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原名《通史》。共200卷。作者郑樵(公元1104—1162年),字渔仲,因长期在夹漈〔ji计〕山攻读著述,人称夹漈先生。南宋福建路兴化军兴化县(今福建莆田县)人。先辈世代为官。郑樵从小就酷爱读书,自比才气学问不下刘向、扬雄。从16岁起即在家乡夹漈山闭门苦读,用心钻研,然后又出门远游名山大川,访古搜奇,遇到藏书家必留住借读,读尽才走,所以学识渊博。他立志要“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写成《通志》。他一生著述很多,现在除《通志》外,可考的还有《夹漈遗稿》、《尔雅注》等50多种。宋室南迁,郑樵曾抱着报国之心上书自荐,未被任用。《通志》完成后,献给皇帝,被留用作枢密院编修。终生未任高官显职,59岁去世。
郑樵主张通史,反对断代,赞扬司马迁,贬低班固。提出史学要广博和会通的理论。
《通志》从三皇写到隋唐,是综合历代史料的通史。体例效法《史记》,分为本纪、列传(包括载记)、年谱和略四部分。“年谱”相当于各史的“表”,“略”相当于各史的“志”。纪传部分,史料来源于各朝正史,他把各史中的纪、传打通,按时代顺序排列,删去各史的论赞和重复的内容,个别地方有所增补,重新编排连缀成书。对于郑樵的这一做法历来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大量删削旧史,连缀成书,价值不大。也有人认为郑樵别出心裁,贯通古今,是继《史记》后又一通史,虽与《史记》不能相提并论,但也成一家之言。况且他也不是简单地照抄旧史,也有选择、删削、补充、考证的地方,不能一概否定。《通志》虽为通史,但纪、传、谱部分历来少有人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