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境界之人,经为学之道,已知有“我”,但也只知有“我”。“我”便是生命的唯一与全部,个人之利便是人生追求的极致。冯友兰先生也如常人般,曾经历“自然的礼物”——功利境界,但于他而言,功利之欲和无善恶之别的青山绿水无异。因而,清心少欲、以义制利、不贪为宝都能变得如此容易。
我以为欲是一个天然的事物,他本来无所谓善恶,他自是那个样子。他之不可谓为善或恶,正如山水之不可谓为善或恶一样。
——《理想人生》“性善与性恶”
“你的心,决定你所看见的。”畅销小说《我在雨中等你》的主人公恩佐,总是在不停地重复这句颇富哲理的话。确实,世间之事多是如此,有思维能力的人,总是难以用一种最公正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间。人们习惯于用心去看,而一旦心这个极具主观的器官加入,世间的事物就不再单纯地以其最初的形态被认知,它们被涂上了一层颜色,一层人们愿意见到,或者愿意相信的颜色。
“欲望”便是如此。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说:“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于他而言,人生是痛苦的,而欲望就是痛苦的源泉,唯有放下心中的欲望,才能获得人生暂时的平静与幸福。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说:“利之所在,皆为贲诸。”在他眼中,人是绝对自私的,每个人都在实践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论,只要人们的欲望一日不灭,便能生出无穷的力量去追求。
秉持着同样观点的人还有很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欲望心生畏惧,越来越多的人鄙视追求欲望者。或许用“存在即合理”来说明欲望并不准确,但欲望的存在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