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四川成都“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在其九秩高龄之际,写成了《中国炼丹术与丹药》一书,是他70年行医制药的经验总结,又是他几十年登山涉水、访友寻师收益的精粹。书中辑录了中国丹药中最有效最通用的秘验方剂约30个。其中的“乾坤一气丹”、“金龟下海丹”、“混元丹”、“毒龙丹”被称为玄门(即道家)四大金刚,向来是“丹道医家”每代只传一人的秘方,几近绝传;其他如九转灵砂,太乙小还丹,中九丸、红升丹、七星丹、大乘丹等等也都是经过临床实践证实确有疗效的方剂,可见该书内容十分珍贵。不过把这近30种的丹药归纳起来,从炼制方法看,不外“升”、“降”、“烧”三种;从丹药成分看,最主要的,基本上是硫化汞、氧化汞、氯化汞三个类型。所以我国古代制取这三种圣药的成果正可以做为中国丹药化学成就的典范。
图3-7 悬胎鼎(采自《金丹大要》)
图3-8 中国炼丹术中的“沐浴”(采自《丹房须知》)
(1)氧化汞
这是中国炼丹家以水银为原料制得的第一种神丹大药。它是一种鲜红色的化合物,外观和硫化汞非常相似。方士们只要把水银在空气中缓缓加热,温度不要太高(要控制在500℃左右,若超过此温度,生成的HgO又会分解),就可以得到这种物质。他们初时大概是在偶然中得到了它,但又未能分辨出它与天然的丹砂(HgS)有什么区别,所以误认为硫化汞加热可以生成水银,水银受热又可以返还为丹砂,而把所得到的HgO错当成HgS了。所以《神农本草经》有“水银,……熔化还复为丹”的话;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中也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的误解。大概是南朝的陶弘景最先把这两种物质区分开来,他把单纯加热水银得到的氧化汞称之为“汞粉”。但在空气中加热制取这种物质,温度难以控制,收集也困难。在东汉时,方士们也是在偶尔中把水银与铅丹放在封闭的土釜中加热,居然很顺利地得到了它。这种“丹砂”直到唐代时仍有人尊之为长生仙药。及至明代,医药学家继承了这种丹药,并且改进了升炼的配方,以水银、焰硝(KNO3)和绿矾(FeSO4·7H2O)三味药合炼,可以更顺利地得到这种物质,产率高,产品纯净。因为是用三种原料合炼成的,所以把它称之为“三仙丹”,从此它由内服的丹药转变为外用的疡科圣药。这个配方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刊行的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此后,这个丹药的配方又不断稍有改进。清初时蒋士吉为了增加其疗效,又在原料中增加了些雄黄,把这种丹药改称作“红升丹”。不过“红升丹”的成分中已含有一些砒霜(As2O3)了。后来的乾坤一气丹、混元丹、七星丹、七珍丹、九龙丹、五福滚浓丹等,都是这种丹药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成分也都是HgO,专治痈疽疔毒、梅疮瘰疬,功能拔毒、去腐、生肌、敛口,可见它在中医疡科药中地位的重要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