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 资本主义萌芽与明清时期的度量衡 第四节 明清时期测量技术的勃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朝不仅国内市场经济繁荣,而且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在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05—1433年)近30年间,先后七次派三保太监郑和出使“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在对外贸易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达,特别是造船业,无论是规模之大还是制造工艺之先进,都远非宋元两代可与之相比。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西洋的海船,最大的长44丈,广18丈,可乘载500至1000人。连续七次的出海航行,使郑和与其同僚们掌握了大量的航海知识,并且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其中也包括了对航海里程,海深测量技术的一些记述。

当时记录航海里程的单位是“更”。大约舟行一昼夜的里程为十更,每更行程约为60里。但受海流、风向及风速的影响,一更也可以大于或小于60里。他们总结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木片于船首投入海中,人从船首速行至船尾,木片与人齐至,则更准;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则为不上更;若木片比人先至,则为过更。明代航海者还根据前人的经验,利用测量海水的深浅来辅助判断船行的地理位置。其测水深的单位为“庹”,一庹等于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约160厘米。测水深的办法是,用长绳系一铅锤等重物,沉入海中,再量其绳长。锤底涂以牛油,借其粘附物探明海床是泥砂还是岩石。然后结合前记载及航海的经验,判明舟师所在的位置。

17世纪中叶,在中国正是西洋传教士和商人已踏入“天朝”大门之时,也是清朝正处在国内统一,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康熙、乾隆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且大胆任用那些能严格遵守王朝法度又精通科学技术的欧洲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康熙很注意对天文历法的改进,他发现西方的历法更符合科学,于是颁行比利时传教士制定的《时宪历》,并且命令汤若望(德国教士)按欧洲的先进方法结合清朝度量衡制度督造了天文仪器。这期间,在地图测绘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古代地图测绘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杰出的成就,但毕竟受当时的科学水平所限,里程计算不够精确。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朝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地图测绘工作,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测绘技术和地理知识。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一致,首先统一了测量中使用的长度单位,规定以工部营造尺为标准尺度,五尺为步,360步为里,规定纬度一度为200里。这种以地球形体来规定尺度的方法,也是世界最早的。前后用了10年时间将测绘的结果汇总后,制成全国地图,即《皇舆全览图》,达到了地图绘制史上极高的水平,不但是亚洲地图中最好的,而且比当时欧洲地图也更精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