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西南地方政权南诏国(今云南大理地区)派兵进攻唐王朝所辖“西蜀”(今四川西部),并将军队一直推进到成都郭下。事后,京城即传说南诏军此次入蜀共“驱掠五万余人,音乐伎巧无不荡尽”。次年,接任西川节度使的唐臣李德裕,奉诏进行调查,后来在一份呈报皇上的奏折中提到:在被掠人员里,属于“音乐伎巧”的,确有“杂剧丈夫两人”(唐李德裕《李文饶文集》卷一二)。这就是我们迄今所知关于“杂剧”的最早历史记载。
“杂剧”一词的出现,说明宋元时期趋于成熟的中国戏曲艺术“杂剧”,已经在唐代开始萌芽。不过当时它还没有完全从歌舞形式中独立出来,而正处于歌舞向戏剧过渡的“歌舞”加“故事”的歌舞小戏阶段。
唐代的歌舞小戏,最有代表性的是“歌舞戏”和“参军戏”。
“歌舞戏”及其有关节目的记载,最早见于杜佑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撰成的《通典》:“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谣娘》、《窟垒子》等戏,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这就是说,当时的歌舞戏属于民间歌舞类型,所以唐玄宗将它列为“散乐”而由教坊艺人排演。《通典》提到的这几个歌舞戏节目,以《大面》和《踏谣娘》最有代表性。
《大面》又作《代面》、《兰陵王入阵曲》。据“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的记载,可知这一歌舞表现的是北齐兰陵王长恭入阵破敌的故事。传说兰陵王长得眉清目秀,面貌有点像女人,为了使自己显得威武雄壮,每遇战事即戴着面具出征。因此,这一歌舞即有了《大面》、《代面》的称呼;艺人表演时,也要戴着面具出场。后来,《兰陵王入阵曲》还东传到了日本,日本《舞乐图》即绘有《兰陵王》舞姿图,并题记:“兰陵王,唐朝准大曲,一人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