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方式必须因应传播媒介改变
我有个朋友提娜,她替一个非主流的剧团做服装设计。那个剧团上演的戏剧去年造成轰动,那出戏受到空前的欢迎,吸引了一位赞助商,让他们到百老汇去表演。结果,剧团在百老汇的演出一败涂地。
听到这个坏消息,我赶紧打电话给提娜。“提娜,为什么那出戏在百老汇的评价那么糟?”提娜伤心地告诉我,导演未能坚持让演员改变表演方式,以适应新场地。演员的一些动作表情,在小剧场里观众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引人大哭大笑,但是到了百老汇的大舞台上,完全无用武之地。观众根本看不到他们微妙的体态和辛辣的脸部表情。提娜说表演者忽略了一点:没有改变举手投足的方式,以致无法适应大型表演场地。
提娜这个建议不只对表演者很有用。与人谈话时,必须考虑彼此间的媒介是什么,如果你的脸是放在大型电影银幕上,眨眨眼、扬扬眉毛,观众就能理解你的心意。如果是透过广播电台传送讯息,脸部表情就毫无意义了。
你的肢体语言和脸部表情负责透露你50%以上的性格。人们若看不到你,可能会产生完全错误的印象,就像我对雷妮一样。为了让你的性格也能从话筒传送出去,你必须将情绪转化为声音。事实上,你必须夸张你的声音表情,因为研究显示,人在打电话时,声音中的活力会降低30%。
假设你明天要见一位重要客户,当你见到她时你和她握手,整个人面对她。眼神紧紧接触,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她说话时,你专注地点头表示同意。这个客户非常喜欢你。
可是,如果你和这位重要人物都被蒙上眼睛,双手绑在身后,你如何制造好印象?打电话就是有这层障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