整个描述的地域被划分为五个部分,今河南西部为中山经的主要地域,以南为南山经,以西为西山经,以北为北山经,以东为东山经。每个地区都按一定的方向和道里(距离),依次描述各个山的地形、水文、气候、动植物、矿产等内容。共计描述了460座山,300条水,27个湖泊,160种植物,270多种动物,89种岩石和矿物。
《海经》和《大荒经》则记载有大量的传闻和神话,在科学上的价值虽不如《山经》,却为我们研究神话传说、历史、民族、宗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三国时,有人以水道为纲,写了《水经》一书。全书约10000字,记述水系137条,分别说明源头、所经地、支流注入处所等内容。到了北魏时,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以《水经》为基础,以给《水经》作注的形式,撰写了《水经注》一书。全书分40卷,约30万字,记述河道1252条。对于各水系,都分别叙述了源头、干流和支流的吐纳分合等情况,并说明它们的方向、道里,使河流的脉络分明。书中还记述了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地形、特产、城邑、水利工程以及它们的沿革变迁,所涉及地域,东北到坝水(今朝鲜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柬埔寨一带),西南到新头河(今印度的印度河),西到安息(今伊朗)、西海(今咸海),北到流沙(今蒙古沙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